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天煞孤星」:我就是美國的噩夢,讓美國所有導彈都打不到中國

2024-10-25軍情

有這麽一位中國導彈專家,參與到反導系統研制計劃後,他講了這樣一番話:「我就是美國導彈系統的克星,我得讓美國的任何一枚導彈都別想打到中國。」這裏所說的導彈,指的是遠端以及洲際彈道導彈,那麽,他說的話到底實作了沒?

在講他的故事之前,咱先來普及一下關於導彈以及反導的一些基礎常識。

自打有了矛,就有了盾。盾和矛的這場較量,從古代開始就一直沒停過,要麽是矛把盾給戳穿了,要麽就是矛被盾給折斷了腰。

矛盾之爭,壓根就沒個結局,存在的只是輪流占據上風這回事兒。

鐵穹把火箭彈給攔截了。

巴勒斯坦的武器是火箭彈,以色列的防禦是鐵穹。很明顯,鐵穹在這場對抗中占據了上風。

俄軍的武器像是匕首那般銳利,烏軍的防禦猶如愛國者那般堅實,究竟誰更厲害些,在這難以分辨的局勢當中。

大國之間的爭鬥,其實就是矛和盾的爭鬥。只不過,這矛和盾都上升到了一個更高級的層次。不過,不管怎麽變,那追求的始終還是矛要鋒利,盾要堅固。

導彈,可以說是從熱武器發明開始,人類研制出來的最成功的武器。

自從有了導彈之後,就有了反導系統。不過因為導彈比較特殊,反導系統的研究以及投入實戰,比導彈的出現晚了好幾十年,不過也出現了一些很有名的反導系統。像俄軍的「俄羅斯的 S-300」和「S-400」,還有美國的「愛國者 3」以及中國的紅旗 -22 等等。

但這些反導系統大多屬於末段的那種,只能把中低高度來襲的導彈給攔截住,也就是中短程的導彈。要是那種能穿越大氣層的遠端和洲際彈道導彈,想在大氣層外攔截它可就沒辦法。就算這些導彈在快接近地面的時候被攔住了,可因為離地面近嘛,損失肯定是免不了的。

想要抵禦敵方那種遠端以及洲際彈道導彈的襲擊,中段反導,就是在來襲導彈處於大氣層外飛行階段的時候把它給攔截住,這樣一來,它爆炸之後產生的危害就沒啥大不了,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也就是說,要是誰具備了中段反導的能力,那誰就能在未來那種淪陷性的戰爭裏占據上風。

世界上軍事力量超牛的美國,那著名的薩德系統,是能用於中段反導的一套系統,現在都已經部署到南韓,給中國的國家安全帶來了特別嚴重的威脅。

那著名的 S500 系統,是俄羅斯搞出來的一款中段反導系統。

世界上另外有些國家像以色列、印度之類的也研發出了跟中段反導差不多的系統,不過跟美國和俄羅斯的相比,在攔截高度方面還有挺大的差距。

就美國的中段反導系統這事兒,2010 年那次試驗沒成功,一直到 2013 年才說反導試驗成功了,可之後美國就沒再爆出有關這方面的訊息。

美國的薩德系統。

嘿,像咱中國這樣面臨著遠端和洲際彈道導彈威脅的國家,在中段反導系統的研制這塊兒,實際上是走在世界前頭,咱擁有的技術那可是比美國的中段反導系統還要更先進、更可靠。

中國的陸基中段攔截技術於 2010 年開始搞技術試驗,接著在 2013 年、2014 年、2018 年、2021 年和 2022 年又各自進行了 5 次技術試驗,這些試驗的結果挺讓人滿意的。

別小瞧「令人滿意」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可它所蘊含的意義,一點兒都不遜色於當年兩彈一星獲得成功那會兒。

說到這兒,咱本文的主角「天煞孤星」要出場,正是他和他的團隊一起努力,才讓中國順利擁有了陸基中段反導系統,讓我們有了能抵禦任何外國遠端和洲際彈道導彈攻擊的堅固盾牌。

他是陳德明,在咱中國那可是很有名的導彈試驗專家,還是國家 863 計劃某專家組的副組長。

陳德明那個「天煞孤星」的說法,其實就是一段讓人不想再回憶的時光。

陳德明是家中獨子,之前的兩個哥哥早早離世。自他來到這個家後,家裏的親人老是因各種緣由去世,好像他跟著誰,誰就離世。一歲時母親病逝,他便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沒多久爺爺奶奶也先後離世。

