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軍隊,大家腦海裏都會浮現出鋪天蓋地的飛機,馳騁疆場的坦克和爭霸大西洋的U艇。
可事實上由於二戰中德國的石油資源極為匱乏,其強大的戰爭機器就如同建立在沙灘上的城堡。
德軍數次軍事行動的目的就是為了掠奪石油資源,卻又由於燃油供應不上導致最後功敗垂成。
而同盟國也針對性地對德國的石油系統發動進攻,讓德國的石油供應體系走向崩潰最終埋葬了第三帝國。
德國資源豐富卻缺油,多管齊下仍然依靠進口
提到德國,許多人都知道這是一個資源豐富、工農業發達的國家。
在1871年德國統一時其擁有歐洲名列前茅的國土面積,魯爾區是歐洲最好的煤炭產地,透過侵吞法國土地獲得了歐洲最好的鐵礦資源。
因此在19世紀後半葉德國經濟飛速發展,1913年成為了歐洲第一工業大國。
但在德國統一後不久以石油化工為代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在美國和歐洲大陸同時爆發,而德國卻非常尷尬地發現其國土範圍內幾乎沒有石油資源。
雖然歐洲面積比中國還要大一點,但直到今天其陸地石油資源也僅僅集中在羅馬尼亞境內和俄羅斯的高加索地區。
不過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人類的動力機械仍然是以煤炭作為主要燃料,德國又在電力產業上異軍突起,短時間內也沒有被石油資源「卡脖子」。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人類進入機械化戰爭時代,德國才發現有再多煤也無法驅動飛機和坦克。
整個二戰期間德軍共裝備坦克5萬多輛,各型飛機11萬多架,海軍艦艇總數達到4500多艘。
可一旦沒有了燃油供應這些武器全都得趴窩,那麽德軍的戰鬥力將急劇縮水。因此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整兵備戰,如何獲取石油資源就成為了重要的戰爭準備。
在1939年之前德國的石油主要依靠進口,同時也在努力研究煤轉化為燃油的技術。
1939年德國進口石油516萬噸,絕大多數來自於羅馬尼亞,剩余部份則來自蘇聯,少量來自伊朗、奧地利等國。
在1939年9月二戰爆發時,德國共有大約240萬噸的成品油儲備。但是顯然戰爭一旦爆發其石油消耗量就會迅速提高,所以德國必須與同盟國在石油資源方面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
爭取羅馬尼亞政府成功,油田卻被盟軍空襲破壞
從地理角度講,羅馬尼亞是德國最好的石油來源地。
首先羅馬尼亞雖然與德國並不接壤,但間隔的中歐國家普遍弱小很容易被德國所吞並。
而且羅馬尼亞石油資源豐富且油品質素好,上世紀30年代時羅馬尼亞還是一個農業國,其石油絕大部份只能用於出口。而且在政治上雖然德國和羅馬尼亞不是傳統盟友,但30年代蘇聯對羅馬尼亞的壓力促使其同德國走近。
當然美英已在羅馬尼亞投資了大量石油專案,看到德國對羅馬尼亞的石油渴求自然不會掉以輕心。
在1939年正式開戰之前英國就用金錢作為武器,想盡辦法從德國人手裏搶石油。
英國不但大量購買石油,而且還用各種措施來阻止德國運油。羅馬尼亞所在的多瑙河下遊地區陸地交通困難,但多瑙河航運能力卻很強大。
於是財大氣粗的英國人幹脆將當時多瑙河中的182條油輪全部買下,即使運能嚴重超過其自身需要也堅決不讓德國使用。同時英國和法國也在政治層面拉攏羅馬尼亞,希望其在戰爭爆發之後能夠主動斷絕對德國的石油供應。
然而讓英法沒有想到的是,備受蘇聯壓力的羅馬尼亞最終在1940年選擇了政治上徹底倒向德國。
1939年德國占領波蘭之後已經同羅馬尼亞接壤,這讓英法幾乎再也沒有能力阻止德國獲取羅馬尼亞石油。
1940年德國進口的207萬噸石油中,羅馬尼亞的占了97萬噸。
