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飛行員揭秘:殲-20實力超乎想象,外界評估大錯特錯!

2025-01-08軍情

人們對所謂國產「六代機」的最新進展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實際上這標誌著下一代新型戰機研發周期的啟動,正式服役可能還需要若幹年。目前,殲-20戰鬥機仍然是最關鍵的主力戰機。進入2025年後,關於殲-20的一些資訊開始被揭示,解開了之前一直保持「對外保密」的神秘面紗。

每天進行叠代,飛行員「透露秘密」。

曾經關於殲-20戰鬥機的所有資訊都是高度機密,但如今部份內容已被允許公開。在2024年1月4日的一則報道中,一名殲-20飛行員提到:「殲-20戰鬥機的一些核心功能正在不斷升級。」這也是首次使用「每天叠代」這一說法。現代戰鬥機不僅依賴硬件的堆砌,還涵蓋了復雜的軟件系統。軟件系統的每個模組都在隨時進行升級,這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只要現代戰機仍在服役,就必然面臨技術升級的挑戰。隨著戰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軟件系統的升級愈發重要。在各類模組和子系統不斷改進的過程中,戰機的功能只會日益增強。可以預見,未來的六代機也將采用相似的升級方式,實作持續的叠代。

殲-20戰鬥機服役多年,外觀上變化不大,但其內部的改進可能遠比我們想象的復雜,未來也必將繼續進行最佳化。根據美國媒體【戰區】的報道,目前已經推出了殲-20A型戰機,對機身進行了修改,改進了設計,包括重新設計的鼻錐、更深的尾翼和略微提升的駕駛艙,以及為WS-15發動機預留的空間等。

殲-20戰鬥機首次亮相時,許多細節並未對外公布,某些部件還特意進行了遮掩。然而到了2025年初,情況發生了變化,公開報道中不再對某些細節進行處理,可以觀察到維護艙蓋上的每個螺栓都經過了隱身設計,高速數據鏈天線、地線插口和應急拋蓋裝置等細節也顯露無遺,這些在之前並未展示過。雖然這種變化看起來不大,亦無法算是對重大秘密的披露,但這反映出殲-20戰鬥機的保密級別有所降低,而這很可能是因為有了更為先進的戰機。2024年12月26日,兩款「六代機」同時曝光後,殲-20戰鬥機也得以毫無顧忌地亮相。

外界對殲-20的強大能力評價不足。

在逐步公開殲-20戰鬥機的資訊時,我們也意識到外界對它的了解仍然相對有限。可以簡單地說,殲-20的效能十分強勁,卻被外界嚴重低估。

美國媒體【戰區】對殲-20戰鬥機的理解仍然落後,至今認為只有裝備WS-15發動機才能使殲-20具備「超級巡航」能力。這種觀點完全基於對國產WS-10發動機功率不足的認識,未能意識到「超級巡航」能力並非僅僅依賴於發動機功率的提升。單純討論動力問題顯得過於膚淺,沒有考慮到機體設計和實用條件。

殲-20戰鬥機的改進速度要比美國媒體所預測的快得多。為了避免顯得自己落後太多,美國媒體在報道中進行了多重處理與掩飾。例如,關於殲-20A戰鬥機原型機出現的時間,他們提到的2022年12月實際上是最晚的時間,真實問世的時間要更早,因為我們從未對外公布過哪款機型是殲-20A的原型。此外,西方對殲-20A研發進展的很多猜測都是基於推測,大多數美國軍事專家的分析往往帶有強烈的主觀想象。

美國媒體早已意識到殲-20A戰鬥機的存在,不過對其效能的預測相對有限,且依然保持懷疑態度。他們指出,殲-20A戰機的首批影像質素不佳,排氣噴嘴被遮擋,因此無法確認是否更換了WS-15發動機。這一觀點被誤用的時間相當長,給人留下了WS-15發動機「至今無法制造」的印象。

只需分析一下,美國媒體主要將註意力集中在WS-15發動機上,強調這款發動機的套用將使殲-20A的動力系統超越F-22戰鬥機。而對於殲-20A戰鬥機的其他調整幾乎沒有提及,這表明他們在故意回避現實情況。

美國政府則采取了更為淡化的態度。在2022年9月,美國空軍的威爾斯巴哈上將談及殲-20戰鬥機的效能時表示:「這並不是什麽值得失眠的問題」,還重復了「抄襲論」的說法。而在2023年,他又提到,殲-20戰鬥機尚不算是一款「占主導地位的飛機」。這顯然是對美軍戰機多次遭到殲-20攔截的事實選擇性忽視,等於是在「掩耳盜鈴」。

經過進一步研究,可以發現美國不再提及「技術領先」的話題。威爾斯巴哈上將只是表示,美國與盟友定期在高威脅情境下進行訓練,任何中國戰機都難以應對。此時不提技術,而是強調訓練和人員素質。在他的話語中,依然流露出對殲-20戰鬥機的畏懼,畢竟技術的差距已經不復存在。

中國的航空技術水平正在不斷提升,不應再被低估。殲-20戰鬥機實力強勁,但對外披露的資訊較少,導致西方媒體常常認為其處於所謂的「落後」或「不完全體」狀態。這種輕視反而可能是個好事,一旦在實戰中亮相,殲-20戰鬥機必將給他們帶來極大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