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多麽痛的領悟」!烏克蘭後悔棄核

2024-10-19軍情

「多麽痛的領悟」!烏克蘭後悔棄核

在加入北約無望的情況下,烏克蘭又想起了核武器。

10月17日,德國【圖片報】發表了一篇題為【烏克蘭給西方一個選項,加入北約還是核武器】的文章。

文中提到,澤連斯基在當天的歐盟會議上發表了一番令人吃驚的言論,他 稱自己之前在美國曾向杜林普提出要核武器。

澤連斯基還質問核大國, 「我告訴他,這世上哪些核大國遭受了損失?除了烏克蘭之外沒有其它。核大國中究竟有誰放棄了核武器?不,只有烏克蘭……」

杜林普當時對他說: 你論點很公平。

但懂王並沒有答應當選總統後會給予烏克蘭「核援助」。

澤連斯基在布魯塞爾的「擁核」言論引了許多歐盟國家的不安。

因此, 他又不得不在與北約秘書長呂特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澄清自己的意圖:

「我從未說過我們準備制造核武器。我是說那些很受尊重的國家在簽署 【布達佩斯備忘錄】後,沒有兌現保護烏克蘭的承諾,只有烏克蘭兌現了自己的承諾…… 這是我們的聲音,但我們不會重新制造核武器。」

但【圖片報】仍說烏克蘭在認真研究制造核武器的可能性,「這令所有人感到震驚」。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顧問利特溫譴責【圖片報】「將愚蠢的報道帶進了資訊空間」。

烏克蘭外交部發言人蒂克希強調,烏克蘭曾擁有全球第三大核武庫,但自從1994年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後,烏克蘭一直遵守條約規定。

雖然烏克蘭在極力平復歐盟的「核恐慌」,但實際上烏克蘭人對於當年棄核決定,非常後悔。

之前,就有不少烏克蘭議員多次公開要求重新擁核。

連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也曾聲稱對此事感到後悔。

去年4月4日,他在接受愛爾蘭電視台采訪時說,他對當年要求烏克蘭接受「無核化」的行為感到後悔。 「如果基輔仍然擁有核武器,俄烏戰爭可能就不會發生」。

他的意思是:美國好心辦了壞事。

克林頓跟希拉里一樣,都是虛偽到了極點。

他將烏克蘭挨打原因歸咎於棄核,而不說當年烏克蘭棄核是與「中立憲法」同為一體的政策。

所謂「同為一體」是指:

一、烏克蘭銷毀本國所有核武器和運載工具,放棄核威懾能力;

二、烏克蘭制定「中立憲法」,不加入任何軍事聯盟。

三、國際社會視烏克蘭為中立國,為其經濟發展提供援助和良好環境。

然而,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

恰恰是美西方 在烏克蘭棄核之後,有計 劃地引誘它加入 「北約 」,從根本上破壞了烏克蘭「中立憲法 」。

更惡毒的是,美西方只是將「北約」當成誘餌,至今也不接納烏克蘭。

拒絕的理由:

1、擔心歐俄出現戰略安全風險(德國,2008年,在北約布加勒斯特峰會投下否決票)

2、北約不接納與鄰國存在領土爭議的國家(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

3、反對卷入俄烏沖突(現在的匈牙利和斯洛伐克)

但如果美國真的想接納烏克蘭,這些理由還能是理由嗎?

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土耳其不是極力反對嗎?結果怎麽樣,美國用種種手段讓埃爾多安乖乖投下贊成票。

所以說,烏克蘭在美國眼中只是一個「耗材」而已,它既能消耗俄羅斯,又能拖累歐洲,還能幫助某些勢力得到烏克蘭的土地和女人。

但是,最大責任人並不是美國,而是烏克蘭自己。

現在痛心失去核武器,已是悔之晚矣。

澤連斯基也是想瞎了心,這世上誰會給你核武器?還說什麽「我們不會重新制造核武器」,他以為真的可以手搓核彈,一天沒事能搓個十個八個?

揮刀自宮,手術徹底

在國家安全方面,這條約,那條約,都比不上自己擁有核武器。不是嗎?

但烏克人並不這麽認為,他們相信「棄核+中立」就可以讓自己「成為經濟已開發國家」,有一大群烏克蘭知識精英在拼命鼓吹這種思想。

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繼承了176枚洲際導彈,1240枚核彈頭;42架戰略轟炸機,可攜帶336枚核彈頭;還有數百件戰術核武器,成為了全球第三大核武庫。

它的常規軍事綜合力量(戰機、坦克、軍艦等)僅次於美國、俄羅斯、中國,位列全球第四(印度可能不服)

蘇聯14個大軍區當中有3個位於烏克蘭(敖薩德、基輔、喀爾巴阡)

還有黑海艦隊一部份、3個空軍集團軍,全國總兵力近80萬。

烏克蘭還有優越的工農業基礎和地理位置。

但所有大國都不想見到烏克蘭擁有如此龐大的核武器,尤其是美國和俄羅斯。

起初,美國與烏克蘭關系十分冷淡,美國在給獨聯體國家提供經濟援助時,總是將烏克蘭排在最後。

1992年5月,烏克蘭首任總統克拉夫丘克存取白宮,他想跟老布殊商談貿易協定以及西方對烏經濟援助問題。

但美國總統、國務卿、國防部長只願意跟他談論 烏克蘭「令人不安的核武庫」問題。

美國議員在存取基輔時,到處會見那些支持「自宮」的精英們。

美國和歐洲還 在輿論場上制造議題,讓烏克蘭人為擁有核武器而焦慮。

這內外夾擊的宣傳戰術是非常成功的。

至今,網上也有很多人說烏克蘭養不起核武器,就像一戶窮人家庭,你給他一輛勞斯萊斯,他也根本無力負擔保養費。

在當時,很多烏克蘭人就將核武器視為經濟包袱,有長遠考慮的人,會被人視為笑話。

俄羅斯也不希望烏克蘭擁核,葉利欽在1991年就說過: 烏克蘭不應成為一個核國家。

美俄在這個問題上存在共同利益,便聯手向基輔施壓。

美俄的法律依據是戈巴卓夫與美國在1991年簽定的【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

其主要內容是: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境內核武器必須在2000年前完全銷毀。

但烏克蘭憑什麽履行蘇聯的義務?

