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字太白,號謫仙人,又號青蓮居士,有「詩仙」之譽。公元701年生於大唐劍南道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綿陽江油市青蓮鎮)或大唐碎葉地區(今新疆哈密附近或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縣附近或今吉爾吉斯坦共和國托克馬克城西南)。太白自言其為西涼開國君主李暠後代,是李唐宗室。因李暠自稱是李廣後裔,出自「隴西李氏」,所以李白自稱「隴西布衣」。不過同時代的「隴西李氏」和李唐宗室都沒有承認李白的身份,因入籍「隴西李氏」無望,李白後來透過好友李陽冰入籍「趙郡李氏」。據李白兒子伯禽的手跡所示,李白先祖在隋代獲罪,被流放碎葉,進而在西域定居。李白家族在西域生活百年後,李白父母於大唐神功初年(公元697年)或神龍初年(公元705年)舉家從西域遷往蜀地。李白父母入蜀後,放棄了在西域使用的胡姓改用漢姓李,李白因此姓了李。又因白母懷孕期間夢太白星,所以給兒子取單字名白,取表字太白。公元725年,24歲的李白離開了生活二十多年的蜀地外出遠遊,開始了他長達幾十年遊歷天下的旅程。
......
公元762年,李白在升州當塗縣(今安徽當塗縣)去世,享年61歲。
一,李白的文化基因和地域內容。
李白是否生於蜀地尚存爭議,但至少他4歲到24歲是生活在蜀地的。也就是說李白起碼在蜀地長大,他的文化教育自然也在蜀地完成。說句玩笑話,李白從幼稚園到研究生都是在蜀地念的。他的語言、飲食、風俗習慣都該與當時的蜀人無異,這是他的文化基因。一個人的文化基因往往會跟隨一個人一輩子,很難被改變,而文化基因之於文學家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從這點來說,李白的地域內容是蜀人無疑。
二,李白的出生地。
雖然大部份中國學者都更支持「綿州說」,但「綿州說」有個時間漏洞。持有「碎葉說」的人依據「綿州說」的時間漏洞,加上李白祖上在隋代謫居碎葉的記載,做出李白可能生於碎葉的推斷,不過「碎葉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佐證。
其實從唐代到上世紀70年代之前的1000多年時間裏,李白生於綿州在文化界和民間是被普遍接受的。「碎葉說」出現的時間雖然不短,但一直不太受重視。直到郭沫若在1971年再次提出「碎葉說」,「碎葉說」幾乎一夕之間成了定論,官方出版的書籍也都把李白出生地寫成碎葉。但稍微了解一點歷史的人都能看出這事的蹊蹺,1971年正值「文革」高峰,人文學科的學術活動幾乎都停止了。當時的歷史學家不是被打成「右派」在勞動「改造」,就是被說成是什麽「反動學術權威」在遭受批鬥。即便因為各種各樣原因沒受到沖擊的學者們,也都是驚弓之鳥根本不敢隨便說話,更別提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發表出來還出版成書了。郭在文革初期也受到了沖擊,之後就夾著尾巴做人,甚至靠獻媚求活,這一點至今被很多人詬病,甚至還因此被部份網友嘲諷、謾罵。這樣一個「驚弓之鳥」何以敢在當時玩火?這種反常的行為只有一種合理解釋: 郭做的一切,都來自「上面」的授意。這個研究成果在1971年能被官方出版成書(【李白與杜甫】)並行行,也印證了這點。那麽「上面」讓郭高調重提「碎葉說」的目的何在呢,「上面」為何要關心李白出生地的問題呢?其實,只要了解一點當時的國際背景,你就不難猜出「上面」的真實用意。「碎葉說」是為了應付和蘇聯的「大論戰」而準備的材料,或者叫「武器」。當時中蘇關系已降至冰點,1969年的珍寶島軍事沖突更是讓雙方徹底撕破臉,轉入對抗模式。中蘇的對抗除了邊境的軍事對峙外,還有不斷升級的「口水戰」。中蘇「口水戰」中有一條是中方指責蘇聯及其前身俄國侵略成性,在清代和民國侵占大量中國領土,其中就包括古代被我們稱為西域的地方。蘇聯則反唇相譏,說西域根本就不是中國固有領土,而是侵略所得,並以清朝的乾隆皇帝把西域稱作「新占疆土」和清廷以「新疆」命名西域作為證據。說到這,你就明白上面為何「需要」李白生在碎葉了。我們的大詩人李白生在西域的碎葉城,是」西域自古以來屬我們固有領土」的鐵證,是我們反擊「蘇修」的重要「武器」。
