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報道稱,美國不久前提出了一項將在西太平洋秘密測試的專案,旨在破壞未來解放軍可能發動的台海兩棲登陸作戰行動。
而該計劃用到的主要裝備正是相對廉價的無人機,為此五角大廈還特意向相關軍火承包商,提出采購大規模量產廉價無人機的招標方案,這一訊息同時得到了美國海軍協會網站的證實。
而美國將該計劃命名為「地獄景觀」,可見其對這一手段威懾能力的期望。
雖然這個名字足夠唬人,但實際依舊是並不新鮮的蜂群無人機飽和攻擊概念,其實早在2016年,美國就第一次提出了小型無人機的飛行規劃,其中就提到了蜂群編組,集群作戰等概念。
只是當時軍事化無人機的發展套用,依然還主要側重在偵查、運輸以及定點攻擊等方面,而且大型的遠端無人機也只適合單打獨鬥,如果用於發動蜂群式的飽和攻擊也必然需要考慮成本問題。
但是隨著之後小型無人機在實戰中被逐漸發掘出更多可行的戰例,這一戰術的可行性也逐漸被重視。
比如在2018年,敘利亞的武裝分子,使用了十多架小型無人機組成的蜂群,向駐敘俄軍的兩處基地發起攻擊。
雖然基本被攔截或擊落,但卻是無人機蜂群作戰的首個實戰案例,甚至展現了極具顛覆性的戰略價值。
2019年,也門胡塞武裝又利用約10架無人機襲擊了沙特的油田,一度令其十分頭疼。
同年年底,美國的軍事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有關無人機群撬動核武器地位的文章,將蜂群無人機的攻擊能力和威懾力與核武器等同,並設想了微型無人攻擊群在戰場上摧毀坦克等大型武器裝備的可能性。
而且相比於核彈因為有輻射危害,不可能隨意使用的情況,無人蜂群更具有實戰可行性。
不過當時對此戰術最大的質疑,就是蜂群無人機的攻擊效能,畢竟一般的小型無人機能夠攜帶的彈藥量也就幾十克到幾百克,稍大一點的無人機載彈量最大也就幾十公斤,和核彈的威力完全不能相比。
無人機真的能夠取代核彈嗎?威脅程度確實正在飆升!那我們是否有應對之策呢?
就在美國研究人員於2019年提出無人機集群作戰,可能挑戰核武器的地位之後。
2020年的納卡沖突中,阿塞拜疆正是合理利用了無人機蜂群助戰,將火力偵查與目標指引以及實際打擊融為一體,不僅實際承擔了超過75%的攻擊任務,而且還成功的摧毀了對方眾多的遠端火箭炮和防空系統,不說堪比核彈,至少在實際作戰效果上已經匹敵了導彈。
至於後來爆發的俄烏大規模沖突,更是出現了無人機滿天飛的場面,各種型號和級別,以及各種功能的無人機,不僅實作了對人員和固定工事,良好的攻擊效果,更讓一些傳統優勢武器裝備面臨不斷折損的尷尬。
比如美國援助給烏克蘭的彈簧刀系列無人機,就是一種可針對坦克等戰術車輛的攻擊性自殺無人機,是無人機與制導炸彈的結合體,又被稱為巡飛彈。
雖然它攻擊距離只有10公裏左右,但是依然讓俄羅斯的裝甲車輛受到了嚴重的破壞。
而最新的彈簧刀600更是能夠實作40公裏的最大航程和40分鐘的巡航時間,再配合高效能的紅外光電傳感器,以及導航系統,能夠最大程度的實作超視距精確攻擊效果。
當然像俄羅斯也有類似的相應武器,透過蜂群作戰也一度讓德國等方面援助給烏克蘭的豹2坦克,也遭遇了被不斷擊毀的命運。
雖然這些戰例,頂多也只能說明無人機的蜂群作戰堪比導彈的戰術意義,但其實在一些特殊的作戰環境下,無人機的效能或許真的會超越導彈。
比如針對防空力量有限的海軍艦隊,包括航母編隊,它們即使再強也無法實作無限的防空,特別是面對廉價的飽和式攻擊。
不過相較於導彈無差別攻擊的威力,無人機的蜂群作戰,應對措施顯然更多。
比如去年播放的海軍專題片中,還曾披露過我軍遭遇26架次外軍艦載無人機的攻擊威脅,最終在山東艦航母進入戰備狀態的情況下,將其逼退。
當然對此,中國也還有其它應對措施,比如在具體的應對武器上,我海軍除了近防炮等密集陣武器,還有激光武器、微波武器以及電磁脈沖幹擾攔截等方式。而且,我軍在無人機這方面的攻擊能力和戰術一點不比美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