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吳蔚:當解放軍選擇「蓋牌」出動,「台獨」勢力有理由恐懼

2024-12-16軍情

直新聞: 吳先生,就解放軍是否開展軍事演訓活動,以反制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的竄美行徑,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周五回應稱: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如何理解這八個字?解放軍這一輪西太演訓凸顯了哪些新趨勢?

特約評論員 吳蔚: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這是【孫子兵法·虛實篇】的名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援引這句話,在我看來還挺妙的——是否舉行演習、何時舉行演習,由我們根據自身需要和鬥爭形勢自主決定。 一言以蔽之, 對「台獨」分裂勢力以及妄圖介入台海局勢的域外勢力采取什麽手段,甚至什麽時候動手,主動權完全操之在我,這是一張由我方主導的戰略棋盤。

在我看來,解放軍這一輪西太演訓釋放的最大訊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踐行中央對台大政方針以及中央軍委統帥意誌時,「下先手棋」的思維正在越發凸顯。

那麽「下後手棋」與「下先手棋」的區別在哪裏呢?一直以來,海峽兩岸的軍事博弈呈現出了一個定勢,那就是只要「台獨」分裂勢力做了出格的事情,解放軍就一定會有所動作予以懲戒。這就讓對岸的一些人形成了所謂「肌肉記憶」:說了離譜的話,下一個動作自然就要抱頭蹲下,防止挨打。久而久之,這種兩岸互動的「負反饋」會導致威懾效果的「 下滑 」,讓島內一些激進「台獨」分子產生某種幻想與僥幸心理,仿佛做了出格的事情,好像也不必承擔什麽後果。

那麽好了,這一次解放軍不打「明牌」轉而「蓋牌」了。戰機升空,艦隊開拔,我們不動聲色地調動兵力前出,也不再宣告對岸這是演訓行為,你猜「台獨」分子還睡得安穩嗎?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戰機掛彈升空,戰艦滿載出海,軍事演訓活動「由訓轉戰」是一個不動聲色的過程。島內的綠營名嘴們或特許以在政論節目裏繼續給台灣民眾投餵「安眠藥」,但台軍的指揮體系可從來不敢輕視解放軍的每一次大規模出動。張弓搭箭,引而不發的威懾力從來是最大的。解放軍動了,台軍你敢繼續在營區裏睡大覺嗎?當然不敢,解放軍的每一次出動都會讓台軍上下疲於奔命,一次次緊盯雷達螢幕,一次次眺望海天相接的方向,台軍士兵是會緊張、焦慮、疲乏的。

這就是「下先手棋」的效果,我不告訴你我為何而來、何時會來,猜去吧。某種意義上說,解放軍的「蓋牌出動」也會讓太平洋方向上的美軍緊張,「第一島鏈」美日基地的偵察兵力出動頻繁,他們也迫切想知道解放軍這一次出動「意欲何為」。

一些人會說,台灣問題就像中國的「肘腋之疾,心腹之患」,總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拿捏」。但眼下我認為,一個趨勢正在凸顯,台灣問題正在成為美國全球戰略越發凸顯的「肘腋之疾,心腹之患」,被中國越發頻繁地「拿捏」。美軍新一輪改革重新聚焦「大國決戰」、美軍「 」區域的兵力調整、甚至美國一些不入流政客都要拿台灣問題說上幾句,不正是這種趨勢塑造下的最新結果嗎?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是老祖宗給中華民族的偉大饋贈,東方大國正以東方智慧形塑百年變局的大國棋盤。【孫子兵法】被西方轉譯為The Art of War,戰爭的藝術變幻莫測,學吧,太深了。

直新聞: 盡管中方並未對外披露解放軍此次西太演訓的規模與目標,但是外媒對此予以了高度關註,法新社的報道研判解放軍意圖在「第一島鏈」之內確立控制權,建立某種戰略威懾。吳先生,您對此有何研判?

特約評論員 吳蔚: 正如我剛剛談到的,解放軍這一次一反常態地采取了 「蓋牌」策略,並未對外宣發演訓規模與目標,演習方案甚至都不一定叫「聯合利劍 -2024C 」。 所以,我只能結合開源資訊,談一下我的個人推斷。

首先,我傾向於將這場演訓稱呼為「西太演訓」而不是單純的「圍台演訓」, 這與解放軍此前的「聯合利劍-2024A」和 「聯合利劍-2024B」 兩場演訓是有本質不同的。

大規模軍事演訓行動都是建立在戰役目標的想定上的,我個人認為這場演訓的戰役目標是:壓制「第一島鏈」,在西太平洋構築一個北起東海、東臨菲律賓海、南至南海的拒止封鎖區。其戰役謀劃的理想狀態是解放軍憑借海空兵力在火箭軍、軍事航天部隊的協同下向北切斷「假想敵」從日韓方向南下的馳援路線,向東拒止「假想敵」從關島-夏威夷方向的西進介入路線,向南阻擋「假想敵」憑借菲律賓基地群投送兵力的圖謀,將「假想敵」部署在「第一島鏈」上的有生力量牢牢釘死在地面上。

如果要用一個生動畫面去描述這場演訓的軍事意圖,那就是解放軍正告台海域外勢力: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當我們出手的時候,無關人員請老老實實坐著,誰也別摸槍。

其次, 這場演訓活動的規模很可能是空前的 。解放軍北部、東部、南部戰區的海空兵力,武警部隊海警兵力從各自駐地出發,前往各自的任務區布勢。這裏有兩個突出的細節,一個是我們在東南沿海劃設了數個預留空域區,這在平時可以是演習空域,在戰時就很可能變成禁飛區,它的空域面積還有可能進一步擴大,將台島南北航線空域直接占據。另一個則是三大戰區海軍組成了數個驅護編隊為核心作戰群,切割「第一島鏈」實控多個關鍵水道。在戰時條件下,承擔類似任務的將是規模更大的綜合水面作戰群。其火力投射不僅僅是對海對空的,甚至具備了對陸地目標、 「假想敵」 關鍵城市的戰略威懾能力。

再者,海警兵力在演訓中的作用進一步凸顯。我個人綜合各方資訊推測,我們正在演練必要時刻以海警兵力對台島周邊海域的非法闖入民船實施海上臨檢,斬斷境外勢力向台島輸送武器裝備的海上通道。

綜上所述,我個人研判,解放軍圍繞解決台灣問題的一系列演訓就像一個緩緩展開的地圖。從圍島到區域拒止,是一個逐漸向世人呈現的戰役全貌。「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我們並不擔心什麽「過早暴露意圖」,解決台灣問題的「武統」方案有多種選擇,在定立首長決心之後的戰役實施階段,更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你非常清楚我要這麽做,可你卻無法阻止」的泰山壓頂之勢。

圖窮之日,寒芒必至。奉勸賴清德之流夾緊尾巴,正告域外勢力系好狗繩。

作者丨吳蔚

排版丨賴信宏

編輯丨陳渺松

審校丨劉立平

監制丨李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