【這裏補充兩點:
1,李白生於碎葉能成為反「蘇修」的武器,證明「西域自古以來是我們固有領土」的前提是李白必須是漢人。如果李白不是漢人,這一切就很難成立了。所以,和「碎葉說」一起被官方捧起來的,還有「李白出自‘隴西李氏’,祖籍隴西成紀」這個爭議頗大的觀點。
2,關於李白先祖流放的地點,也存在較大爭議。至少有三種說法:一是新疆哈密碎葉,二是新疆焉耆碎葉,三是中亞碎葉。從現有證據來看,李白先祖被流放中亞碎葉的可能性相對較小,因為隋代時中亞碎葉並不在中國版圖內。 隋朝廷流放罪犯,怎麽會流放到國外?關於這點,早就有人提出。以郭沫若的學問,不可能不知道新疆哈密碎葉。可郭沫若在自己的文章裏卻只提中亞碎葉和焉耆碎葉,而且重點突出了中亞碎葉,這顯然是有意為之。畢竟中亞碎葉地處西域中心地帶,而哈密碎葉地處西域的西部邊緣。哈密碎葉比中亞碎葉離漢人傳統區域近得多,也比焉耆碎葉更接近漢人地區。李白生在西域中心地帶,肯定比生在西域西部邊緣更有說服力。】
「碎葉說」在1971年後被官方欽定後就在全國範圍大力推廣,這也是為啥中國大部份學者更支持綿州說,但一般民眾卻普遍認為李白生於碎葉的原因。史學的研究有時就是如此無奈,很多時候都要服務於政治,成為政治的工具。政治左右了歷史研究的方向,古代是這樣,現在也是如此。雖然改革開放後有了些改觀,但還是不可避免的存在這種現象。畢竟大部份學者都是有「級別」的,都是「體制內」的,不可能完全不為「體制」服務。
支持李白生於蜀地的主要證據是李白同時代魏顥的【李翰林集序】和李陽冰的【草堂集序】。魏顥的【李翰林集序】提到李白父母遷居蜀地,也提到李白生於蜀地,不過魏顥沒提李白父母遷居蜀地和李白出生的具體年代。李陽冰的【草堂集序】提到李白父母遷居蜀地後生李白,還講了「長庚入夢」的典故來揭示李白名字的由來,但他也沒說李白出生的時間。
魏顥是李白的朋友兼「粉絲」,【李翰林集】是李白親自委托魏顥整理的,也是李白在世時唯一的個人詩集,李白肯定看過【李翰林集】。而李陽冰是李白好友,還是李白名義上的族叔,並在李白去世前接受李白囑托整理其作品而整合【草堂集】。按說他倆拿的應該是第一手資料,可是他倆關於李白生於蜀地的說法卻和範傳正在【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裏的說法產生了矛盾。範傳正的父親是李白的好友,兩家是世交,李白去世後,範傳正為了紀念這位世叔,專門找到李白的孫女,主動為李白撰寫碑文。碑文裏提到李白父母是神功初年(公元705年)遷居蜀地(根據是李白兒子李伯禽的手書),這個記載和李白生於蜀地的記載產生了矛盾。在唐肅宗至德二載,也就是公元757年,李白在【為宋中丞自薦表】中說:「臣伏見前翰林供奉李白,年五十有七」,古人年齡都是按虛歲說的,所以推算起來李白應當出生在公元701年左右。神龍初年(公元705年)李白已經4歲,怎麽會生在蜀地?「碎葉說」的支持者根據「綿州說」的這個時間漏洞,加上範傳正在【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裏轉述李白兒子伯禽所記載李白先祖在隋朝謫居碎葉的事,猜測李白可能生於碎葉。但是,李白出生的年代距隋代已有百年。百年間,李白家族歷史完全空白。李白先祖被流放碎葉,和百年後李白生於碎葉,並不能形成有效的證據鏈。