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二戰德國橫掃歐洲,為何偏偏放過了瑞士?

2024-10-18軍情

難道真的是因為瑞士這個中立國身份嗎?可為何當時的中立國荷蘭、比利時與盧森堡卻都遭到了德國的入侵呢?他們可都是中立國。由此看來,德國之所以沒有入侵瑞士,根本不是因為瑞士有中立國這個身份。中立國這個身份,在德國納粹眼裏就是個屁。

瑞士這個國家雖然只有屁大點,人口也不多,但瑞士卻是一個很能打仗的國家。早在十四和十五世紀,瑞士僱用兵就已經聞名歐洲,當時在歐洲很多戰場,都能夠看到瑞士僱用兵身影。最著名的一次就是1527年的一次戰役,為了保護教皇,瑞士189名士兵硬抗羅馬帝國大軍,以戰死147人的代價,硬是掩護教皇突出了重圍。足見瑞士的士兵戰鬥力不容小覷。

雖然瑞士在1815年就宣布了永久中立,但瑞士一直以來都奉行著全民皆兵的政策,男子從18歲到40歲每隔年年都要服役3周,一旦有戰事,瑞士立刻就可以組織起大量軍力。而且在1933年到1939年,瑞士就已經制定了國防計劃,並在邊境及一些戰略要地修築了防禦工事,埋設了大量地雷,用於國防的年度預算更是高達10億法郎。

當然了,即便如此,這也不是德國不侵略瑞士的理由,其根本原因是侵略瑞士不劃算,而且還會虧本,且沒有必要。瑞士境內有一條德國和意大利的運輸通道,那就是聖格達隧道,如果德國向瑞士開戰,瑞士把這條隧道給炸了,得意之間物資輸送就會中斷,而重建這條高山上的隧道花費又太大,所以只要瑞士承諾永久開放這條隧道,德國也就沒必要入侵瑞士。

此外,德國需要瑞士幫忙兌換外匯,德國馬克並不能在全球範圍內實作交易,而是要透過瑞士換成美元,或者他國的貨幣。所以德國如果把瑞士給吞並了,對德國的影響更大。且瑞士這個小國,也沒有什麽德國必需的戰爭資源,如石油、銅鐵礦等。

更為重要的是,包括戈林在內很多德國高官都把自己的錢存在了瑞士銀行,只要瑞士保持中立,無論戰爭結果如何,這些德國高官財產都可以保全。如果德國入侵瑞士,那麽這些德國高官的錢也就成了泡影。所以德國針對瑞士的「聖誕樹計劃」入侵計劃才會破產,遭到德國高官的集體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