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諸葛亮真的有把司馬懿逼入過絕境嗎?

2020-05-08知識

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鹵城大戰中,諸葛亮將自己置於絕境以引誘司馬懿出戰,但很快司馬懿就會發現陷入絕境的其實是他自己。這次大戰司馬懿大敗虧輸,損兵折將而且糧草也不充裕,若不是李嚴從中作梗,隴右的局勢猶未可知。

以下是第四次北伐詳解,長文多圖預警。

230年夏天曹真組織的南征行動以失敗告終,一場大雨導致勞師動眾卻無功而返,錢糧損耗巨大。再加上從十月份到轉年春天魏國境內持續大旱導致糧食歉收,魏國一時間處於一個低谷期,短期內無力在發動進攻。

自去冬十月至此月不雨,辛巳,大雩。(三國誌魏書明帝紀第三)

而蜀漢方面在229年春天建威之戰後,除了230年魏延有一次小規模出兵擊敗了郭淮以外,並沒有大規模軍事行動,因此在經過了兩年的休整與積累之後實力得到充分的恢復。

而這時候魏國雍涼地區的最高長官曹真在出征歸來後郁郁寡歡,身體狀況不佳,等到231年年初已經病入膏肓了。

再加上上次奪取了陰平武都這兩個通向隴右的彈板,如今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俱全,諸葛亮認為出兵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在231年春天出兵發動了第四次北伐戰役,目標直指上邽。

這次諸葛亮在戰略規劃上與前兩次出征不同,並沒有太大的迷惑性,非常直截了當。他采取圍魏救趙的戰術,攻敵所必救(祁山堡、上邽),因為曹魏不可能坐視隴右落在蜀漢的手裏。

經過第一次北伐的失利,諸葛亮已經意識到,自己這五六萬人馬雖然也不算少,但若要同時完成消滅隴右的魏軍和阻擊關中方向的援軍這兩個任務還是不夠的,因此靠被動防禦拖延時間慢慢蠶食的策略不可行。經過建威之戰後諸葛亮看到了圍點打援的好處,因此他準備故技重施,爭取在野戰中殲滅魏軍。

這種軍事思想是非常先進的,正所謂「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著重消滅敵人有生力量,這種策略是非常得當的,與毛澤東軍事思想相吻合。諸葛亮這次不再去截斷隴道了,他要直接消滅魏國援軍,如此一來,隴右地區自然一股而下。

諸葛亮敢於在兵力弱勢的情況下與敵軍交戰絕不是魯莽,他是有著充分的依仗的。這個依仗就是精兵思想。

諸葛亮在他的文集【兵要】中提到,「有制之兵,無能之將,不可以敗;無制之兵,有能之將,不可以勝。」意思是說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即使將領才能平庸,也不會打敗仗;一支沒有嚴格訓練的軍隊,即使將領再善戰,也無法取得勝利。

這種精兵思想自古有之,比如戰國時的魏武卒,齊技擊和秦銳士,都是威震天下的強兵。但這種強兵卻並不常見,主要就是絕大多數將領沒有足夠優秀的練兵能力,只能見菜下碟,而且又過於迷信臨場指揮的作用。

一直有一種非常普遍的看法,說一只獅子帶領的一群綿羊可以戰勝一只綿羊帶領的一群獅子。這其實是不可能的,因為綿羊就是綿羊,無論誰來指揮也不可能戰勝獅子。這種說法過分誇大了指揮官的作用,其實兵員素質同等重要。一支軍隊如果兵員素質低下,那麽即使韓信來指揮也沒有意義,因為士兵沒有能力完成既定任務,所以無論作戰計劃再高明也終將失敗。

諸葛亮重視練兵,自從他首次領兵出征平定南中之後一直到後期北伐期間,一直有講武的記錄。在兵力占據劣勢的情況下,致力於提升軍隊素質以抹平糊魏國的實力差距,是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了。

三年春,亮率眾南征,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第五)
十年,亮休士勸農於黃沙,作流馬木牛畢,教兵講武。(三國誌蜀書後主傳第三)