於是支持「綿州說」的學者提出一種推論來解釋李白生於蜀地的時間漏洞,就是李白家族有人記錯了年號,把神功初年(公元697年)記成了神龍初年(公元705年)。範傳正關於李白父母於神龍初年(公元705年)遷居巴蜀的說法源頭是李伯禽的手跡,李伯禽肯定是聽父親李白說的,而李白顯然是聽父母說的,這三代人有一代記錯了年號,「綿州說」的時間漏洞就有了合理的解釋。不過這種說法雖然合理,但畢竟只是一種推論。合理的推論讓很多學者更傾向「綿州說」,但卻無法讓綿州說成為定論,所以即便相信碎葉說的學者很少,但它還是有存在的空間。
「綿州說」雖有唐代文獻作為實證,卻因為時間漏洞,讓可靠性打了折扣。「碎葉說」沒有文獻支撐,只是一種猜測,可靠性更是無從談起。就算李白真的沒生在蜀地,也未必就生在碎葉,還存在李白生於第三地的可能性。李白究竟生在哪裏,以現有的證據來講,只能說學者傾向於他生於蜀地,但無法給出定論。
三,談李白的祖居之地(祖籍)。
關於李白的祖居之地(祖籍),存在較大爭議。李白的確說過自己是李廣後裔,出自「隴西李氏」。但本人說的就一定是事實嗎?如果現在有個姓張的人站出來說自己是西漢留侯張良的後代,難道我們就應該認為這是事實?顯然不行嘛。
談李太白祖居地前,我們不妨先看看下文:
「唐人好標望族,如王則太原,鄭則滎陽,李則隴西、贊皇,杜則京兆,姚則吳興,張則清河,崔則博陵之類,雖傳誌之文亦然。迄今考之,竟不知為何郡縣人,殊可恨」。
這是明末清初的大學者王士禎談唐人喜歡以望族自稱的現象。所謂望族就是某地興盛、傳承上百年甚至幾百年的豪門大族。上面那段譯成現代漢語大意就是:唐人喜歡以望族自稱,姓王的都說自己是太原王氏,姓鄭的都說自己是滎陽鄭氏,姓李的都說自己是隴西李氏或贊皇李氏,姓張的都說自己是清河張氏,姓崔的都說自己是博陵崔氏,諸如此類。即使是(相關人物的)傳記、史籍也都(不詳查就)如此記述。(以至於)現如今我們(這些後人)考據(唐名人生平)時,連(他們真實的籍貫)究竟是何郡縣都搞不清楚,實在太讓人遺憾。
以「隴西李氏」為例,並非生活在隴西的所有李姓家族都能稱「隴西李氏」,「隴西李氏」專指西漢「飛將軍」李廣一脈。「隴西李氏」是隋唐出自寒門的李姓名人最喜歡冒認的郡望。李唐皇室不但以「隴西李氏」為自己郡望,他們甚至給「隴西李氏」找了個來頭更大的「祖宗」——老子李耳。且不說老子是否姓李尚存爭議,只說李廣一脈從未說過自己是老子後裔,祖宗沒認的祖宗,「後代」幫著認,也算一樁奇聞了。
受魏晉南北朝幾百年士族政治的影響,隋唐時代的人都非常看重出身門第,這時期的文人對世家大族都異常神往。從李白透過李陽冰入籍「趙郡李氏」的事,你不難看出李白對自己出身門第的在乎。各位再聯想下他的婚姻,兩位妻子出自宰相之家,其中的意涵更是明顯不過。現實中李白的心境,遠沒他詩文那般瀟灑。隋唐時代的文人幾乎都很在乎自己的出身,另一位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也一度自詡是戰國名將白起的後代,但實際他的先祖是鮮卑人。
李白去世後,唐代著名的史學家範傳正主動為李白撰碑,範傳正為李白撰寫的碑文就是著名的【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碑文中分別有這樣兩句:「絕嗣之家,難求譜牒。」和「約而計之,涼武昭王九代孫也。」所謂「絕嗣之家,難求譜牒」,是說李白家族的家譜遺失了。範傳正這位史學家很委婉的告訴大家:李白出自「隴西李氏」是沒有實證的。「約而計之,涼武昭王九代孫也」。「約而計之」是估計、推斷之意,範傳正照搬了李白兒子伯禽手書遺跡中的原話。這句話的大概意思就是:按(李白所處的時代)距離涼武昭王的年代來推斷,李白可能是涼武昭王的九世孫。由此可見,李白家族是否出自「隴西李氏」,在李白生活的時代就存疑。這一點不會因為李白自己說過自己是「隴西布衣」而改變。範傳正的父親和李白是好友,李範兩家是世交,李白是範傳正的世叔,範傳正是李白的晚輩。範傳正為李白撰寫碑文,不想非議亡者,他只很委婉表達自己的觀點,雖然委婉,但已足以說明問題。
