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能夠有效抵禦激光武器。
「黃海的海帶繩能夠阻擋美國核潛艇。」
誰能想到,這些荒謬的言論居然會由權威專家親口說出?
從中國軍事專家到被稱為中國「最不靠譜」專家,他成為了央視上公然「誤導」觀眾的首位人物。
盡管被網友戲稱為「戰略忽悠局局長」,他依然能夠在央視中穩如泰山,屹立不倒。
是虛假宣傳還是另有幕後推手?他為何能夠長時間保持熱度,吸引如此眾多的關註與追捧?
「局座」的誕生
「常年走在河邊,怎能不沾濕鞋子?」
作為央視軍事領域的權威專家,竟然在一次他國的戰爭中,中國的專家卻出現了失誤。
然而,正是在那一次的「嘲笑」中,「戰忽局局長」應運而生。
「氣場無可匹敵,唯我獨尊。」
在2003年之前,張召忠憑借出色的形象與口才,作為中國軍事戰略學的開創者,毫無疑問是最為引人註目的人物。
然而,正是那場發生在伊拉克的戰爭,令他從神壇上一夜跌落。
那不僅,更央視首次邀請軍事專家對正在戰爭事實性評論。
即便如今回看這段影片,大家仍然會認為張召忠的點評相當精準。
然而,在當時,他的言論卻引發了網絡上的種種爭議。
當時,張召忠預言美軍將深陷巴格達的城市防衛戰。
然而,不久之後,薩達姆政權不僅迅速崩潰,整個國家幾乎沒有進行任何有效的抵抗。
隨之而來的是網絡上愈演愈烈的批評,張召忠徹底成了人們嘲笑的焦點。
然而,平息了一波,又有一波緊隨其後。
幾天後,美國總統宣布「伊拉克戰爭的主要作戰行動已宣告結束」。
張召忠轉頭後毫不猶豫地在直播中斷言:「戰爭還遠未結束,一場新的戰爭已經拉開序幕。」
或許是三年五年,甚至可能是十年八年,伊拉克人民反抗美國占領的鬥爭將持續很長時間。
隨後,張召忠果然成為了公眾輿論的攻擊目標,可以說,他幾乎遭到了全網的口誅筆伐。
經過這場風波,張召忠一夜之間從神壇跌落,反而坐上了「戰略忽悠局局長」的位子。
難道他真的是個只會胡說八道的空頭人物嗎?
真金經得起烈火的錘煉,他從未低聲下氣,時間最終為他揭示了真相。
爆火背後的真相
伊拉克戰爭的預測未能實作,成為張召忠在網絡上聲譽的轉折點。
盡管網絡上不斷有人貶低和嘲笑他,張召忠始終沒有放在心上。
而是更加堅定地走上了屬於自己的「大忽悠」和「不靠譜」的道路。
2013年,有關「黃海海帶繩能夠阻止美國核潛艇」入侵中國的言論一經公布,立即成為眾人嘲笑的物件。
「海帶反潛艇」簡直是荒謬至極。
作為一位權威專家,張召忠怎會隨便說出不實之言。
事實上,早在1981年,張召忠就曾有過一段特別的經歷,那時他在潛艇上工作了一年多。
當時漁民用粗糙的海帶繩將海帶苗夾在尼龍繩上,這種做法常常導致艦船的螺旋槳受損。
正是基於這個原因,他才得出了這個結論。
當時並未受到足夠重視,直到2016年,美國的一艘核潛艇在中國近海被養殖的海帶繩索纏繞,才引起了關註。
人們這才恍若頓悟,原來張召忠的話並非空洞之言。
然而,真理終將經受時間的考驗。
張召忠的言論還未得到證實,便再次被視作毫無根據的荒唐之言。
2014年,中國經歷了霧霾最嚴重的時期,張召忠的理論在一檔節目中再度引發了廣泛爭議。
霧霾並非全無益處,至少它能夠有效阻擋激光武器的攻擊。
因此,「霧霾能夠抵擋激光武器」成為了他新的諷刺話題。
盡管張召忠當時已經闡明了這個問題。
後來還舉例說明,越南的軍民曾透過點燃稻草和釋放煙霧彈等方式,成功抵抗了美國投放的激光制導導彈。
然而,依然引發了各種爭議。
然而,作為一位在央視擔任權威軍事評論專家的他,屢次「惹禍」,為何竟能安然無恙?
