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是「王牌」。
誰都不願使用,但都必須重視。
10月23日,美國國防情報局,釋出了2024年核武器報告:
「從獲得的最新情報來看,中國核武庫的家底,可能早已遠超西方的預料。」
要知道,DIA可是美國最重要的軍事情報機構之一。
每一份報告,都經過嚴密分析。
1949年,蘇聯首次核試驗成功時,美國情報界同樣感到震驚。
當時的評估認為, 蘇聯至少還需要5年時間,結果現實給了他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現在的情況與當年有些相似:
中國的戰略力量,再次超出西方預期。
這說明在戰略力量評估上,美國情報界似乎有「低估對手」的傳統。
冷戰時期,美蘇之間的核平衡維持平衡。
今天, 隨著中國發展,這種平衡可能正在向「三足鼎立」演變。
在核時代,大國關系已不是簡單的輸贏邏輯。
從「小核」到「大國角色」
1964年,中國成功研制出第一顆原子彈時,核彈頭數量僅為個位數。
1969年,中蘇珍寶島沖突,中國僅有極少量核武器;
到80年代末,仍不足200枚,與美蘇動輒幾萬枚的核武庫形成鮮明對比。
這其實是,中國長期奉行的「最低核威懾」戰略。
然而,近期發展令世界震驚。
美國國防情報局(DIA)最新評估顯示,中國核彈頭數量已達500枚。
這一數碼遠超預期。
要知道,就在2020年,DIA還預測中國要到2030年,才能達到400枚。
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令美國「非常頭疼」的核大國。
美方承認,嚴重低估了中國的核發展速度,這種誤判令人深思。
例如, 他們曾認為中國的核材料產能會成為限制因素,但實際發展完全突破了這一判斷。
這也暴露出,美國情報系統在這一領域的明顯短板。
美國國防情報局(DIA)最新評估令人震撼:
預計到2030年,中國可部署核彈頭數量將突破1000枚。
這一數碼的分量不言自明——
目前,美國現役部署核彈頭約1550枚,俄羅斯約1420枚。
中國正以驚人速度,邁入核武器頂尖行列。
2024年9月25日,中國火箭軍完成了12000公裏的洲際導彈試射,創造了人類導彈試射最遠紀錄。
從中國任何發射陣地,發射的導彈。
都能覆蓋,從阿拉斯加到佛羅裏達的整個美國。
相比之下,1981年中國首次洲際導彈試射時,射程僅為8000公裏。
裝備的代際更新速度,同樣驚人。
東風-41洲際導彈能攜帶10枚分導核彈頭,射程達14000公裏。
機動性強,生存能力高。
094A型核潛艇配備巨浪-2導彈,極大增強了中國的海基核威懾能力。
轟-6N戰略轟炸機,說明中國空基核力量的重要突破。
美國正面臨雙重挑戰
作為傳統核超級大國,美國正面臨雙重挑戰:
一方面,中國核力量快速增長帶來戰略壓力。
中國,正在建設與其大國地位相稱的核力量體系。
另一方面,美國自身核力量更新換代進展緩慢,部份設施和裝備已顯老化。
上世紀60-70年代。
在核軍備競賽最激烈時期。
美國在蒙大拿、懷俄明、北達科他等州修建了450個民兵洲際導彈發射井。
這些設施,曾是美國核威懾的中堅力量。
但半個世紀過去,它們的戰略價值正在被侵蝕。
兩個致命弱點。
首先是位置暴露問題。
這些發射井的地理座標, 在冷戰時期就已被蘇聯偵察衛星掌握,現在更是「公開的秘密」。
隨著衛星技術的進步。
這些固定設施的每一處細節,都可能被精確定位。
即便是地下發射井的具體深度、結構特征,也難逃現代偵察手段的探測。
核打擊精度的提升,更加劇了這一問題。
以東風-41為例,其彈道末段精度可達到數十米級別,這與冷戰時期動輒數公裏的圓概率誤差形成鮮明對比。
即便是深埋地下的發射井,也很難在精確打擊面前幸存。
更嚴峻的是裝備老化問題。
舉個例子:
目前服役的民兵-3洲際導彈。
最早的一批裝備於1970年,已經服役超過50年。
雖然期間進行過多次改進,但其基本設計理念仍停留在上世紀60年代。