還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那就是開元末期,唐玄宗曾下詔(【命李彥允等入宗正籍詔】)讓李彥允負責調查流落民間的李唐宗室並把他們收錄進名冊。作為李彥允好友的李白並沒被收錄進唐朝宗室名冊中。只要李白能證明自己的源流,李彥允怎麽可能不把他的名字收錄進去,顯然是李白拿不出任何證據,李彥允也愛莫能助。
李白流傳下來的作品,只有三四篇跟隴西成紀或者「隴西李氏」有關,而且都是李白寫給當時高官的「求職信」,沒有一首是抒情達意的詩文。李白在這三四封求職信裏提及隴西有關的資訊,是在向對方表明自己李唐宗室的身份,從中實在看不出李白對隴西成紀有什麽別樣的情感。要知道,李白流傳下來的詩歌,有幾十首都跟巴蜀有關。和隴西成紀有關的作品,卻只有那幾封「求職信」。另外,李白幾乎遊歷了長江和黃河流域大部份地區,但卻從未去過隴西成紀。尤其是李白幾次入關中,關中離隴西那麽近,他居然一次都不去,實在反常。如果隴西成紀真是李白祖居地,而李白真出自「隴西李氏」,那李白對隴西成紀的感情未免太淡漠了。宋代的大文人蘇轍,他所在的時代,距離他的先祖遷居巴蜀已經過去300多年,他已是地地道道的巴蜀土著。可蘇轍還是對他的祖居地欒城充滿感情,不但把自己的文集叫做【欒城集】,還親自到欒城生活了一段時間。元代的詩人虞集,他的先祖是南宋宰相虞允文,虞允文是蜀人,也正是在虞允文這一代,虞家從巴蜀遷居江西。到虞集的時代,已經100多年。可這一點沒影響虞集父子對巴蜀的感情。虞集的父親,曾花重金贖買被蒙古人擄為奴隸的蜀人,然後放還他們。虞集自己也專門到蜀地生活了好幾年,以寄托故國之思。古人對自己祖居地往往有很深感情,但這點在李白身上完全看不到。再說李彥允的那件事,李白難道不可以去隴西成紀調查自己的身世嗎?「隴西李氏」是大族,按李白兒子李伯禽的說法,他們的家族離開隴西成紀也就百余年,在當地肯定還能找到很多不算遠的同宗,絕不至於無從下手。只要把身世調查清楚,李白就能獲得宗室身份,商人之子導致他無法參加科舉的問題也迎刃而解,可以走正常的仕途,不用在到處去跑官求官,何樂不為?為什麽不去調查?李白的行為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不光是李白對隴西成紀的態度很反常,李白父母也有很多反常之處。最明顯的就是李白父母從西域回歸中土是要路過隴西的,他們為什麽不直接回到闊別百年的祖居地隴西,或者就近在大唐的政治中心關中定居。而非要舍近求遠去走「難於上青天」的蜀道,跑巴蜀去定居。而且他們去的還不是成都這樣的大城市,而是綿州昌隆縣的某個小山村(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鎮)。遠在西域的李白父母,是如何得知萬裏之外有這樣一個偏遠小山村的,又是如何決定到此地的?李白父母和李白,都有太多神秘之處,而這些所謂的神秘之處,無一都跟隴西成紀或「隴西李氏」有關。
四、陳寅恪認為李白家族是世居西域的胡人
史學大師陳寅恪曾論證說:李白西域胡人 「絕無疑義」,「夫以一元非漢姓之家,忽來從西域,自稱其先世於隋代由中國謫居於西突厥舊疆之內,實為一必不可能之事。則其人本為西域胡人,絕無疑義矣」;「其父之所以名客者,始由西域之人其姓名不通於華夏,因以胡客呼之,遂取以為名」;李白之父所以自西域遷蜀,蓋因「六朝隋唐時代蜀漢亦為西胡興賈區 域」,且「至入中國方改李姓也」。
