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韓將領回憶金城戰役:總統顏面掃地,前線作戰將領都被打傻了

2024-07-11軍情

在1953年的韓戰中,雙方都非常渴望停戰,「聯合國軍」特別對中朝軍隊的坑道戰術束手無策。

到了1953年,中朝的坑道防線系統已延展到一千一百公裏長,深達二十到三十公裏,復雜地布置在北韓半島的中部,為北韓構築了堅不可破的防禦。

至1953年3月,北韓誌願軍的兵力也達到了頂峰,數量為一百三十五萬人,已經超過了國內的軍隊數量。

這麽多的精兵強將部署在北韓半島上,美軍根本無法突破誌願軍的防線。

誌願軍構建的坑道非常堅固,厚度通常在三十到五十米之間,美軍的炸彈也無法將其摧毀,且坑道擁有多個出口,滿足了防空、防化、防毒等多重需求。

隨著坑道工事的完成,誌願軍的防禦位置日漸堅固,之前美軍平均發射四十到六十發炮彈就能殺傷一名中國士兵,到了1952年1月後,美軍平均需要發射六百六十發炮彈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日本軍事專家研究過誌願軍的坑道防線後得出結論:「中朝軍的陣地堅固到連勇將也不敢輕易動手。」(出自【決戰北韓】 李峰 著)

日本專家的結論得到了驗證,因為「聯合國軍」司令李奇微確實不敢輕舉妄動。

美軍軍事分析人員在研究過誌願軍的坑道防禦後,評估了全面進攻的傷亡預期,報告給「聯合國軍」司令李奇微:全面進攻將導致二十萬人的傷亡。

這種傷亡是美軍無法承受的,李奇微也因此未敢批準全面進攻的計劃。

美軍將領範弗利特在上甘嶺戰役中大量使用炮火試圖覆蓋整個戰場,結果卻未能取得任何實質性的成果,甚至使「範弗利特彈藥量」成為了一個特定的計量單位。

雙方雖然強大,但誌願軍因海空力量薄弱,無法實施大規模遠端圍剿戰術,所以1953年才開始實質性的停戰談判。

到了1953年6月,雙方在戰俘遣返問題上達成了最後的協定。

當停戰談判即將實作時,時任南韓總統李承晚感到了威脅,因為他清楚自己無法獨自對抗誌願軍,急切希望美軍繼續戰鬥。李承晚於1953年6月8日命令南韓談判代表結束談判,使美國極為不滿,並在最後的簽字環節緊急找了泰國將軍代替。

1953年6月9日,李承晚還組織了約十萬學生和市民在漢城舉行大規模反對停戰的示威遊行,遊行者甚至向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部投擲石頭。

南韓國會也透過了一項反對停戰的決議,南韓談判代表強調,停戰協定必須包含中國軍隊在停戰前撤退的條款。

除了這些舉措外,李承晚還在沒有通知任何一方的情況下,於1953年6月18日單方面釋放了2.7萬名北韓戰俘,這一行為極大地破壞了和談行程。

美國人對李承晚的行為感到極度失望,美軍187空降團甚至被從日本調到漢城,準備在必要時對李承晚采取措施。

由於李承晚的激進行為,誌願軍暫停了原定在6月的停戰,將其推遲到7月,並決定透過武力打壓南韓。

1953年6月19日,毛澤東指示談判代表,必須有實質行動來應對這種情況,向敵方施加壓力,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同時掌握主動權。

隨後,誌願軍在北韓半島的最後一次戰役中發起了金城戰役。

1953年7月13日晚上21時,誌願軍第20兵團和第9兵團第24軍的三個作戰集團在金城南部戰線上發動了同步攻擊。

在這場戰役中,誌願軍使用了1100多門火炮進行激烈的炮擊,這是自誌願軍入朝以來使用火炮數量最多、消耗彈藥最多的一次行動。

此外,裝備「喀秋莎」火箭炮的第二十一師也參與了戰鬥,將敵軍的陣地化為一片火海。

「喀秋莎」火箭炮,即BM-13型,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研制的輪式車載火箭炮系統,可裝載16枚固體燃料火箭彈,射程可達8.5公裏。

韓戰中,誌願軍副司令員洪學智在其日記中描述這種武器的威力:「我們的喀秋莎火箭炮21師連續發射了兩輪齊射,其他炮種也在進行火力覆蓋,打擊結束後,敵陣地變成了火海,天空和地面的煙塵都染上了紅色……」

金城戰役成為了誌願軍在炮火上超過敵人的一次重要戰役,讓美國和南韓意識到誌願軍的武器裝備已經極為先進,同時也讓他們體會到了二戰蘇德戰場的強大火力。

戰役的主要目標是南韓軍隊,韓軍的精銳部隊「白虎團」在這場戰役中遭受了淪陷性的打擊,團長崔喜寅被擊斃,團旗被誌願軍繳獲。

金城戰役的突發和激烈程度讓韓軍措手不及,前線的韓軍將領無法理解誌願軍的真實意圖。時任南韓陸軍參謀長白善燁在其回憶錄【最寒冷的冬天II:一位南韓上將親歷的韓戰】中回憶:「當天,中國誌願軍在21個地點同時對我軍發動攻擊……我軍撤至金城川以南,各師遭受重大損失,我試圖從各團團長和各師參謀長處了解情況,但他們對敵軍的真實意圖一無所知。」

1953年7月16日,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泰勒與「聯合國軍」司令克拉克飛抵前線,召開了一次高級軍官會議,決定進行反撲。

當天下午開始,美軍和韓軍聯合發起反攻,參與部隊包括美軍第3師以及韓軍第5、第7、第9、第11師和第3、第6、第8師的余部。

盡管敵軍的反攻十分激烈,誌願軍卻守住了大部份已占據的陣地。

金城戰役持續了15天,最終在1953年7月27日北韓停戰協定簽署當天勝利結束。此役中,誌願軍擴大了160多平方公裏的陣地,重創了南韓軍的四個師,共殲敵五萬三千余人。

這場戰役給李承晚帶來了沈重的打擊,他沒預料到誌願軍在停戰前夕會發動如此大規模的攻勢,也沒想到韓軍竟如此不堪一擊。李承晚在查閱戰報後深感屈辱,南韓陸軍參謀長白善燁在其回憶錄中寫道:「李承晚總統在得知戰役結果後,感到臉面無光,……中國誌願軍7月中旬的這場攻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摘自白善燁的回憶錄【最寒冷的冬天II:一位南韓上將親歷的韓戰】)

這場戰役也使美國人更加確信停戰的必要性,他們意識到戰勝誌願軍幾乎是不可能的。美軍情報顯示,彈藥的大量消耗表明中朝軍隊的後勤補給能力已大幅提升,短期內的攻擊能力也得到了實戰證明。

美軍的分析沒有錯,誌願軍無論在武器裝備還是後勤補給方面,都已實作巨大提升。因此,韓戰停戰後,彭德懷略感遺憾地說:「當時我方的戰場組織剛剛就緒,未能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給敵人以更大的打擊,有些可惜……美國人現在選擇停戰是明智的,不然把他們統統趕到臨津江餵王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