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交媒體流傳的最新衛星照片顯示,被認為是位於中國新疆境內的某座解放軍飛艇基地旁邊,出現了一個125米×50米的支架,按照外界說法稱,這個碩大的支架將用來轉移飛艇。需要強調的是,作為浮空器的一種,被廣泛套用於軍民領域的飛艇,本不應該引來這麽多的關註。然而美媒卻樂此不疲,例如CNN、「驅動」網站等,至於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美空軍曾在中國飛艇上「栽過跟頭」。
所謂浮空器,是指利用輕於空氣的氣體來提供升力的航空器,除了飛艇外,還包括系留氣球與熱氣球,在軍事領域內,飛艇與系留氣球套用較為廣泛。依據結構材質的不同,飛艇可分為三類,一是軟式飛艇,這類飛艇依靠內部氣囊的氣體壓力來維持外部形狀與結構完整。二是半硬式飛艇,相比軟式飛艇,此型飛艇氣囊內部因裝有固定龍骨等支撐物。
因此可以用來安裝吊籃,穩定翼和操縱面等元件。三是硬式飛艇,具有結構性骨架,可以用來維持飛艇外部形狀並攜行吊籃,發動機等各式載荷,大名鼎鼎的「齊柏林飛艇」就是屬於這類飛艇。飛艇雖是以空氣靜力升空,但其在空中進行運動時,仍需舵與推進器相互協助。
綜合近年來多國發展及實踐經驗來看,飛艇相較飛機或直升機在載重方面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例如其很少受到所載貨物形狀及尺寸的影響,可以攜載諸如大型雷達天線這種特殊載荷。其次是隨著可燃易爆的氫氣被惰性氣體氦氣所取代後,使得飛艇的安全性相比以前也有著較大提高。
另外就是新型材料的運用,例如復合材料、玻璃纖維,讓飛艇具備雷達反射面積較小,不易於被探測到等特征。得益於這些優勢,對此有說法稱,飛艇將在早期預警、高空偵察、情報收集、指揮控制、通訊中繼及戰術戰略運輸等軍事領域有著廣闊的運用前景。特別是在早期預警上,飛艇就被多國青睞,至於原因則為飛艇具備預警功能強,偵察視野廣等優點。
早在2022年年末,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近日在菲律賓蘇比克灣附近的南海上空發現了平流層飛艇。盡管【南華早報】在報道中並沒有提及這艘平流層飛艇的歸屬者,但據美國「驅動」網站「戰爭地帶」專欄說法稱,這艘平流層飛艇與中國研制的「天恒」號飛艇極為相似,猜測其是被用來監控南海島礁或偵察美軍基地。
在2023年2月,隨著數張有關中國民用氣象飛艇因「不可抗力」因素誤入北美大陸的照片被見諸網絡後,立馬讓美國政府感到惱火,至於早就清楚此事的美空軍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原因系當被問及為何不擊落這艘中國民用氣象飛艇時,美空軍給出的說法是「因其不具備威脅,故不準備予以擊落」。
美空軍如此表態,讓美國政壇及民眾聞訊後暴跳如雷,於是壓力也就給到了美空軍的身上。眼看情況不對,美空軍於是在有關照片被釋出後的第四天,即2023年2月4日。派出一架攜帶AIM-9X「響尾蛇」近距格鬥空空導彈的F-22隱身戰鬥機,才將這艘中國民用氣象飛艇給擊落。也是在此之後,美國國內便對中國飛艇給予了更高關註。
例如美國CNN與「驅動」網站就曾密集報道過文章開頭談到的這處解放軍飛艇基地。按照「驅動」網站「戰爭地帶」專欄的說法稱,這處飛艇基地原本長350.5米、寬137.16米、如此尺寸足以將尼米茲級核航母容納其中。然而最新衛星照片顯示,這處解放軍飛艇基地又得到了擴建,使得總長度達到了罕見的441.9米。
即使是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德國「興登堡」號飛艇,在中國巨型飛艇面前恐怕也只是個「弟弟」。如果國產新型巨型飛艇的體量真的達到了400米級,那麽整體尺寸已經超過美國艦長330米級別的超級核動力航母。
對此「驅動」網站「戰爭地帶」專欄猜測稱,新擴建的飛艇基地,可以容納尺寸更為龐大的新型飛艇,這些飛艇在航程、載重等方面有著卓越表現,可以攜載更多的傳感器、通訊器材等,能夠在特定空域內進行長時間執行。另外該網站認為,這些飛艇除了能夠在高空偵察、早期預警等任務上發揮效用外,解放軍還會將其打造成機載彈藥與若幹無人機的「發射平台」,總而言之,對於美國來說就是一個威脅。
饒有趣味的是,在談及軍用飛艇時,中國則較為隱晦,除了2015年成功放飛的「圓夢」號飛艇被官方稱為是「首個軍民通用新型臨近空間平台」外,就很少看到此類表述。「圓夢」號飛艇由北京南江空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研制,飛行高度約2萬米,體積近18000立方米。按照官方說法稱,這型飛艇「軍用價值極高」,所以便被美媒經常拿來說事。
除了較為古早的「圓夢」號飛艇外,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研制的「祥雲」AS700載人飛艇,也較為引人註目,它的不同之處在於可以載員9人。盡管已經被明確套用於觀光旅遊,但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真將其打造成一艘可以攜帶機載彈藥和若幹無人機的發射平台的話,也不是說不可以,主要就在於解放軍是否有相關需求。
中國在平流層飛艇的技術研究上已經領先全球。隨著飛艇基地的擴建完畢及移動支架的出現,意味著這處解放軍飛艇基地也將會迎來一批嶄新的巨型飛艇,中國飛艇技術將達到世界一流,讓我們也走在了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