B-52轟炸機更是「高齡」。
最早的一批於1961年服役,距今已逾60年。
雖然陸續有更新計劃,但進展緩慢。
例如,新一代哥倫比亞級核潛艇,要到2030年,才能首艦服役。
1980年,在阿肯色州發生的「巨人-2」導彈事故。
一名維修人員失手掉落的扳手,導致燃料箱破裂,最終引發爆炸。
這起事故,暴露出老化導彈系統的脆弱性。
而今天,類似的維護風險只會更高。
更令人擔憂的是,核力量的妥善率問題。
美軍內部評估顯示,相當一部份發射井的技術狀態難以保證。
簡單說,在真正需要時,並非所有導彈都能可靠發射。
這種不確定性,嚴重削弱了核威懾的可信度。
如果不能加快更新換代。
這個曾經最可靠的核威懾力量,可能會逐漸成為戰略格局中的薄弱環節。
中國的核力量
與美國,依賴固定發射井不同。
中國,選擇了移動式發射車(TEL)作為核力量的重要支柱。
這種選擇源於深刻的歷史教訓:
1991年,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的固定導彈設施,在戰爭首日就遭到精確打擊。
機動發射車,卻能不斷改變位置。
大大提高生存概率。
具體來說, 東風-41這樣的機動洲際導彈系統,可以在崎嶇山地、密林、隧道中快速機動。
可以,隨時出現在預料之外的位置發射。
中國的公路和鐵路系統經過數十年建設,已形成龐大網絡。
這為戰略導彈的機動,提供了理想環境。
美方情報顯示, 東風-26中程導彈正在批次生產,其5000公裏的射程覆蓋了整個西太平洋。
它既能攜帶常規彈頭。
也能裝載新一代戰術核彈頭,爆炸當量在數千噸到數萬噸之間可調。
1996年,台海危機時,中國的核打擊能力主要限於戰略層面。
但現在, 東風-26,中國在戰術核層面也具備了精確打擊能力。
美軍航母戰鬥群,過去依靠其強大的機動性來規避威脅。
但面對射程5000公裏的核常兼備導彈。
這種優勢正在消失。
就連關島,這樣遠離大陸的軍事基地,也落入了東風-26的打擊範圍。
技術層面的突破同樣驚人。
東風-26采用固體燃料發動機,反應時間短,可以在10分鐘內完成發射準備。
運用慣性和衛星導航,末段精度達到十米級別。
中國繼美國之後,成功掌握了中段反導技術。
要知道,中段反導被認為是「打導彈最難的階段」。
因為目標在外太空高速飛行,攔截視窗極小。
傳統理論認為, 核威懾的基礎是確保「第二次打擊能力」——即使遭受首輪核打擊後,仍能實施有效反擊。
而反導系統的存在,增加了這一過程的不確定性。
美國防情報局(DIA)承認,在可能的核交鋒中,他們不再確信能夠取得勝利。
美國焦慮了?
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時,美國擁有超過3萬枚核彈頭;
1972年尼克遜訪華時,這個數碼仍在2萬以上。
即便在如此懸殊的差距下。
中國依然保持了戰略定力,沒有陷入「核恐慌」。
核武器首先是威懾工具,而非實戰武器。
如今,當中國核力量開始接近美國水平時。
反倒是美方,表現出明顯的焦慮。
美國在亞太的常規軍事優勢正在消退,中國的非常規軍事能力(如反衛星、網絡戰等)不斷提升。
美國的危機感很大程度上,來自其對「必須保持絕對軍事優勢」的執念。
這其實是冷戰時期的「陳舊思維」。
當時,美國確實依靠絕對軍事優勢維持了全球霸權。
但今天的世界,已經發生深刻變化。
單極世界格局不復存在。
如果美國能夠接受一個更加平等的國際秩序,摒棄「非敵即友「的二元對立思維。
當前的「危險處境」,就會轉化為穩定均衡的新常態。
美國是軍事老人,夕陽西下;
中國是青壯年,旭日東升。
只要美國放下與中國開戰的想法,就會重拾安全感,所以危不危險,就在一念之間。
正如古巴導彈危機教會我們的:
在核時代,誤判的代價可能是災難性的。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但更重要的是,避免「百戰」真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