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馬斯克批評美軍工太蠢?F35已「重病纏身」,高端無人機成趨勢

2024-12-14軍情

有些國家都已經搞出無人機蜂群模式了,取得了飛躍性的進展。可這時候呢,有一幫笨蛋還在造F - 35那種載人戰鬥機呢!這是馬斯克在社交平台發的內容,還附了個影片,這影片就是咱們中國的無人機蜂群畫面。

馬斯克進了杜林普團隊後,主要負責「政府效率部」,這和國家財政支出有緊密聯系呢。就因為這個,他才說出那樣的話。為啥呢?他沒想到F - 35造價能高到1.1億美元,這簡直就是個特能「燒錢」的家夥。

相較而言,他覺得像中國這種無人機才是未來智能化作戰的首要選擇呢。現在中國的無人機已經駛上「高速路」了,而F - 35只會被世界所淘汰,在未來恐怕是「疾病纏身」啦!

無人機的時代是不是真的已經到了呢?

【F-35早已「重病纏身」】

F-35的問題由來已久,馬斯克吐槽它,可不止馬斯克一個人在吐槽呢。

2024年4月18日,美國眾議院的馬特·蓋茨議員在國外社交媒體上發表了一條特別激進的言論。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造的F - 35戰機,在國際上知名度可高了,還裝備在美國空軍現役部隊呢。可讓我驚掉下巴的是,這飛機居然只有不到三分之一能真正用於作戰!

為了讓大多數人不再質疑,那位議員還明確表示,這可是美國空軍部長親口承認的事實呢!

要曉得,F - 35戰機那可是美國空軍的重要裝備呢。打從研發的時候起,就花了老多錢,人力、物力也不知道投入了多少,結果現在弄出這麽個難堪的狀況,蓋茨氣得不行。

五角大廈搞了一系列操作,給國防承包商超多超乎尋常的權利。美國在國防這塊一直有投入,承包商本來應該是給國防建設幫忙、做後盾的,哪知道呢,這些得了權利的承包商,正在騙美國納稅人的錢呢!

飛機造價那麽高,按說作戰效能得相當不錯才對,可服役的裝備能用的還不到三分之一呢。馬斯克哪能坐得住啊,隔一天就得嘲諷一下現在的美國空軍。

這事兒早在四月份就發生了,那時候馬斯克還沒當上「政府效率部」的部長呢。現在杜林普都提拔他了,按說過了這麽久,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造的F - 35戰鬥機也該有點改進了。

可實際上呢,壓根就沒什麽改善!

F - 35一開始的設計是為了符合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各自不同的需求。不過呢,不同軍種對戰鬥機效能的要求差別可不小。就像空軍,他們想要航程長、載重量大、機動性好的戰鬥機;海軍呢,需要那種能短距離起飛降落,而且機翼能折疊的艦載機;海軍陸戰隊就不一樣了,他們得要能垂直起降的戰鬥機。

在某個型號裏,要達成這些相互沖突的指標,結果好多部件和系統在技術上沒法相容,像發動機喘振、機身容易解體之類的問題就冒出來了,到現在都還沒解決呢。

機身容易解體呢,就是因為結構有毛病,太脆弱了。大過載的時候,機身上的天線、蒙皮和平尾這些地方可能會被撕裂損壞,而且有空中解體的風險,所以不能長時間超音速飛行。

普惠F135發動機在配備使用時也是問題多多,高壓渦輪機磨損得特別快,這就使得發動機的執行速度達不到預期,維修起來耗時很長,而且使用壽命也沒有預期的長,這樣一來飛機的完好率就下降了,維護成本也一個勁兒地往上漲。

另外,發動機發電的功率不夠,冷卻能力也不行,機載器材全都開著的時候,用電和散熱的需求它滿足不了,飛機的效能和升級潛力都受到影響了,說它是五代機吧,它不像;說它是四代機吧,似乎也不是。

這就是最讓人難堪的地方了,所以在使用的時候,F - 35要麽起落架斷了,要麽適應不了空中環境,結果就莫名其妙地發生戰機墜毀事件。

2022年1月的時候,美國海軍有一架F - 35C飛機,在「卡爾·文森」號航母降落的過程中出了事,就跟滑躍起飛似的那種事故,然後這飛機就一頭紮進南海裏去了,還把7個船員給弄傷了呢。

10月的時候,有一架F - 35A在猶他州希爾空軍基地跑道的北端給摔了。調查完了以後發現,這事故啊,是大氣數據系統出錯鬧的。

2023年9月的時候,美國海軍陸戰隊有一架F - 35B戰機在南卡羅來納州掉下來了。飛行員彈射出艙之後呢,這架戰機還接著飛了大概96公裏,最後才在一塊田野裏墜毀。

2024年呀,美國海軍陸戰隊有架剛造好出廠的F - 35B戰鬥機,就在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國際機場旁邊墜毀了,那飛行員傷得可重了。

這架飛機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旗下工廠交給美國空軍的。它在柯特蘭空軍基地落了地,加了油,再次起飛沒一會兒就墜毀了。就這效能還交付呢,真不知道這公司的心咋就那麽大!