該條約需要烏克蘭重新審議,可以批準,也可以不批準。

白俄羅斯和哈薩克重新批準了該條約,因為缺乏核工業技術和人才。

但烏克蘭並不缺這些, 烏克蘭國內分成兩派: 擁核派和棄核派。

軍人大多希望保留核武器,至少要有戰略核武器。

而知識分子則主張徹底棄核,以贏得西方信任。

克拉夫丘克他傾向於棄核,但想賣個好價錢,他 同意就此進行談判。

1992年5月23日,烏、美、俄、哈、白在 葡萄牙裏斯本 簽署了關於【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備忘錄。

烏克蘭條件是:

一、得到28-30億美元的援助資金;

二、美俄給予書面保證,不對烏克蘭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

三、西方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用經濟制裁或軍事手段威脅烏克蘭;

四、各方共同保證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受侵犯。

為表誠意,1992年5月6日,烏克蘭將戰術核武器運送到俄羅斯銷毀。

美俄同意烏克蘭只保留46枚戰略核武器。

然而,等烏克蘭戰術核武器運走後,美俄變卦了,畢竟,46枚也是要命的。

1993年1月,美俄單獨簽署【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問烏克蘭是否加入,放棄戰略核武器?

烏克蘭感覺自己受騙了,6月,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以225票支持,15票反對勢透過了【對外政策方向】決議: 宣布烏克蘭核國家,46枚戰略核武器不能再減了。

美國立刻凍結了經濟援助,烏克蘭國內親西方勢力大叫起來。

1994年1月14日,克拉夫丘克在壓力之下與美俄發表【聯合聲明】,承諾將戰略核武器運往俄羅斯銷毀。

3月6日,第一批戰略核彈頭開始運往烏拉爾。

美國只給了烏克蘭1.75億美元,離30億美元相差甚遠。

克拉夫丘克威脅要停止銷毀行程,美國又給了10億美元(核彈頭的鈾原料由美國公司轉化為商用鈾出售後,分給烏克蘭10億美元)

俄羅斯則減免了烏克蘭能源債務,有歷史糾紛的財產也給了烏克蘭,還承諾以優惠價格提供石油和天然氣。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烏克蘭提供15億美元貸款、世界銀行再提供7億美元貸款,鼓勵烏克蘭在「正確」道路上走下去。

1994年7月10日,庫奇馬當選烏克蘭總統,他想保留5--10枚戰略核武器,用以自保。

面對這一變化,美俄不想功虧一簣,自宮手術必須徹底。

美俄透過聯合國安理會成立一個專項基金會,由日本、德國出錢,再給烏克蘭數億美元。

然後五大善人一起出面勸說,庫奇馬不得不改變了強硬立場。

1994年12月5日由「歐洲安會委員會」出面組織,美國總統克林頓、英國首相梅傑、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烏克蘭總統庫奇馬在匈牙利簽署了【布達佩斯協定】

美英俄三國為烏克蘭提供核安全保障,確保其主權和領土完整。

中國和法國沒有參加簽字,也就不存在中法為烏克蘭提供核安全保障的問題。

1996年6月1日,庫奇馬宣布烏克蘭境內已無核武器。

1996年6月28日, 烏克蘭憲法(Конститу́ц я Украї́ни )在最高拉達獲得透過。

憲法遵循於1991年12月1日透過的【基本法】,烏克蘭將保持中立和不結盟的立國原則。

不管烏克蘭人是天真也好,犯傻也罷,但棄核與中立是一體的政策。

當最後一枚戰略核導彈被拆除後, 自宮就徹底完成了。

烏克蘭頓時身輕如燕了,走路沒有障礙了,皮膚也變嫩了。

當烏克蘭以為接下來將練成「民主」神功時,情況卻並不美妙。

想象中的富裕和安全並沒有到來。相反,烏克蘭在2004「橙色革命」之後,卻淪為了歐洲最貧窮的國家。

總統尤先科和總理季莫申科這些人將加入北約當成了國家目標,這是何等的可笑。

烏克蘭領導層和知識精英缺乏遠見,給國家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

經濟困難是一時的,而戰略失誤是永久性的。

2019年2月,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透過憲法修正案,幹脆把烏克蘭加入北約作為基本政策寫入了憲法,成了總統澤連斯基的使命。

於是,一個無核化、中立、不結盟國家,不顧一切地去挑釁一個核大國。

現在才想起核武器的重要性,不覺得可悲嗎?這是多麽痛的領悟。

如果只算經濟賬,當時中國比1991年的烏克蘭窮得多。

但中國人想的是後代子孫,國家未來,那一代人寧可吃苦,也要讓國家腰桿子硬起來。

割地賠款這種事,我們經歷的還少嗎?

沒有兩彈一星,錢賺得再多又如何?等強盜打過來,都是人家的。

看看揮刀自宮烏克蘭現在四處求人的慘狀,就可以知道,那些高喊什麽核武器是經濟負擔、什麽取信於人、什麽「養航母不如養老母」的聲音是何等的愚蠢……

東風快遞,使命必達! 比加入什麽東南西北約管用一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