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十月裏的邊疆紅|桂遼同升一面旗 戍守邊關護家國

2024-10-06軍情
國慶假期,許多人停下忙碌的腳步,享受假日美好時光。而在祖國邊境一線,有這樣一群默默守護的人,他們有的是人民警察,有的是解放軍戰士,有的是普通邊民,他們踏上巡邊路,用衛國戍邊的實際行動向祖國深情告白。
中國陸地邊境線,從遼寧丹東鴨綠江口延伸到廣西東興北侖河口。丹東與東興,是中國僅有的2個具有「沿邊、沿江(河)、沿海」身份的邊境城市,一個在中朝邊境,一個在中越邊境。國慶日之際,廣西東興與遼寧丹東兩地聯動,組織邊境民警、護邊員等一同升國旗、唱國歌,開展警民聯合護邊工作。
10月的遼寧已經進入了深秋時節,氣溫驟降,涼意漸濃。鴨綠江畔,秋風瑟瑟,似乎在等待冬天的到來。而位於祖國南疆的廣西,還是一片綠意盎然。
一大早,在廣西東興市竹山村,防城港邊境管理支隊松柏邊境派出所民警、護邊員在碼頭集合,乘坐快艇出海,前往「海上界碑」處,開展守碑護邊工作。
「今天是國慶日,我們聯合護邊員對1373號到1378號界碑進行巡邏。」10月1日,民警李江南介紹,編號1374號至1378號界碑只有在海水退潮時才會顯露出來,所以在這片海域巡邊護碑,必須要遵循「漲潮出港,退潮前歸港」的規律,否則船只無法靠岸。
民警李江南為1377號界碑描紅 攝影 林姍婷
這5塊特殊的「海上界碑」,因矗立在北侖河入海口而得名。在李江南的同事陳張揚看來,1378號界碑是其中最特殊的一塊:「1378號界碑是中國大陸邊境的最南端,在海水漲潮的時候,也被稱為‘漂浮在海上的界碑’,可以說也是我們海岸線南端的起點。」
距離1378號界碑不遠處,一艘長15米、寬5米的躉船錨定在海面上。船頂,「東興市海上守碑護邊黨支部」的紅色大字十分醒目。
警民聯合在東興市海上守碑護邊黨支部開展守碑護邊工作 攝影 林姍婷
「我們這個黨支部是2020年10月份成立的,是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合力強邊固防的重要組成部份。我們的黨支部成員都是當地的漁民,也是護邊員,主要負責1373號到1378號界碑的巡視工作。」東興市海上守碑護邊黨支部書記蘇世藝介紹,支部成立以來,黨員們除了透過開展海上治安巡邏和海上矛盾協調工作外,還會非週期性向生蠔養殖戶傳授海產養殖技術、釋出致富資訊等,黨支部成為了漁民的「致富資訊中心」。
「目前我們整個海面養殖有1500張蠔排,我們每一張蠔排就是一個‘哨所’,一個蠔民就是一個‘哨兵’。我們作為護邊員,平時出來養蠔看蠔的時候也是在巡視邊境,在巡視邊境的時候也是在看護我們的蠔,這是相輔相成的。」蘇世藝說,把黨組織建到海上一線負責生產的漁民隊伍當中,對推進黨政軍警民融合和興邊富民、守海固邊具有積極作用。
莫道關山阻且遠,萬裏盡是守邊人。與廣西東興市相隔萬裏的遼寧丹東市,位於鴨綠江畔,是中國最大的邊境城市,與北韓新義州隔江相望。鴨綠江是中朝兩國的界河,這裏設有江海分界線標誌。
晨曦初照,丹東邊境管理支隊合作區邊境管理大隊新興邊境派出所民警與駐地解放軍邊防部隊、護邊員開展「軍警民」聯合巡邊行動,確保國慶假期邊境轄區安全穩定。
在遼寧省丹東市鴨綠江畔,「軍警民」聯合開展巡邊行動 供圖 丹東市邊海防委員會辦公室
「我在邊境線上巡邏已經達到7年之久,日常主要是預防海上的走私、邊境線上的偷渡,以確保國家安全。越是在節日期間,我們的工作越繁重。」民警魏海明說。
「鴨綠江口江海分界線由三處地理座標確定,第一、第二號界樁在北韓境內,第三號界樁在我們丹東的東港,三個界樁的連線就是江海分界線。」解放軍駐丹東某部戰士李奉強介紹,「江海分界3」標誌,既是中國陸地邊界線的零起點,也是中國大陸海岸線的北起點。
護界碑、守國境、固邊防,為維護國家安全和邊關穩定,在邊境一線,黨政軍警民聯防聯控,護邊員成為移動的「紅色堡壘」。「我是一名邊民,參與護碑守邊工作已經4年了,主要是負責邊境巡邏,同時協助有關部門對邊境出現的特殊情況進行處理。守好祖國疆土,才能守護好我們的家人。」護邊員張恩國說。
「請祖國放心,衛國戍邊有我!」從中越邊界的北侖河口到中朝邊界的鴨綠江口,從廣西東興到遼寧丹東,一代代守邊人紮根邊疆,用堅守築牢邊境的安穩,把「愛國情」印在邊境線上。
來源:中央廣電總台國際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