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中俄運輸機往事:俄羅斯制造實力之探

2024-12-26軍情

俄羅斯還能獨立制造大型運輸機嗎?咱們不妨從與中國的過往合作經歷中來探尋一二。時光回溯到上世紀 90 年代,中國出於戰略運輸等需求,開啟了與俄羅斯在運輸機領域的深度互動。1991 年,中國購入 10 架伊爾 - 76,3 年後又追加 4 架,為掩人耳目,引進工作由 「中國聯航」 出面操辦。步入 2000 年,空警 - 2000 預警機專案上馬,4 架伊爾 - 76 被抽呼叫作預警機平台,運輸型伊爾 - 76 僅剩 10 架。2005 年,雙方簽訂重磅合約,中國空軍擬采購 34 架伊爾 - 76 與 4 架伊爾 - 78 加油機,按規劃交付後大型運輸機數量可達 48 架,足以組建兩個團。然而,俄羅斯卻因金融危機、生產線重新開機等問題要求加價,遭拒後竟拒絕履約,中國不僅顆粒無收,前期款項也打了水漂,塔什幹飛機制造廠倒閉更是讓合約徹底終結,中國空軍建設嚴重受阻,滿是無奈與憤懣。

伊爾 - 76

2011 年利比亞撤僑,中國派出 4 架伊爾 - 76,占全軍戰略運輸兵力四成,孤註一擲之感盡顯,空軍只得再次求助俄羅斯。鑒於前車之鑒,此次采購慎之又慎,先簽 「1 + 2」 合約,即先翻修 1 架看效果,滿意再追加。2012 年首架翻修機來華測試,效果達標後合約擴至 10 架,俄羅斯從封存舊機中找出有翻新價值的,陸續翻新交付,這便是第二批引進的 10 架伊爾 - 76,裝備另一運輸機團,2016 年從烏克蘭搞來的 3 架伊爾 - 78 加油機也編入該團,後因運油 - 20 服役又改回運輸狀態,此時中國大型運輸機達 23 架。

伊爾 - 78

到 2017 年,國產運 - 20 登場,但因周邊備戰壓力大、運 - 20 初期產能低,空軍又搜羅 13 架二手翻新伊爾 - 76 應急,待運 - 20 產能提升,伊爾 - 76 引進才徹底停止,中國前後共引進 37 架伊爾 - 76 與 3 架伊爾 - 78。從這段歷程不難看出,俄羅斯在伊爾 - 76 供應上諸多波折,生產線重新開機艱難,側面反映出其當下或許難以大量生產伊爾 - 76 這類大型運輸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