到了1941年德國進口237萬噸石油,羅馬尼亞的石油進口量竟然高達209萬噸。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之後蘇聯空軍曾經對羅馬尼亞石油設施進行轟炸,但是德軍嚴陣以待並沒有取得什麽戰果。
1942年6月11日夜間盟軍第一次轟炸羅馬尼亞油田,促使德軍進一步加大了該地區的防空力量。
在之後的兩年裏羅馬尼亞提供了德國三分之一的石油和意大利全部石油,在同盟國眼裏羅馬尼亞油田就是德國軍隊最大的「充電器」。
可就在德國人以為自己可以高枕無憂的時候,美軍轟炸機部隊加入了歐洲戰場。1943年8月1日177架美制B24轟炸機從班加西機場出發,首次大規模轟炸羅馬尼亞最大的普羅耶什蒂油田[1]。
盡管遭到了德國空軍和高射炮部隊的頑強抵抗,美軍投擲的炸彈還是破壞了該油田近四分之一的產能。
之後德國人加強了防範,但是同盟國也認識到摧毀該油田的重要性。
1944年4月至6月盟軍共對其發起24次高空轟炸,投下約13萬噸炸彈終於將普羅耶什蒂油田完全摧毀。當1944年八月蘇軍最後攻入羅馬尼亞時,該油田的產量已經可以忽略不計。
蘇聯油田成為德軍重要目標,史太林格勒戰役卻徹底粉碎其企圖
當然德國僅靠羅馬尼亞的石油資源是遠遠不夠的,1939年二戰爆發後英法對德國進行了石油禁運;但是蘇聯卻因為同德國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當年向德國出口了90萬噸石油。
1940年德國又從蘇聯進口65萬噸石油,同時在橫掃西歐時從低地國家和法國繳獲了880萬噸的石油儲備。
可以說在蘇德戰爭爆發前,德國的石油儲量達到了最高峰;但希特勒卻認為蘇聯遲早要同德國發生沖突,因此必須透過速戰速決來徹底消滅蘇聯。
1941年德國又從蘇聯進口了28萬噸石油,但6月蘇德戰爭全面爆發也就意味著德國從蘇聯的石油進口徹底停止。
但希特勒高估了德國裝甲部隊的快速進攻能力,他似乎沒有認真計算從當時的邊界線到蘇聯油田的距離。
結果到1941年底在莫斯科遭遇慘敗時南線德軍還在烏克蘭苦戰,也就是說半年之內還沒有在蘇聯搶到一滴石油。
眼看石油庫存已經減少到了79萬噸,再加上全面進攻讓德軍也蒙受了巨大損失。因此在1942年初希德勒不得不重新制定作戰計劃,將進攻重心完全轉向南線,目標就是蘇聯高加索地區的油田。
為此他下令把原南方集團軍群加強後再一分為二,A集團軍群全力向南進攻高加索地區,B集團軍群則在東側活動掩護其側翼。
在戰役初期A集團軍群連戰連勝,8月9日占領了被蘇聯人破壞的邁柯普油田。
8月25日又攻占了莫茲多克,距格羅茲尼四周的蘇聯最大產油中心只有50英裏[2]。
邁科普石油產區正常產量相當於巴庫油田產量的十分之一,可盡管德國技術人員全力修復被破壞的生產設施;但直到1943年4月僅實作了石油產量每天八十桶,而這也是德國唯一占領的蘇聯油田。
可就在德軍勝利在望時希特勒居然再次調整了重點進攻方向,B集團軍群進攻史太林格勒成為了德軍的主要任務。
結果在原有後勤保障能力捉襟見肘的情況下A集團軍群得到的供應量銳減,德軍坦克因缺少燃料而未能再前進一步。
更讓希特勒想不到的是全力保障的B集團軍群居然最終兵敗史太林格勒,為防止被蘇軍包圍A集團軍群只好放棄來之不易的油田倉皇後撤。
此後德軍在蘇聯境內一退再退,再也沒能從蘇聯得到石油資源。
進軍中東石油產地,隆美爾壯誌難酬兵敗阿拉曼
有些人分析希特勒給A集團軍群的任務還有更長遠的規劃,那就是在奪取巴庫油田之後繼續南下占領中東的石油產區;從而在獲取更多石油資源的同時,阻止同盟國從中東獲取石油補給。
而進軍蘇聯時希特勒還派出另外一支偏師去奪取中東的石油資源,那就是「沙漠之狐」隆美爾指揮的非洲軍團[3]。
雖然今天北非的埃及、利比亞等國也是世界重要石油產地,可在二戰時期北非的石油資源沒有得到開發。
所以德軍最開始進入北非,只是單純為了支援盟友意大利。但是希特勒在制定蘇聯南部作戰計劃之後,突然想到可以讓非洲軍團由西向東攻入中東地區。隆美爾指揮部隊將英軍打得丟盔卸甲,並一度威脅到了埃及首都開羅。
然而同史太林格勒戰役一樣,打到開羅附近的德軍也已經成了強弩之末。
