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蘇聯一共建了9艘航母,解體後,俄羅斯只分了1艘,剩下8艘去哪了

2024-10-17軍情

二戰後,美蘇進入冷戰時期。

所謂的「冷戰」,就是軍備競賽,用實力碾壓對方。

當時美蘇不僅在航空、航天領域,展開了長足的競爭,促進了人造衛星,載人飛船,甚至還有登月科技等的發展。

在海軍領域,美蘇的角逐也十分激烈,其中航母的建造,便是競爭的標誌元素之一。

上世紀80年代,在冷戰進行到最激烈之際,蘇聯的航母建造達到了歷史巔峰,共有9艘。

這9艘中,有4艘為「基輔級」,分別為:基輔號、明斯克號、新羅西斯克號和巴庫號;其余5艘為「庫茲涅佐夫級」。

與庫茲涅佐夫級相比,4艘基輔級戰艦,嚴格意義上並不能稱之為航母。

其甲板較短,無法進行戰鬥機升降,最多只能看作能夠起降直升機的大型巡洋艦,主要用於反潛和艦隊空中掩護。

蘇聯「基輔級」航母的歸屬

而「庫茲涅佐夫級」,則是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具備遠洋作戰能力,並能起降蘇-33等大型戰鬥機。

相關資料顯示,當時蘇聯共建造了5艘庫茲涅佐夫級航母,其中包括「庫茲涅佐夫」號和「瓦良格」號。

1991年蘇聯解體,當時蘇聯規劃的一些航母還沒有建設完成,因經濟困境和維護問題,最後蘇聯只保留了一艘「庫茲涅佐夫」號航母。

其余的有的被賣掉了,有的被拆解了,結局都不太好。反而是賣給中國和印度的2艘航母,反而算作是最好的結局了。

接下來,文史君為大家梳理下這些航母的最終走向。

·「基輔號」

基輔號是1143型航母首艦,1972年下水,1977年服役蘇聯海軍。

蘇聯解體後,該航母被俄羅斯繼承,但其因經濟低迷,俄軍無力再對其進行維護和改造,於1993年將其退役。

基輔號退役後,後來被賣給中國商人,將其改造為一個主題公園,漂浮在海上的「航母酒店」。

·「明斯克號」

明斯克號是蘇聯1143型航母的二號艦,1978年服役,1992年就退役了,同樣是俄羅斯繼承了該航母。

後因經濟問題賣給了南韓大宇集團,後1998年南韓又轉手賣給了中國,之後被改造成軍事主題公園,也就是如今位於深圳鹽田區沙頭角的明思克航母世界。

·「新羅西斯克號」

新羅西斯克號蘇聯1143型的三號艦,於1978年下水,1982年服役於蘇聯太平洋艦隊。

蘇聯解體後,也被劃分給俄羅斯。後於1993年該艦退役,幾千萬美元被賣給了南韓。

南韓收到該艦後,評估後認為改造升級的空間不大,且改造費用還十分昂貴,最後直接將其拆解為了廢鐵。

·「巴庫號」

巴庫號是蘇聯「基輔級」航母的第四艘,該航母於1987年服役,蘇聯解體後,被俄羅斯所得。

後由於俄羅斯經費不足,對其維護不佳,該航母1994年發生了鍋爐爆炸。修繕後,又服役了一年,此後一直被束之高閣。

2004年,俄羅斯以1美元的價格賣給了印度,此後印度對其進行了修繕和改造。

據相關資料顯示,印度前後花了29億美元對其進行了改造,20年後才進行下水,加上期間的維護費,高達100億美元。

蘇聯「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的歸屬

蘇聯「庫茲涅佐夫級」航母共有5艘,其中2艘較小,分別為「加利寧格勒號」和「莫斯科號」。

這兩艘航母,最終也是被俄羅斯繼承,其最終命運也與大俄繼承的「基輔級」航母命運一樣,因經濟問題,大俄最終將其拆解了。

五艘中另外兩艘,「烏裏揚諾夫斯克號」和「瓦良格號」被烏克蘭繼承。

其中,「烏裏揚諾夫斯克號」大有來頭,是蘇聯時期打造的唯一一艘核動力航母,但烏克蘭繼承時,還沒有完工。

烏克蘭繼承後,也因經濟問題無力對其進行繼續建造,最後在美國的忽悠下以廢鐵的價格賣給了美國。

到了美國後,也不知道美國如何處置了,至今仍無下落。

烏克蘭另外一艘「瓦良格號」,當時也是半成品,完成度為68%。後來也是因為經濟問題和技術問題,有意將其出售。

當時中國聽說後,以商人的身份購買了「瓦良格號」,資料顯示,中國於1999年完成購買。

但在運回國內的過程中,遭到了美西方國家的阻攔,最終在海上漂泊了3年,才於2002年回到中國。

關於中國購買「瓦良格號」的過程,文史君在文章【遼寧號航母前身「瓦良格號」,前後花費1.2億美元,在海上漂泊了3年】中曾有解讀,感興趣的讀者可以搜尋以上標題閱讀。

2002年瓦良格號回國後,一直停泊在大連港,供人們遊覽、參觀。

直到2005年4月26日,才開始由中國海軍繼續對其進行完善和建造,經過7年時光錘煉,最終於2012年9月25日交付海軍。

這便是中國歷史上第一艘航母「遼寧艦」。

也正因如此開啟了中國航母時代,緊接著山東艦、福建艦相繼下水,提升了中國海軍實力。

還有最後一艘「庫茲涅佐夫號」,被俄羅斯繼承,也是如今俄羅斯唯一的航母。

庫茲涅佐夫號始建於1982年,1985年下水,其規模相當宏大,在當時可謂是重量級的存在。

數據顯示,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飛行甲板長達304.5米,寬75米,可搭載約40架各種類別的飛機,包括蘇-33戰鬥機、卡-27反潛直升機等,作戰能力極強。

正因如此,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航母後,在巨大的經濟壓力面前,還是努力保留了這一艘,也是唯一的一艘。

後來,敘利亞戰爭期間,「庫茲涅佐夫號」曾被派遣到地中海執行任務,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但庫茲涅佐夫號也因多次執行任務,動力系統和飛行甲板都出現了嚴重的損壞,2017年俄羅斯對其進行了較大規模的維修和升級。

但沒多久,2年後的2019年12月,「庫茲涅佐夫號」應該是因路線老化的問題,突然起火,對其造成了巨大的損傷。

事後,庫茲涅佐夫號又進入了維修廠進行維修,直到2024年這艘飽經滄桑的航母才繼續重返海洋,成為大俄海軍的最後支柱。

讀者們,關於「蘇聯解體後9艘航母的結局」,大家怎麽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分享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