後來,父親又結了婚,那陳德明就跟著自己的叔叔一塊兒過日子。等到他讀初中那會兒,叔叔卻因病去世。

沒辦法,陳德明只得重新回到了父親身旁,打算參加中考。可跟父親一塊兒生活才短短 5 個月,父親就突然得了病然後去世了。

接連不斷的倒黴事兒,讓陳德明心裏特別悲觀,覺得自己就是個「倒黴透頂的人」,覺得自己不能再繼續讀書。放棄學業的陳德明,跑去鄉下看望外婆。可以這麽說,外婆就是他在這個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親人。

沒過幾天,陳德明的小姨就跑到外婆這兒來了,把陳德明臭罵了一頓,說他不該自作主張就輟學。靠著小姨的堅持和資助,陳德明讀完了高中。挺爭氣的是,陳德明在高考時表現特別好,考上了那所很有名的中國國防科技大學的航天動力學專業。

成績特別好的陳德明在畢業那會兒,沒選擇留校當老師,而是決定去一線部隊,去中國的導彈基地,因為他的夢想在那兒。

這個夢想源自 1986 年他參加高考的那年所看的電影【飛向太平洋】。這部影片是以 1980 年中國成功向太平洋發射第一枚遠端運載火箭為背景的,對陳德明產生了深遠影響。他發誓,一定要成為像影片裏那些科技人員一樣的人,為祖國的導彈事業奉獻自己的一生。

陳德明毫不猶豫地登上了往西行駛的列車,從熱鬧的都市,奔赴了冷清的西北荒漠。

那時候,大西北導彈基地的條件那叫一個艱苦,可這艱苦的程度,比陳德明想象中還要厲害。

陳德明在又震驚又迷茫之後,從小就遭遇了各種艱難困苦,他讓自己靜下心來。大漠很荒涼,但人不能也跟著荒涼,他下定決心要克服所有的困難,要在這兒創出一番事業。

說幹就幹唄,學校學的那些知識根本不夠用,陳德明就在這兒拼命補各種導彈相關的知識,一本接一本地啃書本,一個接著一個地做試驗,請教的老專家也是一波又一波的。

就這樣,透過刻苦學習和不斷磨煉,陳德明迅速進入了角色,開始在導彈設計和試驗領域展現自己的才華。

1993 年,陳德明基於某型導彈已經完成定型這個情況,就提出了「一箭多雕」的想法。意思就是借著組織批抽檢試驗的這個契機,同時去開展超小射程等好多項試驗,這樣就能很大程度地把導彈試驗的周期給縮短。

陳德明有個大膽的想法,經過紮實的論證後,他成功說服了專家們,並且在試驗中實作了「一箭多雕」的構想。這個構想在導彈試驗中一直被沿用至今。

在一次新型戰術彈道導彈的定型試驗裏,當時已經是試驗方法研究組組長的陳德明,不按常規來,琢磨出了更先進實用的試驗方法,讓新型導彈定型需要的試驗次數降低了差不多一半,不過效果可是完全達到設計目的。

2003 年夏天那會兒,某新型導彈搞飛行試驗,結果搞砸,彈頭不見了,咋找都找不著,這可把導彈研發的進度給嚴重影響。這事傳到陳德明那兒後,他從各種數據裏發現了點線索,很快就把彈頭的位置給定位出來,還把彈頭給找回來,給試驗的改進完成立下了大功。

海灣戰爭爆發後,好多國家都深切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機,接著反導系統的研發就很快被提到了國家的日程當中。中國反導系統研制的這項任務,很光榮地就落在了陳德明的身上。而作為專案專家的陳德明,帶頭去攻克反導靶場試驗技術。

陳德明接受了任務後,就跟個拼命的人似的,日夜不停地開始幹活,都暈倒在實驗室裏了。還好,最終在他的帶領下,成功實作了「構建一個體系、形成兩種能力、突破三項關鍵技術」的反導靶場試驗技術論證目標。

2010 年 1 月 11 號,中國搞了首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成!

2013 年和 2014 年,咱國家的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成功!

2016 年 7 月 25 號那天,中央電視台播放了中國首次中段反導攔截試驗的現場畫面,這在世界上引發了超級大的震動,那些心裏對中國有想法的國家,這會兒都得把心思收起來。

之後,咱國家還接連搞了好多回中段反導攔截試驗,每次都成功,那技術很快就被部隊給用上,成了咱們國家的鎮國寶貝。

陳德明從大學畢業就進入了基地,到現在已經奮鬥了 26 年。這些年他參與執行了好幾百發導彈武器的飛行試驗任務,還牽頭完成了像「反導靶場試驗技術」這樣的 10 多個重大研究專案,他可對中國導彈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超級大的貢獻。

陳德明當初說的那話可真厲害,現在算是實作!

現在,身為全軍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學科拔尖人才培養物件的陳德明,正領著他的團隊,在為國家的反導事業持續地努力著。

致敬,咱的「導彈」人!如今這個到處都是群狼盯著的時代,有你們在,我們就踏實!

陳德明,那可是外國導彈的「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