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已經發展到什麽程度?殲-20的迅速崛起、「炸街」般的殲-10佇列登場畫面,還有各種「大象漫步」展示出的威武之氣,讓我們不禁感嘆:中國空軍是否已經一躍成為全球頂級?可這麽說吧,雖然我們戰術空軍的成長讓人熱血沸騰,但如果把目光放到戰略空軍層面,你會發現,還有不少地方需要繼續「補課」,更別提全球霸權級空軍這樣的高階目標了。
那麽,今天我們不妨聊聊中國空軍,細數有哪些亮眼的成績單,又在哪些地方暴露了「成長中的煩惱」,看看幕後到底藏著哪些值得關註的門道。
首先,必須給咱們的戰術空軍點個大大的贊。單說殲-10系列戰鬥機,誰看了不說「硬氣」?截至目前,中國空軍殲-10家族的總數量已經超過600架,其中就屬殲-10C最為搶眼,單是這一型號的數量就已突破230架。而殲-10C的特點是什麽呢?先進的航電系統、強大的對空和對地能力,這讓它在現代戰場上變得尤為靈活。在對區域空域進行壓制任務時,它幾乎無可挑剔。
當然,如果光有殲-10還遠遠不夠,這支「空中鐵軍」的進階,還得看殲-11B、殲-16等主力戰機的表現。兩者加起來,總數接近580架。如果算上另一些從俄羅斯引進的蘇-30型戰機(97架)和蘇-35(24架),整個中國空軍的「三代機」,也就是當今絕大多數主力戰機的總量,基本穩定在1500架的驚人規模上。
不過「扛把子」還得說是殲-20!2024年,它數量爆發式增加,新增70多架,總量已達到195架。這已經是四代機領域實打實的一個裏程碑了。簡單點說,殲-20象征了中國隱身戰鬥機的技術成熟,也標誌著我們邁向了現代化空軍裝備的更高標準。從擅長打「局部空戰」到執行更高難度任務,殲-20的迅猛發展讓中國空軍的區域優勢更進一步。
說到這兒,確實讓人心潮澎湃,不免想象一幅藍天白雲下機群呼嘯而過的畫面。但停下來一捋,還得冷靜思考,這些戰術空軍的「肌肉秀」距離美國的戰略空天一體化體系到底還有多遠?
再厲害的戰鬥機,也得靠加油機和預警機指揮、支持,對不?但在這一領域,中國暫時還沒辦法拍著胸脯說穩了。
先看加油機,作為未來空戰的重要加持武器,運油-20是中國自主研發的首款加油機,表現不可不謂出色。截至2024年,這款機型的總數已突破20架,而這短時間內的增長速度確實厲害,目前也已經能對殲-20、殲-10等戰鬥機進行空中加油,從而顯著延長它們的作戰半徑。可問題是,美國的囤貨量有多嚇人?單是美軍現役的加油機就達508架,這之間的差距一目了然。這意味著,中國想要在真正的大規模對抗中建立優勢,光靠這20來架還遠遠不夠。
再說空警-500預警機,這玩意兒相當於空戰中的「眼睛」和「指揮所」。目前,中國的空警-500台數已經超過30架,而在一場大規模局部沖突中,它和三代、四代戰機的協同,可以把空地一體的作戰效率大幅提高。雖然在實際使用中「夠用」是夠用了,但和美軍的「數百架艦載、空基預警一體化」相比,這個「眼睛」確實還有加強的空間。
另外,不能不提一個老戰機——殲-7E。雖然它已經是國內二代機中的「化石級」選手,但2024年,它還參與了「大象漫步」的佇列訓練,繼續為新飛行員的培養貢獻老將余熱。不難看出,現代化過程中這種新老裝備並存的現象,短期內恐怕還是會繼續存在。畢竟,培養人才的速度,某種意義上比研制新戰機還要慢。
要提升戰略空軍,戰略轟炸機和運輸機可是繞不開的主題。可正是這塊關鍵領域,給中國空軍補了一課。
翻開轟炸機的數據:殲轟-7系列240架,轟-6系列200架。看上去不算少,但對比美國的B-52、B-1B以及即將服役的B-21隱身轟炸機後,還是能清楚地感受到中國在這方面的代差問題。轟-6的航程和打擊範圍主要適用於區域策略,也就是「亞太地區」,說得直白一點,當前還不會對「全球打擊」起到實質性作用。
再看運輸機。運-20的出現確實讓人眼前一亮,更別提還有「油運二合一」的運油-20。如今,它們的總量也突破了100架,加上逐步服役的新機型,戰略物資的投送已經從「有沒有」向「能不能承擔更多工」轉變。然而,無論從總量還是運輸效率上看,與美軍的C-17運輸機相比,還是顯得捉襟見肘。歸根結底,無論作戰人員的投放,還是應急物資的空中運輸,當前都只能說是及格,但談完美還為時過早。
當然,不能不提2024年畫風一轉、驚艷亮相的殲-35。在未來,它的定位是隱身艦載機,直接服務於中國航母作戰體系,可以說是「為未來而生」。作為一款新銳機型,殲-35肩負了中國海軍航空兵邁向新台階的重任,但凡事都有個過程,量產預計要等到2025年以後。
這也意味著,盡管目前它讓世人看到了中國在艦載戰鬥機領域的創造力和工業潛力,但要形成戰鬥力,還需要時間。
說到底,中國空軍的短板和不足,並不是「捏軟柿子」,而是不可忽視的發展階段問題。比如美軍的戰略轟炸機和加油機數量常常以百來計,這種絕對優勢來自數十年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追平的。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空軍「低人一等」。如果放到亞太地區橫向對比,殲-20、殲-16等機型數量的爆發,以及不斷完善的作戰體系,早已讓中國具備了區域內的重要優勢。
當然,真正邁向全球化空軍,還得看咱們能否補齊這些戰略空軍的短板。從整個航空體系建設來說,「多一些儲備機,少一些飯後茶話」總歸是好事兒。畢竟,只有全體系的建設才能撐起未來空戰的天際。
中國空軍的道路永遠沒有盡頭,未來該補短的補短,該增強的增強,一切都不能落下。這一路風雨兼程,到底能走多遠,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份,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