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冰雕連」英雄周全弟:極寒挑戰下的生存奇跡,四肢雖殘誌更堅

2024-07-11軍情

身體殘疾,但意誌堅定,不斷建功立業,這是革命傷殘軍人最真實的寫照。他們在戰場上英勇奮戰,英勇殺敵,退役時滿身傷痕,但沒有人後悔。這些傷殘軍人不畏困難,自強不息,用實際行動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他們用一生踐行著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四川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始建於1951年,承擔戰爭和國防建設期間一至四級傷殘軍人的住院、康復、休養任務。院內收治傷殘軍人2800余人,其中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約2200人。這裏有不怕燃燒彈的老戰士塗伯義、「冰雕連」幸存者周全迪等許多和他們一樣為祖國犧牲的英雄。

周全迪應邀參加中央電視台國防軍事頻道特別節目【長津湖劍】的錄制,錄制現場,一位滿頭白發的老人,坐在輪椅上,舉起沒有手掌的手,向觀眾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幾十年前的那個冬天,是周全迪永遠忘不掉的記憶。在場的每個人都透過他的講述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長津湖戰役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慘烈的戰役之一,【長津湖】是近兩年最火爆的電影之一,也讓很多人知道了這場戰役。

作為一名幸存者,周全迪也成為了影片中吳萬裏這個角色的原型。主角吳萬裏,年僅十幾歲,就已經追隨哥哥的腳步,離開家鄉奔赴戰場。電影中的吳萬裏滿腔熱血,第一次接觸戰場,就直面各種生死,最終成為157人中唯一的幸存者。

但現實往往更加殘酷。周全迪失去的肢體已經給出了答案。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電影中的這一幕:電影結尾,躺在雪地裏一動不動的士兵們被大雪覆蓋,最終被凍死,但他們的姿態卻依然保持著戰鬥狀態。他們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冰雕連」,周全迪就是其中之一。

周全迪1934年出生於川南一個貧苦家庭,家庭生活並不好。但為了兒子的前途,父母掏空了所有的積蓄供他讀書。周全迪很有上進心,學習刻苦。他想:我要好好讀書,長大後當一名老師,讓父母不再操心。

誰曾想,周全弟的願望在他15歲的時候就改變了。1949年,內戰即將結束,但蔣介石仍不肯放棄,反攻以失敗告終。國民黨軍隊眼看就要潰敗,想到了撤退。蔣介石率領親信部隊一路逃往台灣,留下許多部隊繼續戰鬥。

那年4月,國民黨部隊正在征召壯丁參軍,很快來到了周全迪的家鄉。他們沖進周家,看到周家有四個孩子,就要求其中一個兒子去參軍。15歲的周全迪挺身而出。他不知道國民黨和共產黨有什麽區別,但他知道,他們都是抗日軍人,都是救民軍人。

周全迪本以為自己參軍是為了打壞人,沒想到,目標竟然是共產黨!周全迪痛苦不已,他對自己人,卻無能為力。不久,他所在的國民黨第47軍起義,投身共產黨的懷抱,被編入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九兵團第26軍。周全迪心裏的重石徹底消散了。

在軍事教育的熏陶下,他有了堅定的目標,曾經只想在家過上平靜生活的周全弟漸漸有了遠大的誌向,他在部隊刻苦訓練,強健自己單薄的身體,絕不讓自己拖隊伍的後腿。

1950年10月,部隊出征,離開故土,向前進。他們知道,他們要去的地方是異國他鄉的戰場。中國人民誌願軍以雄渾的氣勢和信心,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戰爭開始了。為了保衛國家的領土和人民的財產,戰士們又一次奔赴戰場。

戰鬥生活艱苦,不僅要與敵人作戰,還要與惡劣天氣作鬥爭。電影【長津湖】中,吳萬裏帶隊上火車前要領取棉衣,但由於時間緊迫,沒有拿到衣服就跑上火車。負責發放棉衣的戰士們把衣服一件件扔上火車。

這是歷史上真實的故事。作戰任務緊急,周全迪和戰友們在邊境領到了棉衣、寬邊帽、膠鞋,來不及帶更多的禦寒衣物,隊伍只好趕緊出發。周全迪跟隨隊伍偷偷越過鴨綠江,敵機在邊境來回盤旋,一次又一次對中國領土發動襲擊。

