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不決 量子力學;機制難尋 腸道菌群」
雖然只是科研人戴上痛苦面具的無奈調侃,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
至少已經有堆成山的論文研究已經證實: 腸道裏那群敬業駐守的小東西,真的跟它們宿主從頭到腳的健康都息息相關。
在之前的推播裏,範醫生也為我們詳細科普過貓咪腸道菌群失調可能造成的不良後果:
貓咪腸道菌群失調可發展為敗血癥!?養護3大Tips請查收
但 對反復治療仍然效果不佳,益生菌、益生元 也沒有用武之地的毛孩子們來說,真的就沒有能夠拯救玻璃腸胃的辦法了嗎?
研究發現,沒準用貓咪拉出來的粑粑做藥,就能解決這一難題。
粑粑膠囊,認識一下
雖說便便萃取物可以制成香水原料已經不再能重新整理大眾認知,但真要把其他動物排出的便便裝進膠囊吞下去,聽起來依然是一件氣味過於上頭的事。
就是這個味道嗆人的操作也有一個正經的學名,叫做 糞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 FMT) ,甚至可以說近十年來微生物學研究的大熱點。
簡單來說,就是想辦法把別人的便便挪到自己體內,讓腸道微生態重新恢復平衡,達到「不藥而愈」的目的。
盡管還是一個新興的醫療手段,可「shi」上最早的移植治療,還要追溯到公元4世紀的中國,出自東晉名醫葛洪的著作【肘後備急方 】。
「野葛芋毒、山中毒菌欲死者∶並飲糞汁一升,即活。」
用糞清來治療食物中毒和腹瀉,「謂之黃龍湯 ,陳久者佳」。短短幾個字,麻醬就已經感受到了跨越時空的藥味撲鼻,提神醒腦ミ(ノ゜д゜)ノ
現代醫學首次將糞菌移植用於臨床治療是在1958年,美國丹佛的醫生將健康人的糞便制成糞水灌入他人腸道內,成功治愈了患者的頑固性結腸炎。
自此, 這種以糞便為載體,移植腸道菌群,實作腸道及腸道外疾病診療的另類方法,又再度走入人們的視野。
除了傳統的 鼻飼灌胃、結腸鏡灌腸 這兩種移植方法,醫生們還開發出了更易於服用的 便攜膠囊款 ,可以說確實是暖暖的,很貼心。
貓的FMT,怎麽搞
人類糞菌移植技術漸漸成熟以後,這種治療方法也隨之套用到了獸醫診療裏。
比如,炎性腸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 )這個原本讓貓咪們受盡腹瀉嘔吐折磨的胃腸道疾病,在遇到FMT後,還是乖乖舉旗投降了。
炎性腸病(IBD),對貓貓來說,是很難搞的一個病。一難在病因不明確癥狀不特殊,都是常見的嘔吐、厭食腹瀉等等,必須要層層排除其他疾病才能最終診斷為炎性腸病;
二難在治療麻煩,常規來說需要抗生素、激素、止吐止瀉等對癥藥物聯合使用,同時輔助飲食幹預。
多數患病貓咪都只能控制病情,沒有辦法徹底治愈;另一部份更不幸的貓咪則可能對以上治療都不起效。
(1)第一只「吞粑粑」的貓
相比狗狗來說,對貓糞菌移植的研究要開始的晚一些。直到約2016年,才在以色列進行了第一例貓的FMT手術。
接受治療的是一只患潰瘍性結腸炎的10歲絕育母貓,並且曾經感染過鞭毛蟲 和滴蟲。 在確診後一年裏已經嘗試過抗生素、糖皮質激素 和飲食療法,但都不見效。
在主人打算施行安樂死的最後關頭,接診的獸醫們建議它試一試尚未在貓身上進行過糞菌移植術,做最後一搏。
經過層層體檢篩選後,另一只身體健康,從未有過寄生蟲感染和胃腸道疾病的3歲母貓被選中,為生命岔路盡頭的前輩捐獻糞便。
處理後的糞便懸浮液透過灌腸送入只有2.9Kg的患病貓咪體內。
移植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手術結束24h後,患貓的糞便就已經可以看出稀便的雛形,不再是術前毫無形狀的帶血粘液;
48h後,排出的粑粑雖然依舊帶血,可已經只有些許軟便。
5周之後按照相同的流程,又重復了一次灌腸移植。第二次FMT術後一個月,排便就已經完全恢復正常了;
