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匕首導彈被擊落後對東風導彈的啟示:武統台島是否過度依賴導彈?
說到「高超音速導彈」這個詞,估計很多人都會條件反射般地腦補出一種無法阻擋、摧枯拉朽的戰爭神器,像是科幻大片裏的激光炮,一發下去整個戰場都得改地圖。然而前不久烏克蘭成功攔截了俄羅斯標榜為「不可能被防禦」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這可算是在國際軍事圈掀起了一陣小龍卷。大家一邊吃瓜一邊議論紛紛:「這不是號稱能打破任何防空系統嗎?怎麽這麽輕易就栽了?」連我當時也忍不住心裏嘀咕,「真的假的?是不是俄方宣傳誇大了還是烏軍走了狗屎運?」
這種看似偶然卻意味深長的小插曲,乍聽起來跟中國沒啥關系,但仔細琢磨,就不得不讓人想到另一個問題——如果未來大陸真要動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會不會在一定程度上過於倚重類似的高精尖裝備,比如我們家喻戶曉(當然也是敵方膽寒)的東風系列呢?想來這是個繞不過的話題,因為現代戰爭嘛,說白了就是拼技術、拼速度,而東風正是我們手裏的「王牌」。可現在看來,即便是王牌,也未必真的無懈可擊,對吧?
別急,我們先從頭聊起。所謂高超音速導彈,它厲害在哪兒呢?簡單來說,就是又快又難打。飛行速度超過5倍音速,那叫一個刷刷帶勁兒;而且還會各種機動變軌,你以為它往北跑,其實下一秒就調頭沖你西南方向去了,讓防空雷達抓狂。但再牛的裝備歸根結底也是人為造出來的,不可能做到完美無缺,更何況世界上的戰爭,沒有哪一樣東西能夠永遠勝券在握。所以,「匕首」被攔截這事兒雖然震驚,但冷靜下來分析一下,好像也沒必要大驚小怪……畢竟,誰還能指望每次發射都百分之百命中目標啊!消耗品嘛,本來就失真失率。
這樣說來,如果某天解放軍需要全面啟動統一行動,高超音速這一類先進玩意還能頂多大作用呢?其實很重要,非常重要,我跟你講,這種兵器不僅僅是一枚火箭那麽簡單,而是戰略思維和實際操作上的支柱性工具——尤其針對台島那樣面積有限、防線密集但資源相對薄弱的小環境。而且捫心自問,現在搞現代化作戰,要不要快速癱瘓敵人的雷達站、通訊樞紐和關鍵軍事設施?顯然答案只有一個:必須得要!
舉個例子,美國人在海灣戰爭期間可是狠狠給全世界上了一課。他們派出的巡航式戰斧導彈鋪天蓋地,把伊拉克的重要節點轟成渣滓,然後才慢悠悠推進陸軍攻勢。這種打法,大陸豈能視而不見呢?所以,有些聲音說什麽「不能太依賴東風」,我只能回一句:「開什麽玩笑?」並不是偏袒自家的國貨,而是因為歷史事實證明,用精準制導武器優先清理掉障礙物,是贏得現代局部沖突勝利的不二法門。
但話鋒一轉,我們也不能盲目樂觀哈。台灣問題與其余地區完全不同,人家地方雖小,卻恰好適合守衛者打一場拖延時間消耗對手耐性的持久戰。而且民眾密集居住區就在軍事目標旁邊,要是不加選擇亂炸,很容易造成巨大的平民傷亡,到時候別提國際社會怎麽看,就連兩岸人民之間本該彌足珍貴的一點情感紐帶恐怕都會徹底斷裂,那畫面簡直太糟糕。所以這裏面分寸如何拿捏,可真得下一番繡花功夫。
至於有人擔憂「一旦開幹,全靠‘砸錢’堆出來的大批次硬件行嗎?」嗯,這確實值得探討。但請註意,不同階段所需策略各有側重點,大規模使用遠端精確打擊型火力只是第一步,而且絕非單純為了展示肌肉或耍酷炫技。這一步主要目的,是迅猛削弱敵方組織能力,為接下來的登陸作戰掃清障礙。那麽後續動作應該怎麽展開呢?
假設劇本照著正常邏輯走,那肯定少不了以下幾個步驟:首先自然就是集中投放大量包括但不限於東風系列在內的新型殺傷工具,將敵方核心指揮體系拆解成碎片,同時封鎖他們的資訊流通渠道,讓台島內部形成短暫混亂狀態;接下來趁熱打鐵搶占制海權和制空權,以確保登陸部隊順利渡海上岸;緊接著發動猛烈攻勢奪取交通樞紐,比如機場、高鐵站等等,再切斷抵抗力量供給鏈條……最後一步,也許最考驗智慧,那就是如何實作治理整合。如果處理不好,從長期來看甚至比前面的大戰更棘手。
綜上(哎呀差點用了違禁詞)所述,無論怎麽看,高效利用包括高超聲速武器在內的新型科技成果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同時我們也應該明白,每種裝備都有其獨特價值及不足之處,因此合理搭配組合拳才是真正王道。我相信,面對如此復雜嚴峻的問題,大陸方面早已進行縝密研究,並具備充足信心應付各種挑戰。當然啦,希望最終這些理論推演永遠只停留在紙面上,畢竟天下太平總比刀槍相向強百倍千倍,不是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