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國家規範飲用水命名的原因是什麽?

2015-05-28知識

謝邀,早該這麽幹了,飲用水就是為了補充水分,不要迷戀水的附加價值,你喝的不是營養液。

非從業人員,就標準本身來分析一下。包裝飲用水大致可以分為天然礦泉水、純凈水、礦物質水和其他包裝飲用水(如富氧水、能量水),個人認為新國標最大的意義在於, 把天然礦泉水之外的包裝飲用水明確分為飲用純凈水和其他飲用水,規範其命名,並指出二者的區別主要是口味,其他飲用水標榜的營養價值均不予以承認

純凈水是以符合 GB5749 的水為源水,采用反滲透、蒸餾、電滲析等工藝加工制成的包裝飲用水,其衛生標準是 GB17324-2003 。GB5749是自來水的標準,所以生產純凈水可以以自來水為源水,也可以直接取地表水/地下水,加工後符合GB5749,再用來生產純凈水,當然後者成本低得多。加工後,純凈水與自來水的差別主要體現在電導率(純凈水小於等於10uS/cm),也就是雜質更少,更幹凈。飲用純凈水 無任何可確定的副作用

在你的專業裏,有什麽基礎知識是和普通人的認識不相符的? - 唐文韜的回答

),而把汙染風險降到最低,可以說純凈水是最符合喝水的本質的,當然可能口感不太好。

礦物質水和其他包裝飲用水是以符合 GB5749 的水為源水,采用適當方法,加入一定量礦物質或其他添加劑而制成的。沒有相應的國標,但是需符合【瓶(桶)裝水衛生標準】( GB19298-2003 ) ,這個標準怎麽說呢,比自來水先進的地方主要在於余氯少了,其他都差不多。礦物質水和其他包裝飲用水可以理解為往自來水裏加添加劑制成的,當然不那麽low的企業一般會先把自來水製成純凈水再加添加劑,畢竟相對於其價格而言,水處理的成本實在不算什麽。


新標準 GB19298-2014 適用於純凈水、礦物質水和其他包裝飲用水,代替原來的 GB19298-2003 GB17324-2003 ,以及 GB17323-1998 涉及本標準指標的以本標準為準(對這句話個人的理解是GB17323是純凈水的產品標準,GB17324是純凈水的衛生標準,GB17324從屬於GB17323,GB17324被GB19298代替,GB17323中相關的指標也就相應的被代替)。

新標準主要修改的地方在於:

1. 刪除了針對純凈水的電導率和pH值指標。WHO Guidelines for Drinking-water Quality (4th)明確指出飲用水的pH值對健康無影響,pH和電導率本身是做為純凈水水處理的工藝指標,而不是基於其健康效應的。

2. 修改了微生物指標。菌落總數一般情況下不影響公眾健康,為防止過度防毒導致消毒副產物如溴酸鹽超標,因而刪除。金黃色葡萄球菌、黴菌和酵母計數無飲水傳播疾病證據,且可以透過消毒控制,刪除。保留大腸菌群指標,且 比以前更嚴格 (原標準GB17324-2003和GB19298-2003都規定大腸菌群小於等於3,新標準規定同批次5個樣品均不得檢出),由於大腸菌群可作為指示沙門氏菌及誌賀氏菌是否存在的可靠指標,故而也刪除了沙門氏菌及誌賀氏菌計數。新增了銅綠假單胞菌指標(要求不得檢出),銅綠假單胞菌是常見的環境微生物,可在水環境中繁殖,CAC、EPA、英國、日本均有該指標。

這裏解釋一下,由於源水(GB5749)已經規定菌落總數小於等於100,加上對加工工藝的規定,以及加工後(GB19298)又規定不得檢出大腸菌群和銅綠假單胞菌,所以基本可以消除其健康風險。此外沙門氏菌和誌賀氏菌等致病的腸道菌群跟大腸菌群對消毒劑的抵抗力相似,所以可以大腸菌群做為其消毒後是否存在的指標。

3. 增加了標識規定。除飲用純凈水外, 礦物質水和其他包裝飲用水統一規定為其他飲用水 ,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種或若幹種成分來命名, 富氧水、小分子團水之類的不科學名稱不允許使用 ,當添加食品添加物時,需強調是用於 調節口味

至於天然礦泉水,比礦物質水多的主要是情懷,跟天然有機食品一個意思,當然其標準 GB8537-2008 比礦物質水的 GB19298-2003 更嚴格。新國標 GB19298-2014 出來之後,我不覺得這二者還有什麽本質區別,當然有些人就是喜歡天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