隊員大多只有十七八歲,有的幾乎沒有戰鬥經驗,即將離開故土,第一次奔赴戰場。年輕人互相鼓勵,憑借著特有的純真和堅韌,在敵人的攻擊下躲藏戰鬥。在到達戰場之前,他們經歷了各種離別、生死,一些不認識的戰友突然倒下。隊伍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奔赴戰場。

11月底,長津湖戰役正式打響。長津湖並非自然形成的湖泊,而是人工修建的水庫,也是北韓北方最大的人工湖。參戰雙方為誌願軍第九兵團第20、第26、第27軍,共計約15萬人,司令員為宋時輪;參戰美軍為陸戰1師和兩個步兵團,加上南韓第一兵團,共計約10萬人。

有人會問,我們的兵力比美軍多那麽多,為什麽打贏這場仗這麽難呢?韓戰給誌願軍帶來的困難比他們想象的要多得多。首先就是天氣問題,第九兵團長期駐紮在江南地區,大部份戰士都是南方人,他們幾乎沒見過雪。

他們被臨時調往北韓戰場,還沒來得及弄到棉衣,就進入了冰天雪地的北韓半島。今年北韓遭遇百年不遇的極寒天氣,氣溫降至零下40多攝氏度。這些士兵剛進入北韓,就傷亡無數。寒風凜冽,戰鬥還未開始,就有無數士兵被凍傷,無法動彈的訊息傳出。

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最主要的還是來自美軍的壓迫感,在電影【長津湖】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隊伍所擁有的武器,都是搶來的炮彈,而美軍的坦克、飛機等殺傷力極大的武器卻層出不窮,給誌願軍造成了嚴重的損失。

在真正的戰鬥中,誌願軍面對的是一支號稱世界第一的機械化部隊,所謂機械化,不僅指手中的先進武器,還指後勤補給運輸,美軍有直升機、重型卡車,物資也十分豐富,戰場上手套、棉衣、大衣,甚至還有火雞。

我們的誌願軍戰士經歷了什麽?缺糧缺衣,物資匱乏,那年冬天連暖氣都無法保證,為數不多的凍薯仔要先給傷員吃,很多戰士只能忍饑挨餓。這個差距大嗎?

電影裏,我方士兵之間甚至連一個薯仔都要讓給對方,誰也舍不得吃;而美軍士兵卻在歡度聖誕節,大吃大喝。相信看到這一幕,很多人都會覺得淒慘和心酸,但是也要知道,當時北韓的天氣惡劣,連裝備精良的美軍士兵都還有凍傷,更何況是衣著單薄的誌願軍士兵呢?

長津湖戰役爆發後,被包圍的美軍開始撤退,司令員宋時輪安排部隊伏擊撤退的美軍,而死鷹嶺就是眾多伏擊地點之一。

撤退中的美軍遭到狙擊手的襲擊,他們無法想象為什麽每個山頭上都蹲著士兵。沖鋒號角不斷響起,士兵們拼命沖上去,有的甚至赤身裸體。氣溫零下三四十攝氏度!他們一路撤退,一路驚魂未定,直到來到了死鷹嶺。

死鷹嶺的地形適合伏擊,美軍早已做好了戰鬥準備,士兵們實彈前進,卻沒有中一槍。指揮官拿起望遠鏡一看,眼前的情景讓他大為震驚,對面有成排的誌願軍士兵,卻沒有人開槍。

他帶領部隊檢查,發現誌願軍全都擺出隨時準備戰鬥的姿態,有的手裏拿著手榴彈,有的手指放在槍栓上。這一幕讓人難忘。一名美軍士兵上前檢查,試圖從一名士兵手中拔出槍。然而,士兵的手和槍粘在一起,只好把士兵的三根手指都拔斷了。

多麽震撼的一幕!白雪覆蓋的山坡上,滿是誌願軍的屍體!他們保持著匍匐射擊的姿勢,無一人倒下。他們等了6天,終於等到了敵人到來,卻無人吹響沖鋒號角,這些戰士未能執行伏擊任務。6天的等待,他們成了冰雕。