從文化上來說李白肯定是蜀人,自然也是中國人,但血緣上卻未必。也許真像陳寅恪說的那樣,李白先祖並非漢人,而是胡人,李白身上有胡人血統。李白因在蜀地長大,所以中文化極深。李白父母為了在漢地更好的生活,不但改姓了大唐的國姓,還編造了自己家族出自「隴西李氏」,自己是大唐宗室的漂亮出身。當然,就算李白祖上就是漢人而不是胡人,也不能說明他真的出自「隴西李氏」,他的父母還是存在編造履歷的嫌疑。
————以上為2020年5月所寫的原回答,以下為補充的資料————
材料(可跳過):
一些典籍關於李白出生地的記載:
李陽冰的【草堂集序】說「逃歸於蜀,復指李樹而生伯陽。驚姜之夕,長庚入夢,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魏顥(李白的詩友)的【李翰林集序】:「自盤古劃天地,天地之氣,艮於西南。劍門上斷,橫江下絕,岷、峨之曲,別為錦川。蜀之人無聞則已,聞則傑出,是生相如、君平、王褒、揚雄,降有陳子昂、李白,皆五百年矣。白本隴西,乃放形,因家於綿。身既生蜀,則江山英秀。」
【彰明縣誌】載:「紫雲山在綿州彰明縣西南四十裏,峰巒環秀,古木翠,常有紫雲結其上,故名。」王琦註雲:「太白生於綿州,所謂‘家本紫雲山’者,蓋謂是山歟?」來到四川省江油縣青蓮鎮(唐代為昌明縣),我們便可實地看到不少李白生活過的痕跡。在青蓮鎮的西北處有一座山,名匡山,是李白少年時代讀書的地方。鎮西大約半裏處,有清代乾隆年間重建的李白故居,名曰「隴西院」。院後還有李白胞妹月圓之墓。院門口有對聯雲:「弟妹墓猶存,莫謂詩人空浪跡;藝文誌可考,由來 此地是故居。」和「隴西院」遙相呼應,緊靠盤江北岸的,是清代嘉慶年間修建的「太白祠」。在江油縣西側,還有一座長庚寺,這座寺廟內有宋人楊遂撰寫的【唐 李先生彰明縣舊宅碑並序】,上面寫道:「先生舊宅在青蓮鄉……」碑文末尾,還題有「大宋太宗淳化五年」字樣。另外,江油縣還有一塊相傳是宋代大書法家米芾所書李白詩【贈江油尉】的碑石。這些遺跡,在江油縣有二三十處之多。清代同治年間的江油縣令、【江油縣誌】編撰者霍揖曾寫道:「匡山下臨陪江水,中有謫仙人故裏。道旁父老為我言,颯爽英姿疑未死。」
李白流傳下來有關巴蜀的部份詩文:
【登 峨眉山 】(青年時寫於峨眉山)
——李白
蜀國 多仙山, 峨眉 邈難匹。
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
泠然紫霞賞,果得錦囊術。
雲間吟瓊簫,石上弄寶瑟。
平生有微尚,歡笑自此畢。
煙容如在顏,塵累忽相失。
倘逢騎羊子,攜手淩白日。
【登 錦城 散花樓】(青年時寫於成都)
——李白
日照錦城頭,朝光散花樓。
金窗夾繡戶,珠箔懸銀鉤。
飛梯綠雲中,極目散我憂。
暮雨向三峽,春江繞雙流。
今來一登望,如上九天遊。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青少年時期寫於四川)
——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釋: 戴天山也就是大匡山。在四川昌隆縣北五十裏,青年時期的李白曾經在此山中的大明寺讀書。
【尋雍尊師隱居】(青年時期寫於四川)
——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
撥雲尋古道,倚樹聽流泉。
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
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 峨眉山月 歌】(寫於24歲)
——李白
峨眉山月 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 渝州 。
釋:這是李白出蜀過三峽時寫的一首依戀家鄉山水的詩,尤其是對峨眉山月的喜愛幾乎貫穿了李白一生。
【 巴女 詞】(寫於24歲)
——李白
巴水 急如箭, 巴船 去若飛。
十月三千裏,郎行幾歲歸?
