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成功突襲占領庫爾斯克邊境區以後,烏克蘭地區和俄羅斯西部的局勢就緊密相連了。歐洲媒體的評論員認為,盡管烏軍在遭受俄羅斯軍隊猛烈反擊並付出巨大代價的情況下,為了支持庫爾斯克地區的烏軍,依然從頓巴斯前線調撥兵力,即使烏軍把在庫爾斯克的長期存在和庫爾斯克戰役視作他們夏季反攻的重大勝利。最近,一個烏軍的無人機營從哈爾科夫前線調往該地區。
無論如何努力抵抗,烏軍在庫爾斯克地區的連連敗退已是無法逆轉的趨勢。根據俄羅斯軍隊的戰報顯示,他們已經將烏克蘭軍隊在庫爾斯克的控制區域從800平方公裏縮小到了518平方公裏。據俄羅斯媒體記者報道,這一面積相比2024年1月以來在波克羅夫斯克附近的推進面積(約為622平方公裏)還要小。更為嚴重的是,烏軍最終無法堅守庫爾斯克,這將導致他們遺失頓涅茨克的軍事要塞。
目前,烏軍仍在做著美夢。烏軍獨立第78空突團的「Dzhmill」無人系統營與庫爾斯克州第413無人系統營(該營負責整合無人系統最新領域技術)進行了聯合作戰。俄烏相關媒體釋出了烏克蘭軍隊在庫爾斯克州格盧什科夫斯基區突破邊境的更多照片,暗示烏軍已經占領了新普特村,並以此作為集結預備隊的基地,繼續進攻韋塞洛耶村。
相對於烏軍在庫爾斯克地區逐漸被逼向外後退的不利狀況,俄羅斯軍隊正在迅速向前推進至頓涅茨克的東部和北部區域。在烏克蘭斯克和烏格勒達爾等戰線,烏軍的防禦工事在俄軍的猛烈炮火攻勢下不堪一擊,只能有序撤離並固守在戰略要塞。比如烏格勒達爾的煤礦區,這裏不僅擁有高度達100多米的地面生產建築,還存在著極其復雜的地下礦井系統。
在南頓巴斯三號礦區被俄軍攻入後,烏軍守軍在高達115米的煤礦主井塔內埋設了大量炸藥。一方面是為了阻止俄軍登塔以摧毀烏軍的偵察和通訊器材,另一方面烏軍也不願失去這座百米高的主井塔的控制權。接著,烏軍全體進入地下礦井系統,準備透過復雜的地下巷道與俄軍展開生死決戰。然而,俄軍並未受騙,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他們決定放棄布雷密集、情況復雜的礦井和主井塔。
根據俄羅斯軍隊的說法,由於「不可能完全清除爆炸物」,因此他們最終選擇引爆主井塔和通往地下采礦區的豎井通道。隨著爆破產生的濃煙升騰而起,主井塔隨即轟然倒地,豎井也被徹底炸毀封堵,導致數百名烏軍永久地被困在煤礦的地下巷道中。接著,南頓巴斯煤礦三號礦區被宣布已得到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