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近防精銳,紅旗6A防空導彈,服役10多年,到底有多強悍?

2024-10-14軍情

紅旗 2 系列防空導彈體積龐大,重且尺寸大需專牽,多以陣地固定發射,不適合復雜地形,陸空三軍盼輕型化滿足需求。

60 年代中後期中國啟動紅旗 61 防空導彈研發,因技術局限,該計劃 80 年代中後期才基本定型,彼時已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明顯,蘇聯山姆 6 系列已批次裝備。

同一時期美愛國者防空導彈發展完成,紅旗 61 雖不完美卻是解放軍唯一堪用型號,1986 年海空軍所需先後定型,其長 3.99 米重 300 公斤,最大速度 3 馬赫射程 10 公裏,B 型裝備 053pG 護衛艦。

因體積大,前甲板僅攜 6 個紅旗 61 導彈筒,其 A 型效能相近,陸空部隊各有用途,用於不同防空作戰。

80 年代中國與歐美開啟蜜月期,接觸其武器等,如從法進口海響尾蛇防空導彈,效能全面,長 3 米重 84.5 公斤,速度 2.3 馬赫,射程 15 公裏左右,對 90 年代後發展起重要承啟作用。

因海響尾蛇導彈諸多關鍵指標優於國產紅旗 61 系列,中國九十年代全面仿制改進,推陸軍型紅旗 7 與海軍型海紅旗 7 全面接替紅旗 61 基本型,現其已全面退役。

進入 21 世紀,中國經濟持續發展且科技提升,對紅旗 61 系列升級改進,推出紅旗 6A 防空導彈,具優勢適用於近程防空作戰,至今仍在部份部隊使用。

2004 年左右紅旗 6A 防空導彈定型,重 220 公斤,每車帶 4 發射箱,構成近程防空體系,依多雷達引導釘選發揮大作用。

紅旗 6A 導彈,負責高價值目標防空,具彈頭威力大、速度快優勢,近 20 年是解放軍近距防空主力。

然而進入 2020 年代,防空作戰面臨新挑戰與威脅,防空體系需更新換代,中遠端導彈構建有效防空網,無人機威脅漸增。

2022 珠海航展展新紅旗 11 系列防空導彈,其機動發射車一車八彈,配陸盾 3000 ,構建新時代近程體系。

采用垂直發射技術達世界主流水平,外媒推測其最大射程約 25 至 35 公裏,打擊範圍提升,紅旗 11 系列將批次生產接替老舊紅旗 6A 防空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