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史太林格勒更殘酷,比庫爾斯克更血腥!
你聽說過勒熱夫絞肉戰嗎?
這可是個比餃子餡兒還碎的戰場!
300萬條人命啊,就這麽沒了,跟玩兒似的。
可這勒熱夫,名氣卻沒那麽大,好多人都不知道,跟那些明星戰役比起來,它就像個躲在角落裏的小可憐。
話說這勒熱夫戰役,從1942年1月一直打到1943年2月,整整一年多,跟裹腳布似的又臭又長。
為啥叫「絞肉戰」呢?
你瞅瞅這傷亡,300萬人!
跟蘇聯和德國加起來在二戰其他戰場的傷亡人數差不多,你說嚇人不嚇人?
這其中,蘇聯紅軍就搭進去230萬,德國佬也損失了65萬。
乖乖,這數碼,擱現在都能組建好幾個加強師了。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蘇聯後來也不咋提這茬,估計是覺得太丟人了,畢竟傷亡這麽大,也沒撈著啥好處。
勒熱夫這地方,本來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小城,擱俄羅斯西部,周圍都是些林子啊、沼澤啊啥的。
可到了1942年,這小城一下子成了香餑餑。
為啥?
因為它離莫斯科近啊!
德國佬想把這兒當彈板,好進攻莫斯科。
對德國來說,勒熱夫突出部就是扭轉東線戰局的救命稻草。
為了守住這塊地兒,德國佬那可是豁出去了,把中央集團軍群的全部家底都押上了。
蘇聯也不含糊,為了拔掉這根釘子,前前後後發動了四次大規模反擊,人海戰術玩得賊溜。
可惜,德國佬的防禦跟鐵桶似的,紋絲不動。
結果,230萬蘇聯士兵不是傷了就是死了,要不就是被俘虜了,要不就是失蹤了。
勒熱夫,成了蘇聯永遠的痛。
這場仗打得那叫一個慘烈,勒熱夫城都快被夷為平地了。
你想想,1941年開戰的時候,這城裏還有56000人,等1943年德國佬撤退的時候,就剩150人了!
其他的,不是跑路了,就是被炮火炸沒了。
全城5443棟樓,戰後就剩297棟還站著,其他的都成廢墟了。
為啥蘇聯傷亡這麽慘重?
這得從裏到外說道說道。
先說外因,德國佬那邊有個指揮官叫莫德爾,這家夥打防禦戰賊厲害,跟個烏龜殼似的。
他發明了一種「支撐點戰術」,說白了就是故意在防線上留幾個薄弱點,等蘇聯紅軍傻乎乎地沖進來,再用埋伏好的裝甲部隊包餃子。
中央集團軍群也給莫德爾開了綠燈,東線的預備隊都調到勒熱夫了,就等著蘇聯人往坑裏跳。
再說內因,蘇聯自己也一堆毛病。
剛經歷了「台風行動」,精銳部隊損失慘重,剩下的基本都是新兵蛋子,戰鬥力跟老兵差遠了。
再加上南線戰事吃緊,坦克裝甲車都調到那邊去了,勒熱夫這邊的蘇軍基本就靠兩條腿往前沖,能不傷亡慘重就怪了。
當然,勒熱夫戰役也不是完全沒意義。
好歹牽制住了德國佬的預備隊,不然史太林格勒的保盧斯說不定還有救。
再說了,這場仗也給蘇聯積累了經驗,讓他們知道怎麽對付德國佬的防線。
不過,總的來說,這仗蘇聯還是打輸了,230萬人的傷亡,擱誰身上都受不了。
這場戰役的核心人物之一,就是德國名將莫德爾。
他憑借「支撐點戰術」在勒熱夫一戰成名。
這個戰術的核心就是在防線上設定一些看似薄弱的點,引誘蘇軍進攻,然後集中優勢兵力進行反擊,像極了捕鼠夾。
中央集團軍群幾乎將所有預備隊都調給了莫德爾,可見對他的重視程度。
而蘇軍這邊,由於之前的「台風行動」損失慘重,新兵比例很高,缺乏有經驗的老兵。
再加上南線作戰需要,勒熱夫地區的蘇軍嚴重缺乏坦克支援,只能依靠步兵硬沖德軍防線,傷亡自然慘重。
勒熱夫戰役雖然慘烈,但也並非毫無意義。
它牽制了德軍大量兵力,間接影響了史太林格勒戰役的行程。
同時,蘇軍也從中吸取了寶貴的經驗教訓,為日後反攻積累了經驗。
這場戰役就像一個巨大的絞肉機,吞噬了數百萬人的生命,也改變了戰爭的走向。
它提醒我們,戰爭的殘酷遠超想象,和平的珍貴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本文旨在傳遞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無任何不良引導,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