不爭氣的意大利海軍根本無法保障非洲軍團的後勤補給,此時德軍的燃油和彈藥都已經告罄。
結果在1942年11月英軍在阿拉曼附近徹底擊敗非洲軍團,並將其一步步向西趕到了突尼西亞。
如果我們把德國非洲軍團進軍單純看成是獲取中東石油的軍事行動,那麽希特勒此舉就是絕對意義上的賠了夫人又折兵。
煤化工難堪重任,盟軍轟炸徹底消滅了德國石油系統
雖然二戰前期德軍一路高歌猛進,但殘酷的事實卻是直到1943年德國全面轉向戰略防禦時,其除了羅馬尼亞之外並沒有獲得任何穩定的石油來源地。那麽德國就只剩下最後一條路,發揮自身的資源稟賦大力發展煤化工。
雖然煤和石油都屬於化石能源但煤主要成分僅僅是碳,要想形成石油那樣的碳氫化合物就必須與水或氫氣反應。
1913年德國科學家貝吉烏斯,首次發明了在高溫高壓下將煤加氫液化生產液體燃料的方法。
1921年德國建成了煤處理量為5噸/天的試驗裝置,1927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工業規模生產的煤直接液化廠。
1939年二戰爆發時德國共建成投產12套煤直接液化裝置,到1944年油品生產能力可以達到423萬噸/年;可以為德軍提供2/3的航空燃料,和50%的車用燃料。
可即使完全不考慮煤制油相當於進口石油40倍的高昂成本,德國合成燃料的實際產能也只能滿足軍方要求的40%。
到了1943年底德軍喪失了戰場的主動權,盟軍展開了對德國一輪又一輪地狂轟濫炸。
同盟國非常清楚德國的石油供應非常脆弱,從1944年5月開始重型轟炸機重點照顧德國的煤化工設施和石油儲罐。
這一年開始轟炸之後的四個月內,德國的每一個重要的燃料工廠至少被空襲過兩次。
德國的航空汽油日產量下降到了3000桶,僅僅是1944年前四個月平均產量的6%。雖然德國空軍在國土防空作戰中英勇戰鬥,但每月最少16萬噸的石油供給量到了9月份急劇下降到了1萬噸。
從羅馬尼亞油田被嚴重破壞開始,德國的石油資源就開始入不敷出。
為此德國海軍被迫削減了U艇的出擊次數,這反過來又讓同盟國運輸了更多資源來發動諾曼第登陸。
德國空軍也被迫大振幅壓縮飛行員的訓練時間,同時在機場采取一切措施來節省燃油。這導致了德國空軍整體戰鬥力迅速下降,在1944年底就把德國的天空拱手讓給了盟軍。
即使是相對用油較少的德國陸軍,也被迫從機械化退回了騾馬化狀態。不但其步兵師迅速拋棄了全部車輛,裝甲師的規模也在迅速衰減。
到1945年初德軍裝甲師僅有一個坦克營和一個裝甲車營,全部火炮只能由馬匹牽引。這又導致了德國陸地戰場的進一步潰敗,損失了更多的石油儲備和工業設施。
1944年11月為了垂死掙紮,希特勒親自制定了阿登反擊戰計劃。但是制定計劃時就發現已有燃油只能讓德軍坦克前進不到100公裏,為此將占領盟軍的油庫作為此次戰役取勝的關鍵。
但是由於情報失誤,德軍在戰役前期繳獲的石油還比不上自身消耗。
到戰役後期盟軍開始全面反攻時德國的鐵路運輸已經遭到嚴重破壞,而後方運往前線的油罐車不是被堵在路上就是被盟軍飛機所摧毀。
結果許多在前期戰鬥中毫發未損的重型坦克,僅僅因為沒有油而不得不被士兵拋棄。
阿登戰役不但讓德國裝甲部隊再一次遭受嚴重損失,還進一步掏空了德國的石油儲備。
到了1945年初由於石油資源基本枯竭,德國的戰爭機器開始走向總崩潰。即使擁有最新銳噴射式戰鬥機,德國空軍每日出動的架數屈指可數。
即使能夠再生產一些坦克車輛,大部份德軍也只能靠兩條腿和騎單車來機動作戰。
當1945年5月德國最後投降時,殘存的德軍已經沒有任何機械化裝備能夠開動。
參考資料
[1] 二戰美軍的超低空行動-普洛耶什蒂大轟炸.鐵血網.2009-12-28
[2] 高加索會戰:德軍未能染指能源產地.搜狐.2015-07-21
[3] 李國斌.試評「沙漠之狐」——對隆美爾軍事指揮藝術的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1993: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