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如何理解「侘寂」(wabi sabi)?

2014-02-28知識

可以去看看日本唯美派文學家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禮贊】,薄薄100頁的一本小書,優雅地表達了作者對東西方文化尤其在審美和設計觀念上的差別的認識。


這本書反復提到的在「暗」的物理和文化環境下的審美,粗糙原質的材料表面和長時間使用帶來的損耗和光澤在這樣的環境下能達到非常微妙的審美境界,這和佛家摒棄分別心,看清無常,註重本心的觀念是相符的。日本的茶道,花道,文學等幾乎一切和審美有關的事物都受到禪宗很大的影響。聽過老羅語錄的或者考過GRE的應該對神馬叫Natsukashii,「令人愉悅的憂傷」還有印象。

這對一般的西方人而言並不那麽容易理解,但我想對中國人來說其實不算陌生,傳統的書法繪畫和文學作品裏都有體現,我們在文化上都是一脈相承的,看這本【陰翳禮贊】的時候肯定要忍不住會心一笑。我上周在出租車上跟司機師傅碰巧聊到家俱上油和「手澤」的話題,他想必沒有讀過谷崎潤一郎的書,但是從一個喜歡傳統家俱的中國人的觀點來看,他們的觀點是高度一致的。

前一陣子去聽日本建築師中村好文和設計評論家柏木博的講座,了解了一些日本近現代90年的設計史的材料。80年代後期受後現代設計風潮的影響,設計上對外觀非常註重,甚至到了影響功能的程度,這是日本泡沫經濟的一個時代特征。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陷入蕭條,設計風格又向本質回歸,天然材質的使用又開始流行。到最近的風向,「民藝」又重新獲得重視,有興趣可以看看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的兒子柳宗理的專案,尤其是一些漆器作品。wabi-sabi的審美在日本民藝裏的體現是很充分的。

最後再轉帖一段【日本的手感設計】這本書裏對Wabi-Sabi的介紹,來自http:// apuapu.blogbus.com/tag/ 日本的手感设计,美学意识/ :

Wabisabi與shibu——缺、拙、澀的意境

Wabisabi是由wabi與sabi兩個字所結合而成的復合字,基本上wabi與sabi的意思極為相近,都是一種講求黯淡、經過歲月洗煉的古雅、儉樸、收斂與貧乏的意象。像wabi是一種與茶道相關的美學意識,如同久松真一所提出七種茶道精神的器物美學:「不均衡、儉樸、枯高、幽玄、脫俗與靜寂」,反映了wabi所要傳達減退美學的素樸風格。

而sabi則是具有自然觀的美學意識,也就是對永恒性的質疑,因此sabi可以說是短暫性的瞬間之美,像櫻花般短暫綻放又隨即雕謝,就是sabi之美的價值所在,因為sabi的觀點認為目前所見乃為暫時性的景況,待物件經過歲月的洗滌與浸潤,所呈現的表面質地,即是sabi之美。

一般而言,日本美學所追求的是黯然之美,也就是非直接表現出來的文化特性,侘茶的美學意識就是黯然、枯寂,也就是無法圓滿具足,退而求其次地以粗糙,哀美之姿傳達其意識。所以在日本的器物設計上,寧願以霧面的表現處理取代亮面;寧願以手工的手漬替代人工的光滑;寧願以裸露的處理過程取代完美的精密縫制,也因而觀察許多日本設計師的作品,都可以呈現上述的特點,所以像民藝大師柳宗理的設計作品是一種「拙」的造型意象,其餐具的表面幾乎都是霧面處理,或許這就是他所堅持「澀」的東方意象吧!甚至呼應無法圓滿具足的「缺」的態度。再者知名小說家谷崎潤一郎先生,認為玉石光澤乃經過人手長年累月的觸摸,而使油垢汗脂滲透進去所呈現的特殊光澤,因而產生特殊的風雅韻味,亦即手漬觸感所自然天成的表面痕跡。而知名的服裝設計師川久保玲更認為顯露未完成的接縫與邊緣修飾的過程,可以呈現不受拘束的優雅靈氣。