直到殲-20問世後,人們才逐漸看清這個所謂「不靠譜」專家的「忽悠」手段。
作為央視的權威軍事節目,它不僅服務於國內觀眾,還向全世界傳播。
資訊化戰爭更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艱苦較量。
作為軍事領域的權威人物,張召忠怎會不清楚這一點呢?
因此,他在節目中否認了中國擁有五代戰機,最終導致美國F22戰機的停產。
隨後,他再次否認了中國大型驅逐艦排水量超過萬噸,從而使得美國重新放松了警惕。
直到福建艦下水、殲-20亮相時,美國的錯誤判斷已讓一切變得太遲。
真假難分的資訊使得美國的智庫都開始真心相信,中國確實存在一個「戰略忽悠局」。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了解了這位幽默風趣的「局座」。
其實,所有的一切都不過是戰術罷了,張召忠的言論,或許你應該學會「倒著聽」。
張召忠風格獨特、幽默風趣,盡管他常常成為爭議的焦點。
盡管經歷了時間的種種考驗,他依然贏得了無數觀眾和網友的熱烈追捧。
時光流逝,數十年過去了,盡管如此,他依然保持著不減的熱度,人氣依舊火爆。
盡管張召忠的背後有著輝煌的成就,但他也曾經歷過人生中的低谷時刻。
貧苦的年少時光
即便已經退休,張召忠依然未曾遠離他為之奮鬥了半生的軍事領域。
退休後,他的主要工作便是透過開設社交賬號,向年輕人傳播軍事知識。
然而,在千萬粉絲的追隨背後,張召忠也曾經歷過一段難以言喻的艱難時光。
在我18歲之前,我從未見過蘋果,也沒有吃過它。
身處二十一世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像蘋果這樣普遍的水果居然有人在成年之前從未見過。
然而,這一切卻真實地發生在了張召忠身上。
張召忠雖然生於1952年,身處現代社會,但由於自幼家境貧困,他一直過著艱苦的生活。
從出生那刻起,張召忠便與饑一頓飽一頓的生活緊密相連,始終無法割舍。
也許正是因為經歷過這些,他才對改變命運充滿了更強烈的動力。
在18歲之前,我從未見過零花錢,一年裏連一頓肉都難得吃上一次,直到成年後才品嘗到人生中的第一個蘋果。
他曾目睹身邊的人因饑餓而死去,也曾吃過發黴的窩頭,他經歷的苦難,簡直讓我們無法想象。
盡管經歷了無數艱難歲月,張召忠始終未曾忘記過勵精圖治。
18歲時,他在工農兵大學度過了兩年的時光,終於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
為了擺脫農村的生活,他決定加入部隊接受錘煉。
正因為如此,他的命運從此發生了改變。
從軍教生涯到北大求學,從阿拉伯語轉譯到潛心科研。
歷經十年的潛心耕耘,轉戰軍事科研領域,並行表了眾多與軍事相關的論文後。
1991年,一篇分析海灣局勢的文章讓年僅39歲的張召忠迅速成名。
自那時起,張召忠對未來局勢的分析與預測逐漸得到了驗證。
一年後,張召忠作為中國著名的軍事理論家和評論家,受到了央視的關註,順利走進了央視的大門。
從一套【軍事天地】到七套【防務新觀察】。
張召忠憑借其卓越的解說技巧和精準的評論預測,贏得了眾多軍事愛好者的青睞。
盡管他已經火遍多年,身邊始終不乏各種爭議,盡管如今他已經退役,告別了央視。
然而,這絲毫沒有動搖他在觀眾和網友心中的地位。
如今,他已經成為社交平台上的「老年網紅」,熱度依舊不減,仍在持續升溫!
結語
張召忠能夠持續火爆多年,完全是憑借自身的實力,而非依賴炒作或背後有人支持。
無論是準確預測還是言過其實,那些不可信專家的空洞言辭依舊在繼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