釋:此詩是李白出蜀時,寫於川東的一首詩。
【渡荊門送別】(寫於24歲)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 故鄉水 ,萬裏送行舟。
析: 這詩是李白即將出蜀時訴所寫。詩中第四句「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道出了詩人對家鄉的留戀。詩人不說自己如何留戀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戀不舍地一路送自己遠行。立意非常特別,是李白早期詩歌的代表作。
【江上寄 巴東 故人】(25歲寫於湖北)
——李白
漢水波浪遠,巫山雲雨飛。
東風吹客夢,西落此中時。
覺後思 白帝 ,佳人與我違。
瞿塘饒賈客,音信莫令稀。
釋:此詩是李白25歲初遊湖北漢水時為表達對家鄉友人的思念,創作並寄給家鄉好友的作品。
【淮南臥病書懷,寄 蜀中 趙征君蕤】(26歲寫於揚州)
——李白
吳會一浮雲,飄如遠行客。
功業莫從就,歲光屢奔迫。
良圖俄棄捐,衰疾乃綿劇。
古琴藏虛匣,長劍掛空壁。
楚懷奏鍾儀,越吟比莊舄。
國門遙天外, 鄉路 遠山隔。
朝憶 相如台 ,夜夢 子雲宅 。
旅情初結緝,秋氣方寂歷。
風入松下清,露出草間白。
故人不可見,幽夢誰與適。
寄書西飛鴻,贈爾慰離析。
釋:
征君:對拒絕皇帝和朝廷征召之人的尊稱。
趙蕤,字太賓,號東巖子,道家、縱橫家,梓州鹽亭人(今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和李白是梓州老鄉,也是李白學習縱橫術和帝王學的老師。趙蕤一度和年輕時的李白合稱「蜀中二傑」,所謂「趙蕤術數,李白文章」。
析: 此詩是李白詩中不多見的沈郁憂傷之作,詩寫於揚州,是李白26歲時的作品,當時李白對求取仕途有些迷茫,加上病重,心情不佳,憂傷中想到了故鄉和故鄉的朋友,於是寫下了此詩。「相如台」,指的是司馬相如的琴台,「子雲宅」指的是楊雄的故居。司馬相如和楊雄都是漢賦四大家,是西漢文學的重要人物,而他倆都是蜀人。一個遊子在外求取仕途受挫,想到的都是家鄉的風物。
【靜夜思】(26歲寫於揚州)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 故鄉 。
析: 靜夜思寫作時間是在公元726年9月,地點在揚州,和【淮南臥病書懷,寄蜀中趙征君蕤】的寫作時間相差無幾,都是在揚州所做。此時作者身體稍好,但境遇卻沒有大的變化,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喝著酒,又想到了遠在蜀地的故鄉。
【寄遠十一首其五】(30歲寫於南陽)
——李白
遠憶 巫山 陽,花明綠江暖。
躊躇未得往,淚向南雲滿。
春風復無情,吹我夢魂斷。
不見眼中人,天長音信短。
釋:其實【寄遠】十一首,都是在寫詩人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寫於33歲左右)
——李白
家本紫雲山 ,道風未淪落。沈懷丹丘誌,沖賞歸寂寞。
朅來遊閩荒,捫涉窮禹鑿。夤緣泛潮海,偃蹇陟廬霍。
憑雷躡天窗,弄影憩霞閣。且欣登眺美,頗愜隱淪諾。
三山曠幽期,四嶽聊所托。故人契嵩潁,高義炳丹雘,
滅跡遺紛囂,終言本峰壑。自矜林湍好,不羨朝市樂。
偶與真意並,頓覺世情薄。爾能折芳桂,吾亦采蘭若。
拙妻好乘鸞,嬌女愛飛鶴。提攜訪神仙,從此煉金藥。
釋:李白所說的紫雲山是綿州彰明縣西南四十裏的一座小山,是他小時候遊玩讀書的地方。
【春夜洛城聞笛】(寫於34歲)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 故園情 。
析:李白24歲離家東遊,寫此詩時已經34歲,離家已近10年。春夜聞笛【折楊柳】曲,觸發了李白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送友人入 蜀 】(寫於42歲)
——李白
見說 蠶叢 路,崎嶇不易行。
山從人面起,雲傍馬頭生。
芳樹籠秦棧,春流繞 蜀城 。
升沈應已定,不必問 君平 。
釋:這是一首以描繪蜀道山川的奇美著稱的抒情詩,是李白在長安送友人入蜀時所作。詩中的君平是指嚴君平,原名莊遵。嚴君平是西漢晚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者,魏晉玄學的源頭之一。此人活了96歲,也是蜀人,楊雄楊子雲是他的學生之一。
【 蜀道 難】(寫於42歲左右)
——李白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雕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清溪行】(寫於44歲左右)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
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裏。
向晚猩猩啼,空悲 遠遊子 。
析:此詩是李白被「賜金返還」離開長安後遊池州時所作。詩人以遠遊子自稱,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反應出李白此時內心的孤寂與落寞。
【觀元丹丘坐 巫山 屏風】(寫於50歲左右)
——李白
昔遊 三峽 見 巫山 ,見畫 巫山 宛相似。
疑是天邊十二峰,飛入君家彩屏裏。
寒松蕭瑟如有聲,陽台微茫如有情。
錦衾瑤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高咫尺,如千裏,翠屏丹崖燦如綺。
蒼蒼遠樹圍荊門,歷歷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萬壑分,煙光草色俱氛氳。
溪花笑日何年發,江客聽猿幾歲聞。
使人對此心緬邈,疑入嵩丘夢彩雲。
【上安州裴長史書】(寫於52歲)
——李白
...........(省略) 見鄉人相如大誇雲夢之事,雲有七澤,遂來觀焉。 ............(省略)
析:此詩寫於52歲,李白在詩中提及自己夢到了鄉人司馬相如。李白26歲時寫的【淮南臥病書懷,寄蜀中趙征君蕤】裏,也有提及司馬相如。
