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軍事欄目釋出了一段我軍戰機驅離外軍飛機的真實錄像。官宣是這樣介紹的:
![](https://img.jasve.com/2024-9/8ce7bc1636752066e04733e0c65957cd.webp)
當時外機是低空飛過來的,不是特別守規矩,近乎垂直90度沖闖我們的領海線。」空軍航空兵某旅張占方說:「那個時候沒有任何想法,只有一個念頭,就是要把他趕出去。狹路相逢勇者勝,必須逢敵亮劍!」
「低空飛過來」,外機顯然是想利用地球曲率形成的陸基雷達探測盲區,隱蔽接近我領海線,但事實表明,外機的企圖沒有得逞。
![](https://img.jasve.com/2024-9/dbad373abd46f06eef5001ea09bef09e.webp)
先來看看敵我雙方的飛機型號,我方戰機型號比較好辨認,是雙發重型戰鬥轟炸機「殲-16」,企圖逼近我方領海線的外軍飛機是一款客機外形的雙發飛機,基本可以確認就是以波音737-800為基礎研制的P-8A偵察機。
官宣真實錄像向我們展示了比較完整的驅離過程:
第一次驅離:我方殲-16戰機平行卡位,飛到P-8A正側方或稍靠前位置,然後逐漸向外機壓坡度,縮小間隔,逼其遠離我領海線;
第二次驅離:經第一次驅離後,P-8A改變了飛行方向,但它緊接著做了一個盤旋動作,再次試圖逼近我領海線,我方殲-16戰機根據操作規程,升級驅離手段,采用「紅外彈驅離」方案。
紅外彈驅離之後,緊接著我方殲-16再次升級為「箔條彈驅離」。
從畫面中可以看到,我方飛行員的動作相當潑辣,殲-16是在P-8A側前方拋灑箔條幹擾彈,同時橫向切過P-8A的機頭前方。
![](https://img.jasve.com/2024-9/b0ffb5233af3b115b48030261792c1c1.webp)
在遭遇幹擾彈驅離動作時,首先殲-16的近距離尾流會使P-8A飛行穩定性急劇下降,機體會產生劇烈顛簸,此時外軍機組乘員將經受強大的心理壓力,同時還有亮著火光的幹擾彈,情急之下,他們甚至可能會誤以為是航炮,心理壓力進一步驟然升高。
![](https://img.jasve.com/2024-9/d1fc998b37f6f4f7373a7385711165db.webp)
最終,這架P-8A經受不住壓力,改變飛行方向遠離了我領海線。
雖然根據官宣公開的真實影像顯示,這架外機的型號是P-8A偵察機,但並沒有公開其所屬國。
據公開報道,吃過我軍幹擾彈的外國飛機大致有P-8A偵察機、RC-135偵察機、CP-148艦載直升機、NC-212i運輸機等型號,而裝備有P-8A,且有據可查與我軍飛機「鬥過法」的國家只有兩個,一個是美國,另一個就是澳洲。
與美國P-8A偵察機鬥法時比較經典,是直接做了周身纏繞式的滾筒動作,最為經典的還是攔截澳洲那次, 根據攔截情節判斷,此次公開的影片大概率就是攔截澳洲的P-8A。
![](https://img.jasve.com/2024-9/2bfc9bbd74ad44bd524c6c6034db9780.webp)
這件事發生於兩年前,當時澳洲防務部門是這樣介紹的:
2022年5月26日,一架澳洲皇家空軍 P-8A 海上監視機在南海地區進行例行海上監視活動期間被一架殲-16 戰鬥機攔截。此次攔截導致了危險動作,對P-8飛機及其機組人員的安全構成了威脅。
![](https://img.jasve.com/2024-9/844b168f8e12f712a6079a6263684cb8.webp)
對於澳洲倒打一耙的說辭我們自然是嗤之以鼻的,不過,倒是可以看看他們P-8A飛機和機組人員究竟遭遇了何種程度的所謂「威脅」,這是我們喜聞樂見的。
兩年前,時任澳洲防長馬勒斯介紹了更為詳細的情形,他說,殲-16戰鬥機曾飛至澳洲的P-8A偵察機旁,兩架軍機之間距離非常接近。殲-16之後加速,切入P-8A前方空域。隨即,殲-16在澳洲飛機前面非常近的距離釋放了一捆裝有小鋁片的箔條幹擾彈,而這些小鋁片被吸入澳洲飛機的發動機內。
![](https://img.jasve.com/2024-9/31aa63b34021b5f7f8bf2e76a58abd69.webp)
以前常說「某某國被嚇壞了」,人們說這是吹牛,而這一次可以算是「實錘被嚇壞了」。
看到外軍飛機的不斷挑釁,一些網友們心裏多多少少是有些憋屈的,大家心裏也有疑問, 為什麽不將其擊落?
