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官方媒體公開了一組運20生產線的影片和照片。從畫面可以看出,運20的生產線采用了「脈動」生產模式進行流水線組裝,展現了全球頂尖的制造水平。與之前一些畫面不同的是,這次的生產線上出現了一套名為「個人外骨骼」的高端器材。據悉,這種個人外骨骼器材早在兩年前便已開始小範圍推廣套用,不僅用於保障工廠的生產線,還覆蓋了聯勤單位、物資保障分隊、炮兵部隊和衛生部隊等。對於這些後勤保障和生產單位而言,搬運重物是迫切需求,而個人外骨骼的普及顯著減輕了他們的工作負擔。
中國在個人外骨骼的研發方面取得了相當先進的成果,並且其普及程度也非常廣泛,總體上領先西方國家一代。相比之下,西方國家的類似產品更註重宣傳效果,常常透過大量影片演示和PPT展示,偶爾也會有一些現場操作影片,給人一種技術先進的錯覺。然而,實際上無論是產量、效能,還是套用範圍,都無法與中國的同類產品相提並論。尤其是美國,在這一領域顯得格外謹慎,幾乎不敢輕易投入使用。以生產企業為例,美國的軍工復合體很難在本土企業中推廣這類器材。的確,這些器材能夠顯著減輕工人身體負擔,無論在提升工作效率還是改善健康狀況方面都有明顯的好處。然而,這類器材價格高昂,一套需要4到7萬美元,且在采購之前,工廠必須首先鋪設相關的充電和供能器材,還需要廠商派出技術團隊,培訓工人如何正確操作和使用這些外骨骼器材。
在解決了采購、器材安裝以及穿戴培訓之後,個人外骨骼系統還需要每天的保養和定期維護,這無疑又增加了一筆額外的經濟負擔。經過簡單計算就可以發現,中美兩國的軍工企業實際上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中國更加註重如何提升工人的工作效率,而美國則在成本控制的框架下,盡量避免引入新的器材。如果遇到需要搬運大型物件的情況,美國通常選擇讓更多人協作或增加搬運頻率。這種思維不僅在生產工廠中得到體現,在軍隊中也表現出不同的方式。以炮兵部隊為例,解放軍的炮兵早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進行個人外骨骼的試裝和普及。對於一枚重達40至50公斤的155毫米榴彈炮炮彈來說,剛開始時,炮兵在搬運和裝填過程中可能不會感到太大壓力,但當進入高速射擊模式時,真正考驗的就是炮兵部隊的體能極限。
事實上,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類似的情景在未來只會愈加頻繁。當前,中國不僅在推進產業擴張和技術升級,更加註重時代的創新。雖然目前個人外骨骼的投入在效率和成本上難以形成正比,但這僅僅是先進技術處於發展初期時所需的產品投入和周期積累。一旦技術成熟,它將逐步替代現有的模式,並且能夠支持更大更重的器材生產和組裝,這與未來的發展方向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