【聽 蜀僧 濬(浚)彈琴】
(52歲寫於宣城)
——李白
蜀僧 抱綠綺,西下 峨眉峰 。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析:全詩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明快暢達,風韻健爽,在贊美琴聲美妙的同時,也寓有知音的感慨和對故鄉巴蜀的眷戀之情。
【 巫山 枕障】(寫於57歲)
——李白
巫山 枕障畫高丘, 白帝城 邊樹色秋。
朝雲夜入無行處, 巴水 橫天更不流。
【悲清秋賦】(寫於58歲) ——李白
登九疑兮望清川,見三湘之潺湲。
水流寒以歸海,雲橫秋而蔽天。
余以鳥道計於故鄉兮,不知去荊吳之幾千。
於時西陽半規,映島欲沒。
澄湖原闕湖字練明,遙海上月。
念佳期之浩蕩,渺懷燕而望越。
荷花落兮江色秋,風裊裊兮夜悠悠。
臨窮溟以有羨,思釣鰲於滄洲。
無修竿以一舉,撫洪波而增憂。
歸去來兮,人間不可以托此,吾將采藥於蓬丘。
析:此詩是李白登湖南寧遠九疑山時所作。其中「余以鳥道計於故鄉兮,不知去荊吳之幾千」的意思是我憑著鳥遷徙的道路計算故鄉(巴蜀)的距離,不知離荊吳(原指戰國時期的楚國和吳國,這裏主要指兩湖地區)之地有幾千裏。
【 峨眉山月 歌送 蜀僧 晏入中京】(59歲左右寫於江夏)
——李白
我在 巴東三峽 時,西看明月憶 峨眉 。
月出 峨眉 照滄海,與人萬裏長相隨。
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 峨眉客 。
峨眉山月 還送君,風吹西到長安陌。
長安大道橫九天, 峨眉山月 照秦川。
黃金獅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談重玄。
我似浮雲殢吳越,君逢聖主遊丹闕。
一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 峨眉月 。
析: 這首詩是李白晚年送一位蜀地僧人去長安時候所寫。李白又提到了峨眉月,他多年不見的峨眉月。回憶是美好的,感覺峨眉月一直深埋在李白心底,就像李白對故鄉的思念一樣。而今在黃鶴樓前看見來自故鄉的僧人,他帶來了久違的故鄉氣息。其實,萬裏共明月,本無所謂這裏明月那裏明月之分。但是,一方面李白對故鄉月亮情有獨鐘,另一方面對自己身似浮雲,滯留吳越,羨慕蜀僧歸時還可見到峨眉月,還能回到故鄉。而自己可能永遠也回不到家鄉,看不見家鄉的峨眉山月,更見不到故鄉的親人了,因為親人早就不在了。
【宣城見杜鵑花】(59歲左右寫於宣城)
——李白
蜀國 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 三巴 。
析: 這首詩是李白晚年在安徽宣城所寫。當時的李白已是暮年,自感時日無多,仕途無望。看到宣城的杜鵑花,回想起了小時候在蜀地聽到的杜鵑鳥的叫聲。一聲一聲的叫的詩人肝腸寸斷,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故鄉。這裏的三巴代指巴蜀,詩人此時身無長物,仕途失敗,人生失意,一個孤單的遊子在異鄉想起了久別的家鄉,真是可憐可嘆。
【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寫於晚年)
——李白
...........(原文太長,此處省略)
懷君路綿邈,覽古情淒涼。
知戀 峨眉 去,弄景偶騎羊
和隴西有關的一些材料:
【唐故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節選)
——範傳正(唐代史學家,其父為白摯友,範傳正是李白的侄輩) 「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隴西成紀人。 絕嗣之家,難求譜牒。......約而計之,涼武昭王九代孫也。 隋末多難,一房被竄於碎葉,流離散落,隱易姓名。故自國朝以來,漏於屬籍。神龍初,潛還廣漢,因僑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為名。高臥雲林,不求祿仕。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復姓,先夫人夢長庚而告祥,名之與字,鹹取所象。」
析:
這是範傳正為李白撰寫的碑文節選。文中說「其先隴西成紀人」,這是範傳正照搬李白兒子伯禽手記的內容。不過範傳正接著就說「絕嗣之家,難求譜牒」。以此說明李白家族沒有能夠證明自己出身的材料。
李白因其父為商人,又是客籍,所以終生無法參加科舉。但李白又是個極其熱衷仕途的人,他為了做官,可謂是門路走盡,甚至不惜放下讀書人的尊嚴,透過裙帶關系跑官。就是這樣李白也沒跑到什麽像樣的官職。如果李白真是李唐宗室,他又何須如此?他只要向朝廷證明其出身,就可以被編入宗譜,成為朝廷認可的宗室。有了宗室的身份,自然就能參加科舉走正常的仕途。這對李白這樣的文學天才來說,是一條最簡單不過的路。可李白卻選了一條既不光彩又收效甚微的路——四處托關系跑官。李白提及隴西成紀或隴西李氏的作品,都是「求職信」。李白之所以這樣做,其實是在暗示、明示對方自己李唐宗室的身份,不過似乎並沒收到什麽效果。李白當然不是不想走簡單的路,而是他走不了,因為他不是宗室,至少他無法拿出證據證明這點。
【與韓荊州書】(寫於33歲)
——李白
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豈不以有周公之風,躬吐握之事,使海內豪俊,奔走而歸之,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所以龍蟠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願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則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穎脫而出,即其人焉。
白,隴西布衣 ,流落楚、漢。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皆王公大人許與氣義。此疇曩心跡,安敢不盡於君侯哉!