美軍不知道這些士兵在這裏等了多久才被凍死,他們明顯無法承受寒冷的天氣,但沒有人願意撤退,他明白中國軍人的意誌和決心,美軍指揮官甚至脫帽敬禮。

死鷹嶺陣地上,沒有打出一槍一彈。宋時輪派部隊檢視,發現戰士們全部凍死在陣地上,身上沒有一處傷痕和血跡。被凍成冰雕的部隊是20軍59師117團6連,全連129名戰士全部凍死在死鷹嶺上。宋時輪得知這一訊息,淚流滿面。

這樣的「冰雕連」不止一個,有3個全員連隊在執行任務時,像6連一樣被凍成了冰雕!關於長津湖戰役,我們可以找到記錄。誌願軍在長津湖被凍死的人數超過4000人,傷亡人數總計5.6萬余人,其中死亡1.1萬人。6連全員被凍死,長津湖戰役中被凍死的人數總計超過4000人。這些龐大數碼的背後,都是曾經英勇的戰士。

周全弟所在小組還接到了一次伏擊任務,12月份,北韓氣溫經常在零下30攝氏度,誌願軍冒著大雪,忍饑挨餓,嚴寒隱蔽進入黃草嶺,伏擊美軍第1、7師31團。

周全弟跟隨隊伍出發,來到美軍伏擊必經之路。他們衣著單薄,冒著極寒天氣在雪地上埋伏。很多人已經感冒了,但沒有人願意離開戰場休息。為了完成任務,他們埋伏了三天三夜。雪下得很大,戰士們緊緊握住扳機,不敢移開視線。

周全弟回憶當時的情景說:「我們每人每天分到三個薯仔,餓了就吃一口,渴了就吃身邊的雪。戰士們都牢牢守住伏擊點,靜候敵人。我們當時連大小便都來不及,只能尿在褲子裏,等天幹了再說,褲子就更冷了。」

我們不知道長津湖當時有多冷。但每到冬天,大家出門都穿著暖和的衣服,有時還能感覺到刺骨的寒風。那時的誌願軍戰士們呢?他們沒有棉衣,沒有保暖的東西,雙手裸露在外,握著槍,扣著扳機。

周全迪說起當時的情形,眼眶裏噙滿了淚水。談到自己的身體狀況,老人只說:「腿沒有知覺,動不了,感覺整個身體都不受控制了。」在極寒天氣下,誌願軍戰士堅守戰備狀態,在雪地裏躺了三天三夜。

第四天,美軍終於趕到,周全迪所在的部隊接到了戰鬥命令。沖鋒號角吹響,士兵們終於可以站起來戰鬥了。槍聲響起,士兵們也發起了攻擊。但站起來的士兵發現,很多躺在那裏的士兵明明處於戰鬥狀態,卻一聲不吭。他們還沒到達敵人身邊,就已經被凍死了。

戰士們把悲憤化作力量,舉槍沖鋒。凍傷無法站立的戰士們在雪地裏不斷匍匐前進,試圖跟著隊伍沖上去殺敵。很多戰士赤身裸體沖鋒,因為已經在地上躺了三天,衣服緊緊地粘在雪地上,他們只好脫掉衣服,在寒冷的天氣裏赤身裸體戰鬥。

沖鋒的聲音也讓周全迪從迷茫中清醒過來,他知道是時候行動了。周圍槍聲大作,戰友們已經發起了攻擊。周全迪緊緊握住槍,想要站起來,卻只是爬著,腿不能彎,根本站不起來。

周全迪努力站起來,但徒勞無功。他堅持了三天的信念,就是狙擊敵人,但他不能和戰友一起沖鋒。身邊的戰友發起了沖鋒,周全迪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根本不知道他的雙腿已經嚴重凍傷。周全迪心裏只想著:我拖了隊伍後腿,不能和戰友一起殺敵。

在雪地裏躺了三天三夜的周全弟已經發高燒,情緒激動,因為無法站起來戰鬥而感到悲傷。士兵終於忍受不了,暈了過去。戰鬥結束,戰場被清理幹凈後,有人試圖喚醒一動不動的士兵,希望他們只是被凍住了,而不是永遠消失了。士兵們一個個檢查著他們的呼吸,拍打著身上的雪,希望有人能睜開他們的眼睛。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戰士們紛紛流下了眼淚。那麽多戰士還小,家裏還有父母親人等著兒女歸來,可誰知道在異國他鄉會被凍死。很快,還有些呼吸的周全迪就被找到了。他全身僵硬,但臉上卻熱氣騰騰,顯然發著高燒,不省人事。戰友們把他背起來,火速送往後方的野戰醫院。

醫護人員發現,周全迪的四肢嚴重凍傷,完全沒有知覺,四肢還感染了,如果不趕緊切除,會有生命危險。起初,醫護人員想保住他的右手。如果一個人失去了四肢,他的一生將面臨多少困難?

