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俄烏戰爭給了中國一個警示:一旦戰爭,導彈和無人機必須量大管飽

2024-12-22軍情

上世紀60年代越南戰爭。

當時美軍在越南扔下了約1500萬噸炸彈、地雷和炮彈。

光是B-52轟炸機就扔下了800多萬噸炸彈,比二戰全部炸彈還要多。

結果呢?一樣沒打贏。

再說二戰時, 德國人用V1、V2導彈狂轟倫敦,前後發射了上萬枚,搞得倫敦市民苦不堪言。

但最後呢?

英國照樣挺過來了,德國反而輸了戰爭。

這跟現在俄軍的情況挺像:仗著技術優勢狂轟濫炸,開戰後15天就扔了600多枚導彈,平均每天40枚。

2年多,各種導彈數以萬計,但就是打不出個所以然來。

01

海灣戰爭的前例

1991年海灣戰爭。

美軍開打第一天,就用了50多枚「戰斧」巡航導彈。

精準打擊了伊拉克的指揮所、防空系統、雷達站等關鍵目標。

這些導彈就像是手術刀。

直接把伊拉克軍隊的「大腦」和「眼睛「給除了。

失去了這些關鍵設施,伊拉克軍隊就像沒了頭的蒼蠅,完全不知道美軍從哪來、往哪打。

整個海灣戰爭,美軍總共才用了不到300枚戰斧導彈。

差不多,相當於俄軍在烏克蘭戰爭頭半個月用量的一半。

但每一枚導彈的效果都特別明顯。

正是因為看過海灣戰爭這場大片,很多人就覺得,現代戰爭就該是這樣:

發射幾百枚精確制導導彈,把對方的軍事系統幹掉,然後就能輕松獲勝。

可俄烏沖突打了這麽久,俄軍打了上萬枚導彈,結果卻跟海灣戰爭完全不一樣。

為什麽會這樣呢?

02

導彈,成了消耗品

以前大家都覺得導彈高大上,一枚動輒幾百萬美元,用起來都得精打細算。

但是俄烏沖突給全世界上了一課:

原來真要打起仗來,導彈也得像子彈一樣「吭哧吭哧」往外送。

舉個具體的例子:

俄軍在烏克蘭每次大規模空襲,動不動就要發射七八十枚導彈。

光是2023年冬天的幾次大規模空襲,就消耗了將近1000枚各類導彈。

這些導彈的總價值,可能比一個中等城市一年的財政收入還要多。

再看看無人機,以前大家覺得無人機是個稀罕物。

但現在呢?

俄軍幾乎每天晚上,都要放幾十架伊朗產的「紮伊德」自殺式無人機去轟炸烏克蘭。

雖然一架才幾萬美元,但架不住用得多啊,一年下來也得花幾個億。

這場戰爭給各國敲響了警鐘。

比如說,台海如果爆發沖突,解放軍可能需要準備的導彈數量就不是幾百枚、幾千枚的問題,而是要以萬枚計算。

而防守方面,台灣可能也得儲備大量防空導彈,不然很快就會被打光。

現代戰爭導彈這種「高精尖」武器。

到了實戰中就是消耗品,用得越多,戰爭的成本就越高。

所以,現在各國都在琢磨一個問題:

怎麽才能生產更多、成本更低的導彈和無人機?

因為大家都意識到,未來如果真打起來,比的可能不只是技術先進。

更重要的是看誰的後院更深,誰的錢袋子更鼓,誰能在高強度的消耗戰中堅持得更久。

03

台海情況不一樣了

美國人在打仗這事上,歷來都很重視「以優勢兵力打殲滅戰」。

二戰時,美軍靠著強大的工業實力,能源源不斷地往歐洲運送軍備。

但現在的台海情況不一樣了。

假設真的發生沖突,美軍很可能面臨這樣的困境:

其一,離得太遠,補給線太長;

其二,解放軍的反介入能力很強,美軍航母不敢靠太近;

其三,解放軍的防空系統太厲害,美軍飛機也不好打。

所以美軍只能靠遠端導彈來打。

這就暴露出一個大問題:美國的遠端導彈庫存夠用嗎?