......(此處省略)
且人非堯舜,誰能盡善?白謨猷籌畫,安能自矜?至於制作,積成卷軸,則欲塵穢視聽。恐雕蟲小技,不合大人。若賜觀芻蕘,請給紙墨,兼之書人,然後退掃閑軒,繕寫呈上。庶青萍、結綠,長價於薛、卞之門。幸惟下流,大開獎飾,惟君侯圖之。
釋: 這是李白寫給荊州長史韓朝宗的「求職信」。李白在文中提及隴西,明顯是在暗示自己宗室的身份,讓別人不要小看他。
【贈張相鎬其二】(寫於晚年)
——李白
本家隴西人,先為漢邊將 。
功略蓋天地,名飛青雲上。
苦戰竟不侯。當年頗惆悵。
世傳崆峒勇。氣激金風壯。
英烈遺厥孫。百代神猶王。
十五觀奇書。作賦淩相如。
龍顏惠殊寵。麟閣憑天居。
晚途未雲已。蹭蹬遭讒毀。
想象晉末時。崩騰胡塵起。
衣冠陷鋒鏑。戎虜盈朝市。
石勒窺神州。劉聰劫天子。
撫劍夜吟嘯。雄心日千裏。
誓欲斬鯨鯢。澄清洛陽水。
六合灑霖雨。萬物無雕枯。
我揮一杯水。自笑何區區。
因人恥成事。貴欲決良圖。
滅虜不言功。飄然陟蓬壺。
惟有安期舄。留之滄海隅。
析: 李白晚年卷入永王李璘叛亂案,獲罪被流放夜郎。幸運的是李白遇到了大赦,從而結束了流放生活。此詩就是李白結束流放生涯不久,向宰相張鎬寫的兩首「求職」詩中的第二首。和【與韓荊州書】一樣,李白在這首詩裏提及隴西也是想告訴張鎬自己不凡的出身,後面一大段則是在說自己的才能、見識雲雲。
【上安州裴長史書】
——李白
......(此處省略)
白本家金陵 ,世為右姓。遭沮渠蒙遜難,奔流鹹秦,因官寓家。少長江漢,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軒轅以來,頗得聞矣。常橫經籍書,制作不倦,迄於今三十春矣。以為士生則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誌。乃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南窮蒼梧,東涉溟海。見鄉人相如大誇雲夢之事,雲楚有七澤,遂來觀焉。而許相公家見招,妻以孫女,便憩於此,至移三霜焉。
......(此處省略)
釋:這裏的金陵是指建康郡(今甘肅省張掖市高台縣駱駝城鄉新民村南),也叫駱駝城,是西涼李暠的核心統治區,李白以此向對方暗示自己是李暠的後人。
總結:李白流傳下來的詩文中從沒出現過懷念隴西或描繪隴西風土人情的作品,僅有三四篇提及隴西的詩文都是類似【與韓荊州書】和【贈張相鎬其二】【上安州裴長史書】的「求職信」。他提及隴西成紀或者建康郡,都是為了說明自己「隴西李氏」的身份。絲毫看不出對所謂「祖居地」的懷念之情,這和李白詩文中幾十次提及巴蜀,懷念巴蜀風土人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