從此次公開的真實影像畫面可知,我方多次逐步升級的驅離動作表現出了我們的專業素養,只要外機逐步升級動作,我方也有更為淩厲的對應升級動作。
通常情況下,如果有可疑空情,先是透過陸基遠端雷達對可疑目標進行跟蹤,確認目標的高度、方向、距離等資訊。
當目標持續向我近飛到一定距離時,值班戰機升空飛赴可疑目標空域,並對目標進行查證伴飛。
![](https://img.jasve.com/2024-9/262aff72bec82ca082f7c0ced29890fc.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9/c0c5d7befaa34fb9d88c93d7dbbc5c6b.webp)
伴飛戰機會透過國際頻道向目標喊話,讓外國飛機通報其所屬國與飛行意圖。
若外國飛機保持沈默並繼續向我領海領空線近飛,則我方戰機持續對其伴飛。
在接近領空線之前,我方戰機會對外國飛機進行驅離操作,動作可以有,外壓驅離、釋放幹擾彈、橫切機頭前方、拋灑航油、亮出機腹導彈等。
一般情況下,攔截操作進行到這一步,外國飛機最終都會改變飛行方向,進而遠離我領海領空線。
但如果外國飛機突破我領海領空線,甚至飛到陸地空域,此時我方就有權將其擊落。
![](https://img.jasve.com/2024-9/9e4bb93c02485f326071a53ad4c52574.webp)
這些都是既定程式動作,就是把你擊落了,也是我方飛行員專業素養的體現。而飛行員專業能力提升的背後,是強大國力與敢打必勝信念的雙重支撐。
把時間指標撥回到二十三年前,編號為81192高昂著機頭的殲-8D戰鬥機近距離伴飛驅離美國海軍EP-3C偵察機的錄像畫面,大家是記憶猶新的。根據美軍披露,駕駛這架戰機的飛行員正是王偉,後來被撞的則是編號為81194的戰機,飛行員也是王偉。
![](https://img.jasve.com/2024-9/a4cf89aa636b745c99f2e4fe1a03b3d4.webp)
為什麽當時殲-8D要高昂著機頭? 殲-8D屬殲-8Ⅱ系列的衍生型號,該機是按照高空高速截擊機理念設計的戰鬥機,可以實作雙二指標,即實用升限超2萬米,最大速度超2馬赫,這兩個指標即便是當下的時代,世界上也沒有幾款飛機可以達到。但也正因為突出高空高速效能,所以飛機機體顯得非常細長,亞音速機動飛行能力就大打折扣了,之所以要高昂著機頭,是為了改變飛機夾角,盡可能利用機體產生升力,以實作對慢速飛行目標的伴飛。
此時的殲-8D雖然勉強可以對EP-3C進行低速伴飛,但機動響應能力就很弱了,這一效能缺陷也是最終導致悲劇發生的因素之一。
如今,我們不再需要殲-8Ⅱ去對抗入侵者,殲-11A、殲-11B、殲-16,尤其是具備四代半效能標準的殲-16戰轟的大批次生產,這款全面貫徹升力體氣動理念的戰機,整個機體都猶如巨大的機翼,使其擁有優異的亞音速機動能力,不論入侵目標是何種機型,現在的它都可以遊刃有余。
![](https://img.jasve.com/2024-9/9cd0c761b7476fd184d94e5bad102083.webp)
以殲-8Ⅱ為代表的一代機型突出的是高空高速效能,而以殲-16為代表的一代機型則是突出亞跨音速機動效能。
技術的發展往往是螺旋式叠代演進,以殲-20為代表的全新一代戰機則是既有良好的亞音速機動能力,又有優異的超音速機動能力 ,這主要得益於該機創新的鴨翼、邊條翼升力體布局,該機展弦比較小,旨在突出高空高速效能,看起來也比較細長,但同時它又是被網友譽為八翼天使的升力體布局,所以亞音速機動能力也相當不錯,可以說,殲-20是全能型選手。
![](https://img.jasve.com/2024-9/50ebed2565890292e1d732f88d072dad.webp)
正如美軍太平洋空軍司令肯尼斯·威爾斯巴哈此前披露的,殲-20與空警-500的組合,在與F-35對峙時,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這說明,作為國之重器的殲-20已經不再局限於「撒手鐧」的定位,在裝備數量不斷攀升之後,該機也已經加入一線對峙鬥爭的裝備序列,是全時待戰的,我們已經有足夠的信心讓這款戰機正面硬剛強敵。
![](https://img.jasve.com/2024-9/a558c616093f961f50b9a312eb1b39ae.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9/7db05fae11c9fdd06b344b7c7636a093.webp)
在強大國力的支持下,換裝渦扇-15發動機,各項戰技術指標幾乎再次跨代的「殲-20完全體」也已經問世,等待強敵的也將會是更為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