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俄專家:中國研發六代機不到十年就首飛,大規模生產將在5年後

2024-12-29軍情

俄羅斯曾是航空技術的引路人,如今中國自主研發的兩款新型戰機十二月底驚艷亮相,令俄羅斯感受復雜。 這種超越,尤其在技術層面,引發了他們深思。

蘇-57服役後,俄羅斯緊鑼密鼓籌備下一代戰機,意欲趕超美國。然而,中國新型戰機的公開試飛,出乎意料地打亂了俄羅斯的計劃。選擇在西方節日光明正大進行試飛,中國航空企業此舉,無疑是為了讓全世界見證這一關鍵時刻。

幾張照片透露了新型戰機資訊,成飛研發的戰機編號「3601」,媒體稱其為「殲-36」。殲-20S伴飛試飛,對比之下,「殲-36」的設計令人驚嘆,遠超預期,甚至有人認為它達到了全新水平,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采用獨特的三角形無尾布局,提升隱身效能。

三台發動機加持,在噴射時代堪稱全球唯一,足以保證其高速飛行能力。龐大的機身尺寸,與殲-20戰鬥機不相上下,未來升級為無人機後,內部空間將更為廣闊,可搭載更多燃料、有效載荷及器材,從而勝任多種任務。

殲-36戰鬥機資訊匱乏,航電系統細節不得而知,只能推測其配備側視雷達和先進電光傳感器。它究竟是有人駕駛還是無人駕駛,尚無定論,盡管外觀顯示疑似駕駛艙結構,然而如今技術成熟,完全可以制造無人駕駛戰機。

歐美媒體對殲-36戰鬥機的關註引發熱議,俄羅斯媒體則反應平淡,但這個航空強國還是給出了專業評價。衛星通訊社十二月二十八日的報道顯示,軍事專家瓦西裏·卡申接受采訪時談到中國科研人員的研發速度令人印象深刻。

俄羅斯專家認為,新型戰機試飛成功,或為下一代戰機原型機。這架戰機的研發,可能始於2010年代中期,這個判斷比較可靠,畢竟我們一直遵循著「預研一代、生產一代、研制一代」的方針,殲-20定型前後,也就是2015年左右,預研專案就進入下一階段研制。

新型國產戰機於去年底公開亮相,或許是首飛。從立項到如今試飛,不到十年便完成研發,這速度,放在西方國家已算不錯,但對比我們自己,略顯遜色。想想殲-20,大約是2005年前後啟動,2011年首飛,2016年服役,前後也用了十年。

新型戰機正進行飛行測試,卡申認為大規模生產至少五年後啟動,所有測試專案將在五年內完成,這意味著2030年前實作批次生產和服役。這速度很快,西方國家2030年前恐怕難以研制出同等戰機。完善的試飛條件保證了進度,不會延期太久。

俄專家卡申認為,此前關於有人駕駛還是無人駕駛的討論,可能源於該飛行器的高度專業性。它很可能設計為既能載人飛行,也能無人駕駛執行攻擊任務,兩種模式都能輕松切換。

眾多國家競相研發新型戰機,雄心勃勃,卻進展緩慢,美國仍在摸索設計理念,而我們已取得關鍵突破,首飛成功。俄羅斯專家卡申認為殲-36或為新一代戰機原型,這意味著中國在該領域全球領先,軍事技術進步顯著。

俄羅斯軍事專家對新型戰機技術含糊其辭,只強調其特性與現有戰機大相徑庭:隱身效能更佳,支持無人駕駛,並配備更新的武器和瞄準系統。這種含糊其辭源於中國在相關領域的領先地位,技術優勢喪失,對未來發展自然缺乏清晰預期。

俄羅斯專家接受采訪,航空技術落後現狀一目了然,往日輝煌已成過去,若不加快發展,差距只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