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晁蓋下水。
劉唐這人看起來憨憨傻傻,就跟李逵一樣沒有啥心機聰明勁,其實人陰壞陰壞到沒邊。
看看劉唐自述的履歷:
「 小人自幼飄蕩江湖,多走途路,專好結識好漢。往往多聞哥哥大名,不期有緣得遇。曾見山東、河北做私商的,多曾來投奔哥哥。 」
第一、小學沒畢業就出來混社會了;
第二、不能說人脈資源有多廣,至少是個會混人的人;
第三、路子比較野,跟做私商的都有接觸,甚至他自己就幹過私商,這是吃官司的勾當。
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
劉唐不是一個純粹的人,相反他混社會的時間也別長,所以是個精通人情世故的人。
要不然他憑什麽能混的「結識好漢」,甚至還跟做私商的有交集?
所以對於晁蓋花十兩銀子贖回自己的事,一個從小就出來混社會的人,能二桿子的跑過去索要嗎?甚至為了十兩銀子要幹掉雷橫?
這種人顯然不是像李逵一樣蠢,那他就只能是像李逵一樣狠、一樣壞了。
李逵的壞和狠,是表現在明面不做掩飾的,劉唐卻跟人一種大奸似忠的感覺。
這就是從小出來混社會的好處,非常會隱藏自己的真實訴求,反而聽過旁敲側擊誤導人的判斷。
劉唐找晁蓋的目的是幹嘛?是合夥劫取生辰綱;
晁蓋的態度是什麽?不感興趣。
誰對這事感興趣才是純粹的傻叉。
「
壯哉!且再計較。你既來這裏,想你吃了些艱辛,且去客房裏將息少歇。暫且待我從長商議,來日說話。
」
晁蓋都不想搭理這種二桿子。
自己有吃有喝有祖傳,得腦子缺多少根筋才要打劫生辰綱啊?一頓飽和頓頓飽能分不清?
晁蓋是有點憨,但他不傻,傻的人能花十兩銀子贖回劉唐嗎?人家也是混了這麽多年的。
所以晁蓋就是婉拒了劉唐的訴求。
但劉唐迫切的想拉晁蓋下水挑這個頭,所以他準備替晁蓋交這個「投名狀」,那就是去找劉唐要回來銀子。
當然要銀子是小事,幹掉雷橫才是大事。
「 想那廝去未遠,我不如拿了條棒趕上去,齊打翻了那廝們,卻奪回那銀子,送還晁蓋,他必然敬我。此計大妙。 」
劉唐都是這是他的「計」了。
所以劉唐也不是只惦記銀子的傻叉 ,他這分明是拉晁蓋下水的手段,跟吳用在盧俊義家題反詩沒有區別。
他打著要銀子的名號,上去把雷橫等人幹翻在地,會導致什麽樣的結果?
結果就是晁蓋完蛋了。
人家雷橫是什麽身份?是鄆城縣衙的步兵都頭,是吃官家飯的人;你上去就把人家幹翻了,你猜最後誰為劉唐所謂的「魯莽」買單?
劉唐幹嘛雷橫拍拍屁股走了,但是官兵們都知道他是晁蓋的外甥,等到晁蓋被「逼上梁山」了,劉唐不就有劫取生辰綱的合夥人了?
你晁蓋以前有吃有喝,你不願意打劫生辰綱,現在吃一場官司家底賠進去,你還能不為吃喝發愁?
總有人覺得劉唐不至於這麽壞,但實際上他自己都說晁蓋不「敬」他了,那他要銀子就是給晁蓋開眼的。
要麽就直接跟我合作,要麽就我替你交投名狀,然後你再跟我合作。
所以他就是要拉晁蓋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