其實這種黯然之美,也是身為人對天地間的謙遜與尊敬,因此日本的手感文化脈絡一直離不開自然,甚至是浸潤於自然間所展現的謙懷氣度。就如同黑川雅之所提出的「八個日本的美學意識」中,其中的「素」(素雅)、「破」(破壞)等的兩個美學關鍵字,可以呼應Wabisabi的觀點,因此日本的器物制作一直離不開自然素材,因為運用手工所制作出來的器物,在一段時間中,工匠的手漬已融合於自然素材表面的自然質地,再經由使用者使用時的接觸、觸摸與把玩,更甚者呈現工匠出品前不同的質地變化,增加了使用者的情感依戀。就如同日語漢字「愛著」(ai chaku),「愛」 (ai)是指愛情,「著」(chaku)是附著,也就是在人與物間所產生的共生情感,而產生深切的情感依戀。「破」則是一種破壞,但若呼應日本的文化涵構,可以稱述是從破壞所產生的余韻之美,也是一種未完成的空白之美,像日本設計師五十嵐威暢以陶瓷所設計的幾款器皿,特別呈現一種撕裂、摔裂的造型特色,但也由於這種不羈的破壞之美,反而比完整造型的器皿設計更來得有想像空間,就如同五十嵐威暢所提及的「ambiguity」(含糊、不明確與模棱兩可之意)概念,使得這種破壞的意象介於完成與未完成之間的模棱兩可,是非常典型的日本美學特色。

加拿大的心理學家理查·包威爾所寫的【Wabisabi simple】一書,點出幾個新世代的侘寂精神,其中:「重視自然、微妙不顯、開放性、有彈性、季節性、天然與手工打造」等七個關鍵字是可以呼應Wabisabi的手感特性。像日本許多的手工藝品制作,是非常嚴謹地謹守「微妙不顯」的態度,感覺是一種消極、謙卑、退縮,但是進一步地觀察卻是一種精煉、枯高的極致手藝的表現,更甚者展現一種對細節處的堅持,這也就是黑川雅之所談八個日本美學意識中的「微」。也因為對於細微處所處理的無微不至,產生一種敬重、敬畏而衍生的「愛著」,所以日本許多手作的物件,除了造型(form)與功能(function)之外,也多了其他文化所少有的靈魂(soul),而靈魂除了是從根深蒂固的文化根源——萬物有靈論而來,更甚者是工匠在制作器物時所賦予的技藝靈魂吧,或者可以說是工匠在制作物件時與材質互動下,所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生命」在其中。

Shibu(澀)是另一種日本傳統美學之美,依照柳宗悅對日本「澀之美」的詮釋是認為在手感工藝的創作中,將十二分的表現退縮成十分是澀的秘意所在,剩下的二分是含蓄的東方之美,因為澀不是喧嘩而是靜默的態度,所以「不言之和」與「無聞之聞」即是澀的精神所在,畢竟喜歡非凡、完美器物的人,是無余暇去欣賞「無事」的深度,更何況手感的創作會有一些不自由性,它受限於工具、材料在某種程度的限制,所以無法像繪畫一般,可以產生擬真的創作,反而因為以手感的自由與隨性所創造出來的創作,往往會產生參差不齊的痕跡,然而這卻是自然之必然,而且是不可逆的。畢竟手感創作是無法以機器制作要求工整、完美的,所以更應該欣賞手感在不自由的條件下所產生自由的創作痕跡。在北韓有一種名為「刷毛目」的茶碗,而被茶人們所敬重,因為可以在刷毛目的茶碗中獲得「奔放自由之美」,而各類的染織品也是一樣的,因為在創作時也無法百分之百預測完成後的形貌,但也因此產生無法臆測的歡喜贊嘆。或許澀就像柳宗悅所說的澀之三部曲——余、厚與濃。

透過Wabisabi與Shibu之缺、拙、澀的意境,使得手感的制作技巧在日本文化中發揮的淋漓盡致,雖然呈現是一種減退的禮堂之美,卻在內涵中展現無限的生命力。相對的,這種含蓄、表征自然的面貌與「非自由的自由」的創作態度和人生哲學,更為呼應自然的脈動與韻律。因為它了解人為的限制,因此不去強求,反而產生更遊刃有余且奔放而自由的創作面貌,因為非凡與完美的造型形式,在器物的物靈上已達到了盡頭,反而缺乏了再增進的空間,或者提供欣賞者與使用者有著余韻的想像空間,也因此缺、拙與澀的意境,反而使手感的創作上產生更豐富的生命力,這是一種從反作用力所推擠出來的「間」之美,也充分地傳達「余、厚、濃」的創作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