規避衛星的監測,神秘的裝備於深夜悄然抵達台灣,其宣稱能夠對解放軍的 99A 予以阻攔。
島內近期引發了一陣極為強烈的動蕩波瀾!其根源在於近日首批 38 輛 M1A2T 已然搭乘貨輪抵達台北港。
這款屢屢被標榜為「地表最強」的坦克,致使台灣媒體大肆進行吹捧,宣稱除非解放軍的 99A 主戰坦克現身,否則其余的各類裝甲車都會在其面前化為烏有。那麽,實際情況究竟怎樣呢?解放軍是否具備應對之策呢?
1、台灣高度保密,做足坦克對決準備
據悉,鑒於該項采購計劃尚處於機密狀態,台軍針對此次 M1A2T 坦克抵台的相關事宜實施了極為嚴密的保密措施。所有運載坦克的船只、港口以及相關接收人員均被要求嚴格保密,並被警示,倘若有涉及 M1A2T 運送及接裝的資訊泄露,將會遭到反向追查,堪稱一場「保密防諜行動」。
在這種情形之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港區采取了嚴格的管控措施,整個碼頭以及儲區的相關器材全面停止運轉,甚至無人機都被禁止從空中進行拍攝。有知情人士透露,此次的卸貨作業將會在夜間展開,其目的是為了規避大陸衛星的監測,並且會選擇車輛較少的時段在西濱快速路上進行運輸。
令人忍俊不禁的是,台軍好似認為在夜間進行裝卸作業就能夠躲避得了現代紅外偵察技術的捕捉。
關於坦克的具體部署地點,台灣媒體早已詳盡地予以曝光了:這些坦克首先被運往新竹的「裝甲兵訓練指揮部」,其中有 10 輛用於進行培訓工作,其余的則被編入到新竹湖口的 584 裝甲旅以及林口的 269 旅所隸屬的 7 個坦克連之中。
2、美制坦克極有可能會成為首批遭獵殺的物件。
台灣這般極其重視這批 M1A2T 坦克,從某種意義上講乃是由於長期以來裝備水平受到限制所致。然而問題在於,M1A2T 的到來,能夠扭轉局勢嗎?真的能夠與解放軍的 99A 坦克相抗衡嗎?實際上答案是頗為艱難的。
從實際情況進行考量,此種論調不但顯得極其滑稽可笑,更是彰顯出了台當局在台海軍事博弈中所呈現出的短視以及無奈的狀態。
我們明晰知曉,台灣乃是一座海島,其所處的地理位置已然明確決定了其防禦戰略應以海空防禦作為核心關鍵所在。
這也就意味著,在未來有可能會出現的兩岸沖突之中,倘若台灣地區的武裝力量真的在陸地上憑借坦克展開全面性的決戰,那就意味著其海空力量已然全面潰敗。試想一下,在失去了制空權、制海權,乃至基本的指揮能力這般情形之下,又有誰會在自家門口與一輛輛笨重的坦克進行拉鋸式的戰鬥呢?
並且,台灣地區的環線公路大多是以老舊橋梁為主體,能夠承載如此重量坦克的橋梁可謂極少,更別提在城市密集區域實施機動部署了。所以,這些坦克極有可能成為大量無人機以及反坦克導彈「獵殺」的首要目標。
3、解放軍實力,不會讓台笑到最後
此種狀況台灣方面並非不清楚,歸根結底,其執意進行該項交易的背後,實則是「以武謀獨」的窘迫心態在起作用。
比如對於主戰坦克來說,其更為急切需要的乃是高效能的海空作戰裝備,諸如先進的戰機與戰艦。可是,受到政治、經濟以及技術等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對於台灣地區當局來說,這些高端裝備只能夠遠遠地仰望卻難以達到。
早些時候,台灣曾規劃斥資 150 億美元,用於采購諸如 F-35 隱身戰機以及宙斯盾艦之類的裝備,但很快便遭到眾多專家的潑冷水:F-16V 已被證實難以與解放軍的機型進行抗衡。
簡而言之,台灣此舉不過是耗費錢財來求得一份心理上的慰藉罷了,畢竟就連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都承認這些坦克的實際效用是頗為有限的。
針對解放軍的綜合打擊能力,台軍的 M1A2T 恐怕難以彰顯出其原先設想的那般效用。尤其是在遭遇解放軍的遠端火箭炮、戰鬥機、無人機、武裝直升機以及各類反坦克導彈的攻擊之後,這些坦克究竟還能留存多少作戰能力,這已然是顯而易見的事情,更別提能夠與解放軍的頂尖裝備相提並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