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ISA:美國陸軍最神秘的特種部隊

2024-10-13軍情
參考訊息網10月13日報道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9月25日報道,美國陸軍情報支持行動處(ISA)成立於1981年,是在從德黑蘭解救美國人質行動失敗後建立的。這很可能是你第一次聽說這支部隊——這完全可以理解。
ISA是特種部隊和情報收集機構的結合體。40多年來,它一直在為其他秘密特種任務部隊鋪路。ISA是美國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的一級部隊之一,與三角洲部隊、三棲特戰隊第6分隊和空軍第24特種戰術中隊並列。
至於這支部隊是如何形成的,就像美國其他特種作戰部隊一樣,它是從災難和失敗的灰燼中誕生的。一起突發事件造就了美軍最神秘的部隊之一。
1979年11月,在伊朗伊斯蘭革命之後,伊朗學生在新政權的鼓動下,襲擊了美國駐伊朗大使館,劫持了66名美國外交官、情報官員、海軍陸戰隊員和公民。
在白宮與伊朗革命者和第三方調解人進行緊張的談判時,美國軍方成立了一支由不同部隊——其中包括新成立的三角洲部隊——組成的特別行動特遣部隊,並開始為可能的營救人質行動進行訓練。營救人質的「鷹爪行動」在1980年4月以失敗告終,8名美軍士兵喪生。
這次行動失敗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及時、能夠支援行動的情報。在伊斯蘭革命之後,中央情報局的人力資源受到了沈重打擊,該機構難以向陸軍提供能夠支援行動的情報。
在美國試圖以武力解救人質的訊息被披露後,談判破裂。五角大廈準備再實施一次營救行動。這一次,陸軍成立了一支特別情報收集部隊,以確保特遣隊擁有成功營救所需的情報。這支部隊被命名為「野戰行動組」,由特種部隊上校傑里·金領導,成員包括大約50名經過精心挑選的情報收集人員,直接向負責情報的助理參謀長匯報。
分配到這支部隊的絕大多數作戰人員都有特種作戰背景,還有很大一部份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這可以幫助他們融入外國環境而不引起敵人警覺。很快,這支小部隊就開始從伊朗境內向軍事規劃者提供關鍵情報。但華盛頓和德黑蘭之間的談判發揮了作用,人質危機和平結束。
盡管五角大廈解散了特別行動特遣部隊,但為其提供支持的野戰行動組保留了下來,因為陸軍意識到自己在能力上存在差距。
1980年12月,時任聯合參謀部作戰主任菲利普·C·加斯特中將致信國防情報局局長,承認這一能力差距。這位高級軍官在信中寫道:「對過去一年為支持伊朗意外事件計劃而收集到的情報進行的審查,揭示了嚴重且持續的資訊不足。這一不足與軍事規劃者需要獲得準確、及時、以局勢為導向的作戰和環境數據有關。」
加斯特總結道:「目前國防部/各軍種情報結構的組織方式不能滿足這些要求。建議考慮在國防部內部發展相關能力。」
於是,ISA應運而生。ISA成立於1981年3月,任務是為軍隊收集人類情報和訊號情報,從而彌補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鷹爪行動」悲劇的能力差距。
這支部隊的人數很快從最初挑選的50人增至100多人,隨著五角大廈認識到這支部隊的價值,資金開始湧入。這支部隊與中情局保持著密切的關系,並在軍事和情報行動之間的灰色地帶開展行動。這支部隊的成員從不穿制服;他們留著胡子,身著便裝。
隨著時間推移,這支部隊也在不斷發展,與時俱進,但始終努力保持低調。
有關其招募過程和成員接受訓練的細節鮮為人知。ISA作戰人員主要來自美國陸軍特種部隊。他們的訓練重點是人類情報和訊號情報的收集、滲透技術和其他技能。
用於描述這支部隊的名稱數量反映了其極其隱秘的性質。在其歷史上,這支部隊有不同的名稱,並定期更換。野戰行動組、ISA、「中央刺釘」、橙色特遣部隊……這些都是這支部隊在不同時期被冠以的名稱。其中一些名稱,主要是ISA和橙色特遣部隊,或簡稱為「橙色」,保留了下來,人們用它們來指代這支部隊。(編譯/王海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