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最近批準了一項5.7億美元的對台軍售,這事兒你聽說了嗎?乍一看,好像就是美國又在「關心」台灣,給點武器支援啥的,可仔細琢磨,這背後的意味可就不一般了,中美關系這麽緊張,兩岸局勢也劍拔弩張,說白了,美國這步棋到底是打算幹嘛,而中國又會怎麽接招,你想過嗎?
要知道,從拜登上任以來,對台軍售可沒少折騰,一波接著一波,就跟過年放鞭炮似的,炸得周圍鄰居不得安寧,今年光是公開的數據,已經超過10億美元交易額度了,不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出奇一致,都認定「支持台灣」是個必須完成的大任務,那為什麽他們非得這樣呢?可能有人會說,這是為了地區穩定啊,但你品品,這些高精尖武器送到台灣手裏,是穩住了和平,還是讓火藥味更濃厚?
這邊美國熱火朝天地賣武器,那邊中國外交部和國防部直接站出來表態,他們不是客氣的人,該懟就懟,說這是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還提到了【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意思很明確,就是告訴美國人,你們這麽搞,會破壞兩岸和平,也別怪我們不留情面,看起來挺硬氣吧,其實這種話,中國從以前開始一直都在講,只不過現在全球局勢變復雜了,這種反制聲明聽起來更加鏗鏘有力。
但說歸說,做歸做,中國顯然沒有滿足於口頭抗議,為啥呢,因為實際行動才最管用,比如解放軍前陣子就在海峽附近展開了一場規模空前的大型軍事演練,各種艦艇、戰機輪番上陣,把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弄得風聲鶴唳,有專家分析啊,這次演習不僅僅是震懾那麽簡單,很可能還包含一些長期戰略布局,用一句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大哥我擺明車馬給你看」,誰敢挑釁,我隨時奉陪。
其實很多人好奇,如果真發生沖突,中國會怎麽應對,美國五角大廈之前釋出的一份【中國軍力報告】透露了一些蛛絲馬跡,說什麽太空網絡領域癱瘓系統啦,還有核威懾快速結束戰爭啦,以及拖長消耗戰逼談判之類的,總之就是各種劇本都有可能出現,但這些假設並不是現階段核心關註點,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全面沖突,讓局勢穩定下來,又能實作目標,不然最後吃虧的不只是兩岸,而是一整個區域。
當然,大陸也不是只靠軍事手段解決問題,人家還有一種低強度、不見硝煙卻同樣有效的方法,比如福建海警近年來擴充套件執法範圍,對那些離大陸較近的小島加強管理,包括剝奪捕撈權、封鎖航道等等,小動作頻繁,卻效果顯著,一方面減少正面對抗風險,同時慢慢提升實控力度,有時候,比起兵戎相見,「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反而更耐人尋味。
但你發現沒,兩岸之間並不全都是針鋒相對,就拿馬英九帶青年學生存取大陸這事兒來說,看著是不是挺暖心,不過別被表面現象迷惑了,因為民間交流升溫,並不能掩蓋官方層面的根本矛盾,說白了,大陸開放懷抱歡迎普通民眾來走親戚,是希望拉近感情紐帶,可當涉及政治立場的時候,那仍舊寸步難讓,這也是目前兩岸互動中的獨特矛盾所在。
另外,再聊聊經濟這個維度吧,其實早幾年簽署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曾經被認為是改善雙邊貿易的重要舉措,但如今形勢不同以往,大陸逐漸意識到自己承擔的讓利成本遠遠超出了預期,與此同時,經貿失衡的問題愈發突出,所以削弱甚至終止該協定成了一種必然趨勢,要知道,如果真的取消,對於台灣經濟依賴性極大的產業無疑將迎來巨大挑戰,到那時,財政安全恐怕都會受到影響,你覺得這一招夠狠嗎?
整體來看,無論軍事壓力還是經濟遏制,再加上持續滲透式策略,中國正在下好「一盤大棋」,很多學者把這種模式稱為「北平模式」,什麽意思呢,就是透過綜合施壓,讓對方主動妥協,實作和平統一條件最大化,當初北平解放的時候,也是盡量避免流血沖突,用智慧代替武力,現在看來,大陸處理台灣問題似乎也想沿襲類似思路,只不過時代背景不同,應對方式自然需要更多創新與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