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 年後,因太平洋戰爭擴大,日美爭奪戰略島嶼,日軍雖曾占優,然國內戰略物資匱乏,漸處下風,致依賴海軍運物資的日本陸軍物資嚴重缺乏。
![](https://img.jasve.com/2024-10/a437476bd24be24ab2a7850f2fbbadb1.webp)
先瞧瞧太平洋戰場日軍那每日的夥食標準究竟如何。
標準夥食含精米 660 克、大麥 210 克等多種食材,還有各類調味品等。
行軍作戰時,夥食有精米、曲奇、罐頭肉等多種,還包括幹菜等調料及清酒等,種類豐富。
![](https://img.jasve.com/2024-10/06773872695215ab35edcc141ea44d28.webp)
物資匱乏致太平洋戰場日軍死傷多非戰鬥減員,如巴布亞新畿內亞第 41 聯隊因饑荒傷亡率高,瓜島日軍陣亡 2 萬且多餓死,乃其夥食慘狀縮影。
![](https://img.jasve.com/2024-10/ca5777f9ca7e69fb000bd58901a6faa6.webp)
新不列顛群島拉包爾的陸軍大將今村均,雖為活命搞生產自救,竟未餓死且茍到投降,其後勤搞得有成效。
![](https://img.jasve.com/2024-10/327a537521f6794f449e1160be603a3e.webp)
當年 12 月今村均與森田親三談及此事,彼時他覺美海空軍戰力遠超預料,自此決定按最壞情況打算以應對新不列顛島日軍被孤立海島之境。
拉包爾於熱帶雨林,多原始且沼澤毒蟲多,熱帶疾病防不勝防,自然環境嚴酷,當地土人靠木薯生存,日軍吃不慣僅作最後食物,若有選誰願吃木薯。
![](https://img.jasve.com/2024-10/010a46ed8ba987f1b19ea58a866ac2de.webp)
起初今村均讓農林省熱帶產業研究所派人教日軍種熱帶作物,攜大量農具種子,而島上十萬日軍當現成勞動力,因多數日軍曾是農民種莊稼在行。
今村均種稻米水土不服絕收,種甘薯蟲害又絕收,玉米雖成卻遭鸚鵡啄食也絕收,種植事業開局不利。
無奈學土人種木薯,以其澱粉作主食,油菜蘿蔔絕收,研野菜能否食,肉也不可缺。
![](https://img.jasve.com/2024-10/b26b4cd646d8e497dfa8e944b7c6375b.webp)
今村均憑借亮晶晶玻璃球,與土人以物易物得 300 只雞,成功繁殖至 2000 只,以此彌補蛋白質缺失。
今村均放棄反攻,島上殘兵收攏,美軍轟炸,日軍因與本土失聯,多挖地道藏物資武器,不願送死安心待島。
![](https://img.jasve.com/2024-10/0a5f6e14d5fd9c403478ff0e6627a597.webp)
1943 年後,島上食物無憂,主食木薯粉,野菜代蔬菜,副食品今村均也有辦法解決。
沿海之地,日軍常至海邊煮鹽,多余之鹽可制鹵味供日常食用。
島上椰子汁加珊瑚礁粉熬成糖漿曬幹,便是蔗糖這般制成的。
酒乃取椰花芯切後,其流出汁液經發酵兩日而成酒精。
椰子核可榨油,且為優質之油,乃椰子所提供。
醬油乃由椰子水加鹽後再添醬油粉制成。
豆腐乃將豆子或花生米搗爛,摻入從海水中提取的鹽鹵而成。
糕點有豆沙包等,乃紅薯粉加木薯澱粉制成,還有酥脆曲奇等。
今村均帶領下,島上十萬日軍飲食有保障,每日有米等,雖不比開戰初,也強過瓜島餓死鬼。
![](https://img.jasve.com/2024-10/8da2a75af381c5a5eb1b70b5709e9c64.webp)
食物充足後,他建地下兵工廠制武器,保養炸藥,還利用殘骸造飛機,投降前竟有多種戰機,若非命令,恐還會有更多。
拉包爾如今已成生態農業、手工制造與軍工修理基地,各類物資皆能自產,即便物資匱乏也能堅持。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投降,拉包爾日軍亦向盟軍投降,盼盟軍艦隊來受降。
聽聞島日軍投降,盟軍覺其不足懼,因拉包爾被圍久,依他島日軍生還率,島上活至投降者或僅數千,遂僅派四千澳兵及數艘驅逐艦赴拉包爾。
曾以為島上日軍稀疏且慘狀,踏入拉包爾後驚見營房、開墾地及作坊,日軍貼心建營房,四千澳軍竟覺投降的是自己。
![](https://img.jasve.com/2024-10/2eda21c417b2b053c4df1cb09bddf72e.webp)
據統計,島上日軍僑民近十四萬,竟毫無挨餓之相,今村均的生產自救成效顯著。
今村均雖向盟軍投降,卻因本土毀壞重提多留島一年辦班,日軍借此謀求生計獲盟軍同意。
1946 年,今村均等日軍戰俘攜物資回日本本土,這些戰俘助力日本恢復經濟,後大多過得不錯。
![](https://img.jasve.com/2024-10/f1264c9dfed00121f542aac2edab750d.webp)
今村均乃高級將領受審,曾懼判死刑且認罪,因占印尼時支持民解且壞事不多,當地願作證無罪,恐惹麻煩被判十年。
判決後今村均求麥克阿瑟回巴布亞新畿內亞與部下服刑,獲其欣賞同意,出獄後閉口不談過往閑居,1968 年去世。
今村均在拉包爾搞生產自救,而太平洋其他島嶼日軍未覺悟,如帝汶島日軍,補給斷後搶牛吃、啃樹皮樹葉,存活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