我們來算個賬:美軍的戰斧導彈庫存據說只有4000多枚。

看看俄烏戰爭,俄軍兩年就打了上萬枚導彈。

如果台海開戰,美軍的導彈儲備可能撐不了多久。

這也是為什麽美國國內現在吵得厲害。

有人說:得支援烏克蘭。

另一派則說:

「咱們自己的導彈都不夠用了,還往外送什麽?萬一台海有事怎麽辦?」

這種爭論,其實是美國在全球戰略上的兩難處境。

從歷史經驗看,這種情況並不新鮮。

1940年,由於戰爭的突然爆發,新的全自動射控系統沒有趕上戰爭

整個二戰期間,英國海軍就只有落伍的HACS系統可用。

如果不是美國及時援助,可能真扛不住德國的狂轟濫炸。

現在,輪到美國擔心自己的導彈儲備不夠用了。

這也讓我們想起越戰時期的一個教訓:

美軍當時用造價昂貴的F-4戰鬥機, 去打越共的米格-17,結果發現不但沒占到便宜,反而損失不小。

為什麽?

因為米格-17雖然簡單,但造價低、數量多、維護容易。

這個道理放到今天依然適用:

在現代戰爭中,可能未必是最先進的武器最管用。

而是性價比高、能持續大量生產的武器更重要。

所以,未來的趨勢很明顯:得想辦法造更便宜的導彈和無人機。

這就像一戰時的衝鋒槍,二戰時期的坦克一樣。

一開始都是稀罕物,後來都變成了大批次生產的普通裝備。

現在土耳其伊朗的無人機,造價都不到高端導彈的十分之一,但實戰效果卻不錯。

俄烏沖突開始時,以為儲備的導彈夠用。

結果打了沒多久就發現不對勁了:

導彈庫存見底了。

這讓人想起二戰時的德國, 在閃電戰初期橫掃歐洲,但後來補給跟不上,最終陷入了被動。

俄羅斯意識到這個問題後,立即采取行動:

擴工廠、增加生產線。

據統計, 到2023年底,俄羅斯導彈月產量比戰前增加了好幾倍。

但即便這樣,面對持久戰的消耗,有時還是供不應求。

再看看東亞,這裏可是世界上火藥味最濃的地方之一。

北韓半島經常劍拔弩張,台海局勢也時常緊張。

如果這些地方,真的爆發沖突,需要的導彈可能會比俄烏沖突還要多得多。

為什麽?

其一,地理範圍更大。台海戰場涉及的作戰區域比烏克蘭要廣,需要覆蓋的目標更多。

其二,是對手的防禦能力更強。

無論是南韓還是台灣,都裝備了先進的防空系統,這意味著可能需要發射更多導彈才能突破防禦。

所以,關鍵是什麽?

一、要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

就像福特當年發明流水線生產汽車一樣,我們需要找到批次生產導彈的好方法。

二、要簡化設計,就像二戰時期的蘇聯T-34坦克,不求最好,但求夠用、能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現代版本就是:「戰爭未打,導彈先備」。

04

中國工業水平

二戰時的美國,簡直就是個工業怪物。

1944年, 美國生產了作戰飛機7.41萬架,艦艇217艘,坦克和自行火炮2.05萬輛,各種火炮10.3萬門。

這種瘋狂的產能讓德國和日本望塵莫及。

但今天的形勢完全反過來了。

我們來看看2023年:

中國造了317萬架民用無人機,相當於每天生產8700多架,而且這還只是民用的!

要是把這些產能轉向軍用,那產量就更驚人了。

美國也知道產能的重要性。

陸軍副部長加布·卡馬里洛表示:

到2028年,美國的155毫米炮彈產能, 將從俄烏沖突爆發前的每月1.4萬發,提高到每月超過8.5萬發。

而中國呢?

隨便一個中等城市的工業園區,可能就能在幾個月內建起一條生產線。

這讓人想起二戰時。

福特公司的柳溪飛機廠,在戰爭時期,制造了8600架B-24轟炸機。

最高產能時,每63分鐘就能下線一架B-24轟炸機。

現在的中國,就像當年的美國一樣,擁有強大的工業體系和快速轉產能力。

深圳的一條生產手機的流水線,可能隨時就能改產軍用電子器材。

而美國這些年的變化,就像英國在一戰後的情況:

慢慢把工業轉移到海外,制造業空心化。

舉個例子:

美國,想要增加標槍反坦克導彈的產量,結果發現很多零件都要從國外進口,生產周期特別長。

2000年,美國制造業占GDP的比重是15%,到2023年只剩10%左右。

反觀中國,制造業占GDP的比重保持在26%以上。

這就是為什麽, 中國能在短時間內建起這麽多醫院來應對疫情。

而在生產導彈和無人機方面,也有這麽強的潛力。

現在的中國,就像是開了兩倍速的工廠:

不僅產能大,轉產快,而且產業鏈完整。

這種優勢,在戰時可能會成為決定性的因素。

就像古人說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但現在還要加一句:得能批次生產這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