他們給周全迪的右手包紮好,想盡一切辦法為這個小夥子保住手。第二天,情況非常糟糕,周全迪的右手已經完全腐爛。緊急情況下,醫護人員立即準備手術。周全迪的雙手從前臂開始截肢,雙腿從大腿開始截肢。野戰醫院缺少麻藥,周全迪處於昏迷狀態,醫生只能用冰塊包裹他的四肢進行手術。這一年,他才16歲,失去了四肢。

手術結束後,周全迪並沒有醒來。醫生對陪護人員說:「這個病人還要經歷7天的關鍵期,這7天能不能醒過來,全靠他自己。」周全迪在陷入昏迷前經歷的最後一幕,是戰友們沖鋒陷陣,四面八方槍聲不斷響起。昏迷期間,他做了一個又一個噩夢。

夢裏,敵方轟炸機追著他投下炸彈,炮彈落在他身邊,巨大的爆炸聲響起,沖擊力讓他飛了起來,仿佛在天空中翺翔。與此同時,他又像是被火烤著、凍著一樣,夢境給他帶來一次又一次精神上的折磨。周全迪分不清夢境和現實,他努力睜開雙眼,徹底擺脫夢境,醒來。

他還活著!這是周全迪第一個念頭。很快,圍過來的醫護人員對他進行了各種檢查。周全迪漸漸清醒過來,發現自己雙腿空空,雙手輕飄飄的。他的手和腿在哪裏?周全迪驚呼一聲,醫護人員心裏很是惋惜。不管戰場上有多少生死,誰能如此無動於衷?

最初,周全迪無法接受。失去四肢給他的生活帶來很多麻煩,他無法自己穿衣吃飯,重新學習這些生活技能又十分困難。周全迪甚至想過自殺,但他想到那些在戰場上被凍死的戰士,他們連活下去的機會都沒有,就徹底和這個世界告別了。如果他輕易自殺,對不辭辛勞搶救他和死去戰友的醫生也是不負責任。

周全迪的生活不能依靠別人,他憑著革命樂觀的精神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他憑借堅強的意誌力,經歷了無數的困難,學會了生活自理。1953年,組織上安排周全迪來到了四川省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

療養院裏的生活很悠閑,戰場上受重傷的戰士們得到了很好的照顧。周全迪不能讓自己閑著,他對一切都充滿好奇,身體上的殘疾並沒有讓他沮喪。他開始發掘自己的潛力。一個人一旦有了信念,就會充滿力量。

周全迪受過一些教育,來到養老院後,他重新拿起書本,把筆綁在斷肢上寫字,一年後,他就能寫出完整的字了。後來,周全迪開始用毛筆練習書法,用斷臂握著毛筆。經過長期的練習,他的書法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得到了專業書法家的好評。

2012年,療養院專門為周全迪制作了【一級殘疾士兵周全迪書法集】,收錄書法作品85幅,讓無數人看到了他堅定的意誌。

戰爭給他留下了傷痛,但中國軍人的意誌是無法被摧毀的。周全迪以最快的速度從悲傷中走出來,靠著自強不息的精神活了下來。他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感動了大家,被譽為「中國保爾」。

在無數贊譽聲中,周全迪平靜地說:「我的第二次生命是黨給的,我身體裏流淌的都是醫務人員的血。我能活到今天,是靠著很多人的幫助和悉心照顧。既然活著,就要微笑面對生活,磨煉自己才能百折不撓。與那些光榮犧牲的戰友相比,我已經很幸運了。」

每次周全迪舉起右臂敬禮的時候,他都會非常自豪地說:「我是一營二連戰士周全迪,向祖國報到!」這個老人的特殊軍禮,讓無數國人熱淚盈眶。

長津湖戰役雖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也展現了我們國家軍隊的威力。戰士們犧牲了生命,向世人展示了中國軍人的精神。戰士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頑強戰鬥,完成了領導人賦予的任務。他們的功績將被後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