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是怎麽「流行」起來的?
我透過講一些相關研究的數據,包括中國的現狀,我們就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抑郁癥,希望可以給大家對於認識理解抑郁癥或者其他的精神障礙會有一些啟發和幫助。
01
抑郁癥目前是依據現象學診斷
精神疾病的診斷,還是基於現象學的診斷,就目前的學科水平而言,大 多數精神疾病的診斷缺乏客觀的診斷依據。
因此,不可避免的一些非純粹科學實證的因素,例如文化觀念會對某一種精神障礙的診斷具有較大的影響。
在我們七零後那個年代人們更希望孩子們乖一點,哪個孩子太活潑了,動的多,我們就把它叫做多動癥(學名註意缺陷障礙)。
而現在呢,我們希望我的孩子熱情開朗,如果孩子沒有那麽熱情外向開朗的話,這個孩子可能會被診斷為自閉癥或者孤獨癥。
我們診斷標準好像都是遵循某種社會文化的標準,而不是一個生物的或者更科學的標準。
現象學就意味著什麽呢? 我看到一個現象,然後看到很多人都這樣現象,所以我就把這種現象叫做某種疾病。
比如,現在我們還在疫情中,疫情中大家大概都很害怕自己發燒,如果你現在體溫,38.3°,首先你得做一個核酸檢測,但發燒就一定是新冠肺炎嗎?
其實,發燒什麽可能都有,可能是肺炎、感冒、腎炎、腦膜炎等等,任何炎癥都會引起發熱反應。
所以臨床上急診科有一個診斷名稱叫做發熱待查,來了一測體溫38.3°,病因不知道,但是只是知道它肯定是發熱,所以叫發熱待查。
發熱待查是指在搞不清楚病因,比如哪裏有炎癥、有什麽病毒的情況下,先做物理降溫,把體溫控制住,並降到基本正常,或者說降到不至於把腦子燒壞的程度。
等控制好了,我們再去找病因,然後再去對因治療。
02
抑郁癥就是精神障礙的「發熱待查」
抑郁癥目前是依據現象學診斷,我們現在只看到一個人情感抑郁了,但他抑郁的原因是什麽呢?
我認為100個抑郁癥有100個原因。
我現在咨詢的來訪者大多數都符合抑郁癥的診斷,但是他們每一個人的原因都不一樣,當然每個人的原因都不一樣,治療都一定不一樣嗎?
其實也可以是類似的。
我們可以用抗抑郁藥,就像退燒用退燒藥。
抗抑郁藥是什麽?抗抑郁藥就是退燒藥(解熱鎮痛藥),它可以降低體溫,它可以改善情緒和生理癥狀
,這個是相似的地方。
藥物能直接改變病因嗎?
來訪者抑郁可能因為婚姻家庭、職場學業壓力、童年期創傷或空心病等價值觀層面的問題。
他們雖然都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缺乏,但是他們的原因不一樣,沒有哪一種特定的治療方案一定適合於所有的抑郁癥患者。
每個人患病的原因不同,所以心理咨詢和治療是非常個體化的。
雖然我們有比較好用的理論,比如說CBT,也就是我不管他是什麽樣的更深層的原因,我看到的是他有歪曲的認知,所以我去糾正認知可不可以?
當然可以。
但是我們要多問一句說歪曲認知從哪來的呢?
顯然還是跟他所經歷的特定的環境經歷體驗有關,所以我要跟大家講抑郁癥診斷非常重要。
從精神病學角度來說,可能病人的治療方案是相似的,所以我們會有治療指南。
但是從心理咨詢心理上角度來說,每個人尋求幫助,都有它自身的特點,差異還是非常明顯,所以是更加需要一個好的治療, 更需要個體化的治療 。
03
抑郁癥有被過度診斷嗎?
精神分裂癥的患病率在改革改革開放以後,從80年代一直到現在,它的發病率是非常穩定的,基本上稍微有點提高,恐怕還是因為篩查篩出率高的人,大概是0.5%左右。
為什麽非常穩定?
原因很簡單,精神分裂癥基本上是生物遺傳因素所致的精神障礙,所以患病率非常穩定。
而 在八九十年代,抑郁癥的患病率大概是0.04%和0.05%。
經過了12年時間,數據增加到了6%,意味著是全國大概有7000萬人左右患有抑郁癥,雖然這個數據似乎沒有那麽高,但是它實際上 在93年到2005年間增加了120倍。
為什麽在1993年到2005年的時候開始那麽地「流行」起來?
1980年及以後制定的DSM各版中,神經衰弱概念被剔除。
抑郁癥又成為新的時髦的診斷,受其影響一些精神科醫生將之前診斷為神經衰弱的患者現在可能就會被診斷為抑郁癥,有些患者在就診時 僅有一些軀體癥狀而並沒有出現抑郁體驗,但這些患者卻被認為是「抑郁癥的軀體化」。
另外,抑郁癥診斷發生由嚴到寬的變化,更多人被診斷成抑郁癥。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
抑郁癥流行的背後有經濟因素、社會因素、商業因素,有我們現在對抑郁癥的理解的現象學層面因素,我們 以一個更加科學的、審慎的、嚴謹的態度來看待抑郁癥 。
最後我想跟大家強調一點的是,從精神科角度來說,病人之間沒有什麽本質的差別,但是 從心理咨詢和治療角度來說,每一個抑郁癥發病都有不同的原因 。
我們一定是要個體化的,因為根據它的特點來進行細致的分析和理解,來進行有效的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