F-35戰鬥機現在的價格,已經從1.1億美元降到8500萬美元了。可它一身的毛病,就這效能,哪怕價格降到5000萬美元,美國空軍飛行員真的就敢用嗎?

先不說效能和質素的事兒,馬斯克是個商人嘛,他就覺著F - 35在未來打仗的時候一點優勢都沒有。

畢竟和無人機比起來,它的價格還是高得離譜。

【高端無人機已飆上高速】

現在巴以沖突和俄烏戰爭裏,有個新情況,就是拿無人機跟有人戰鬥機對抗,通常會用「蜂群」戰術去對付有人機。

蜂群戰術呢,就是讓一大堆無人機一塊兒出動,這樣就能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然後呢,就可以對有人駕駛的飛機以及它所在的作戰體系進行飽和攻擊。哪怕有人機的防禦系統挺先進的,像四代機、五代機,就算是以後的六代機吧,在面對一大群無人機的時候,也很可能會有防禦上的漏洞,這樣擊中目標的概率就增加了。

而且,無人機蜂群能按照作戰需求,靈活地裝載像指揮管理通訊、電子幹擾、偵查預警、火力打擊之類的載荷模組,去執行偵查監視、定點打擊、中繼通訊、效能評估等各種各樣的作戰任務。

在不同作戰場景裏,迎擊有人機的時候能有多種戰術可選。就像先讓偵察型無人機去獲取有人機的方位、速度、高度之類的資訊,然後再派帶著空空導彈的攻擊型無人機去發動攻擊。

在這種局勢下,交戰規則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打仗的方式也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傳統的戰略思維常常把重點放在砸大錢打造厲害的戰機上,還把這戰機當成打不破的「空中堡壘」呢。可現在要是還死腦筋守著這種模式,那肯定還在二戰和冷戰時候的戰略思維裏沒走出來。

馬斯克就是這麽看的,這也是現代戰爭必然的發展趨勢。所以啊,馬斯克才轉發了咱們中國的無人機蜂群影片呢,為的就是讓美軍清楚他們和中國之間存在著差距!

當然,有一點咱們得承認,咱國家的無人機那可是相當厲害,都舉世矚目了。

九天無人機啊,它的翼展能有25米呢,最大起飛重量是16噸,在中央機身有個「異構蜂巢任務艙」,這個艙能夠搭載蜂群無人機,還能把它們釋放出去。

它能把蜂群無人機運到目標近旁,這就解決了無人機航程不夠的問題。而且它升限很高,可以躲開一般武器的攻擊,大大提升了在戰場上的生存率。

不光是九天,蜂群2號陸戰車配備的固定翼無人機也相當厲害。

一輛車就能裝下並且發射48架固定翼無人機呢。每架無人機都能帶上光電偵察、打擊彈藥之類的多種載荷,還能隨便組合,這樣就能組成功能超多、能執行復雜任務的無人機蜂群了。

要是想有隱身的能力,飛鴻 - 97隱身無人機就能取代第五代隱身戰鬥機。

它的打擊任務是靠藏在彈艙裏的12枚飛鴻 - 901巡飛子彈去完成的。這些子彈投放出去以後,就能自己組網編隊,變成廣域攻擊蜂群,有在多領域進行立體精確破襲打擊的能力。

毫不誇張地講,咱們在「蜂群」無人機戰術方面還沒形成閉環呢,所以馬斯克一開始說的話,也不算是捧殺。

給持有的無人機技術「再加把勁兒」。

SpaceX之前可是給美國空軍發射過X - 37B太空無人機的呢,這顯然能表明SpaceX在太空運輸之類的能力對無人機相關專案有支持作用啊。

馬斯克另外還投資了像Joby Aviation這類跟航空有關的企業呢,而且對這些企業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Joby Aviation在搞全電動、能垂直起降的飛行器呢。這東西和無人機在垂直起降、電動動力這些技術方面有點聯系。雖說這些飛行器跟傳統的無人機不完全是一回事,但相關技術的發展或許也能得到推動。

馬斯克的弟弟金巴爾·馬斯克創辦了Nova Sky Stories,這在無人機領域還只是剛起步呢,現在規模也不大,主要就在美國搞無人機表演的業務,不過他也得到了哥哥不少的幫助。

這麽做呢,一是給弟弟的專案加油打氣,二是對無人機技術表示肯定呀!

雖然有部份人認為,馬斯克提出的「有人機無用論」有點太絕對、太偏激了,但從當前的實際狀況來看,有人機和無人機相結合的模式,無疑是一種占主導地位的大趨勢。

馬斯克為啥會說「造F - 35戰鬥機是一種白癡行為」呢?可能他就是想對美國軍工企業現在這種不正常的發展狀況,毫無保留地把自己滿肚子的不滿情緒給發泄出來。

畢竟在很大程度上,未來的方向就是無人智能網絡,只有如此,才能打破美國的空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