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恐艾咨詢:權威數據:愛滋病/HIV感染的風險有多大

2022-01-05知識

老生常談,愛滋病病毒(HIV)傳染主要是透過性接觸(異性與男男同性)、血液及血液制品、母嬰(經胎盤、圍產期及母乳)而傳播。像其它傳染病一樣,愛滋病的傳播必須有傳染源,兩個都沒有攜帶HIV病毒的人在一起無論發生怎樣的高危性行為,即使用針頭相互針刺,也不會導致愛滋病的發生,因為HIV病毒不會憑空產生,這就是統計學上概率為0的情況。今天我們所討論的各種行為被HIV感染的風險,是建立在一方攜帶HIV的前提下,也就是假定對方是個愛滋病患者或HIV感染者,來討論另一方被感染的風險有多大。以下數據來自美國疾控中心(CDC):

原表:

美國CDC所參照的數據來自美國CDC HIV/AIDS預防部的Pragna Patel等人發表的一篇綜述【Estimating per-act HIV transmission risk: a systematic review】,他們檢索收集了上萬篇文獻進行分析研究,最終形成結論,此文被包括2016年的【夏里遜內科學】第19版等諸多教材所參照。

美國CDC對HIV感染風險的評估是用萬分之幾的分式來表示的,我們用百分數來表示:輸入HIV感染者的血液被傳染的可能性為92.5%,並不是百分之百;註射藥物共用針頭0.63%;經皮針刺0.23%;肛交被插入1.38%;肛交插入0.11%;陰道性交女性0.08%;陰道性交男性0.04%;口交被插入方和口交插入方被傳染的可能性極低;現實中還沒有發現因咬傷、吐痰、體液潑濺、分享性玩具而感染HIV的案例。此外,HIV感染的孕婦發生垂直傳播傳染給後代的風險約為22.60%。

可以看出,除輸入HIV陽性者血液外,作為接受肛交行為的受方是一件極度危險的事情,其風險比與愛滋病患者共用針具都要高,這與肛門直腸容易撕裂出血、豐富的CD4陽性細胞、肛門內射精有關。口交行為傳染HIV的可能性極低,但風險不是0。口咽部上皮組織相對宮頸陰道以及直腸粘膜組織來說更厚(不容易破),口腔黏膜組織含有比較少的CD4陽性的淋巴細胞(不容易被病毒感染),且口腔環境不利於病毒存活等諸多因素決定HIV病毒很難透過口交發生傳播。針對HIV單陽的異性戀伴侶,西班牙曾做過為期10年的研究,在觀察的8965例口交行為中,沒有發現因口交而發生HIV傳播的案例。

套用避孕套可大大降低感染風險,可將傳染風險至少降低80%,例如:未采取防護措施時,與HIV攜帶者發生肛交性行為的受方有1.38%的可能性被傳染,帶避孕套時,被感染的可能性就是1.38%乘以20%。為什麽避孕套不能百分之百的降低風險?很簡單,那20%與不正確使用避孕套及避孕套脫落、破裂有關,用於乳膠敏感人群的,無乳膠成分的天然皮膚避孕套 (natural skin condoms) 只能避孕,並不能防止 STIs(性傳播感染),包括 HIV。必須註意!使用安全套時千萬別用油基潤滑油,否則破裂風險會增加,可使用水基潤滑油。

高病毒載量、生殖器潰瘍疾病以及HIV感染的急性期和晚期,可增加HIV的傳播風險。而使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進行治療、接觸前預防、使用男性避孕套和男性包皮環切可降低風險。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和使用避孕套一起使用可將愛滋病毒傳播的風險減少99.2%。

感染愛滋病毒的風險取決於接觸的類別或行為,如果只與HIV陽性伴侶發生一次危險行為,那麽感染愛滋病毒的機率可能相對較小;但是,如果重復多次,重復暴露後感染的風險不斷累積,其累積風險也會相當可觀。如陰道性交女方每次被HIV陽性者感染的風險為0.08%,而與其連續發生1250次性行為就會有一次被感染,而這一次的感染很可能是發生在第一次的性行為中。對於不明確對方是不是HIV感染者的情況,行為風險雖然比上述數據要低很多,這就是統計學上0(對方未感染HIV)——1(對方是HIV感染者)的中間部份,我們將在後面的文章繼續討論。無論風險多低,也許愛滋病就在身邊,一旦感染,那就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