到第11個月隨訪時,這只曾在便血中煎熬的貓咪已經扔掉藥瓶滿血復活,重獲新生了~
(2)失敗與希望並存
只要是治療,就沒有100%成功率。
2017年,曾有一只叫Tuffy的小貓在炎性腸病久治無效後參與了醫院的糞菌移植 的臨床研究。
檢查結果顯示,Tuffy的腸道菌群多樣性非常低,完全無法行使正常功能。研究者們為Tuffy配制了口服的糞便膠囊,來補充腸道中失衡的微生物。
口服治療到第三周時,Tuffy的糞便狀況開始好轉,腸道菌群水平也開始逐漸恢復,向正常健康貓咪的合格線靠攏。
天氣好時它會在花園裏曬曬太陽,享受生病以後為數不多的快樂。
盡管病情有所好轉,但Tuffy還是沒能戰勝長期的營養不良,無法進食造成的肌肉流失使它體重從原有的15磅掉到了6磅。疼痛和虛弱使它生命最後的每分每秒都是痛苦。
一個有陽光的普通下午,在獸醫的幫助下,Tuffy在主人的懷裏停止了呼吸,向這個愛過的世界揮手說再見。
(3)FMT,應對的不止是腸道疾病
隨著對腸道菌群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這群駐紮的共生者不但支配著消化過程的順利進行,還從多個途徑影響著免疫代謝 。
比如自閉癥、糖尿病、癌癥的發生發展都和腸道菌群失調有關,FMT也因此為這些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哥本哈根大學就對比分析過患二型糖尿病的貓咪和正常健康貓咪的腸道,它們的組成結構完全不同, 患糖尿病的貓咪腸道中可以產生丁酸 的菌種顯著降低。 而丁酸可能透過產生一種名為胰高血糖素 樣肽1(GLP-1)的物質來影響糖尿病。
美國伊利諾大學就在今年的一月釋出了招募糖尿病貓參與糞菌移植治療 的公告,希望透過這個臨床研究找到能更好控制糖尿病、減少胰島素 依賴的方法。
如果這個問題能得到解答,那受益的將不僅僅是患病的貓咪,更是這個世界上成千上萬的糖尿病人。
不過,FMT本身依然存在一定的風險。 如果捐贈者的糞便中含有漏檢的細菌或者寄生蟲,反而可能在移植者體內造成新的感染。
雖然在寵物身上沒有報道,但前年美國曾有一例因為糞菌移植造成耐藥菌 感染,最終致死的病人。要是套用到結腸鏡檢查 的話,還伴有無法避免的麻醉鎮靜風險。 這些都是在決定施行FMT前,主人和獸醫需要考慮衡量的。
與希望相伴而生的風險,或許就是醫療進步道路上無法拆分的孿生子。但終有一天,希望的根會細密地植滿每一條路,長成參天大樹。
【本期所長互動】
你家貓咪每天的粑粑健康嗎?
//////////
參考文獻
[1] Kieler I N, Osto M, Hugentobler L, et al. Diabetic cats have decreased gut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a lack of butyrate producing bacteria[J]. Scientific reports, 2019, 9(1): 1-13.
[2] Furmanski S, Mor T. First case report of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in a cat in Israel[J]. Isr J Vet Med, 2017, 12: 35-41.
[3] https:// arstechnica.com/science /2017/07/i-gave-my-cat-a-fecal-microbiome-transplant-heres-what-happened-next/
[4] https:// vetmed.illinois.edu/pet _column/diabetic-dogs-and-cats-needed-for-microbiome-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