諸葛亮這次北伐隴右,而曹真病重難以出戰,魏明帝曹睿只好派出司馬懿迎戰,因為當時夠資歷並且軍事能力也過硬的將領除了他以外實在是沒有別人了。

於是魏大司馬曹真有疾,司馬宣王自荊州入朝,魏明帝曰:"西方事重,非君莫可付者。"(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註)

這場戰役雖然魏國是主場作戰,但是由於連月大旱,糧草不足。而蜀漢方面雖然遠道而來,但是諸葛亮準備了新的運輸工具木牛,雖然很難說這到底是一種什麽工具,但至少可以肯定木牛可以提升運輸效率,這樣增強了補給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外出作戰的周期,加大了制定作戰計劃的余地。

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第五)

也就是說這次戰役,魏國並沒有糧草上的優勢,而諸葛亮還要再添上一把火,他要把隴右的糧草(上邽之麥)一掃而光,讓司馬懿的援軍真正陷入糧荒。這也是因糧於敵的高超境界。

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萁桿一石,當吾二十石。(孫子兵法作戰第二)

司馬懿自然知道事態的嚴重性,上邽之麥是隴右所剩不多的糧草了,他必須要保住。因此司馬懿立即作出部署,令費曜、戴陵立即率先頭部隊四千人趕往上邽增援,到達後原地堅守,其余大部隊隨後出發。

宣王使曜、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餘眾悉出,西救祁山。(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註)

這說明一個問題,即長期駐守在上邽的郭淮手上兵力不足,不足以對抗諸葛亮,也保護不住麥田。但司馬懿派去這四千援軍也並不太多,根本改變不了隴右的力量對比,因此只能認為司馬懿是做在姿態,向郭淮表明援軍很快就到,以安定上邽的軍心。

在三國誌中沒有提到司馬懿的具體行軍路線,但是晉書中提到司馬懿行軍途中經過了隃麋,這個地方在今天陜西省隴縣,位於隴山道之上。那麽司馬懿的行軍路線就很明顯了,是隴山道。但提前出發的費曜、戴陵的部隊呢?我認為應該走的是陳倉狹道,不然就沒有分兵的必要。

由於陳倉狹道難以讓大軍通行,因此司馬懿才行此下策,他現在只能期盼著四千援軍再加上郭淮的兵力可以暫時拖住諸葛亮,並守住麥田,等自己主力大軍一到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了,不過司馬懿雖然頗有作戰經驗,但畢竟沒和諸葛亮交手過,不知道他的厲害,所以還是吃了虧。

郭淮、費曜等僥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麥。(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註)

郭淮等到了費曜的援軍,不可能繼續龜縮不戰,但是正面又打不過,於是小負一陣之後只好坐視上邽之麥丟了個幹凈。這件事又是一個誇勝諱敗的典型,郭淮傳對此只字未提。

其實在之前張郃還提出過另一個策略,即分兵駐守雍、郿,目的是堵住陳倉道和斜谷道,防止諸葛亮偷襲關中,畢竟前面的北伐中諸葛亮多次使用聲東擊西戰術,張郃也頗為忌憚。但司馬懿拒絕了這一方案,他認為如果分兵後魏軍前部能抵擋諸葛亮,這樣部署確實萬無一失,但如果不能抵擋卻要分兵就是取敗之道。

郃欲分兵駐雍、郿,宣王曰:"料前軍能獨當之者,將軍言是也;若不能當而分為前後,此楚之三軍所以為黥布禽也。"(晉書宣帝紀)

這裏司馬懿用了個典故,黥布也就是英布,韓信和彭越被殺後,英布心生恐懼故而起兵叛亂。當時英布攻楚國,楚國軍隊兵分三路迎戰。

或說楚將曰:「布善用兵,民素畏之。且兵法,諸侯戰其地為散地。今別為三,彼敗吾一軍,餘皆走,安能相救!」不聽。布果破其一軍,其二軍散走。(史記黥布列傳第三十一)

英布擊潰楚國其中一軍,楚軍就全線潰敗,這主要是因為楚國是散地作戰。所謂散地作戰,就是在自己的領地上與敵作戰。處於散地的話除非優勢明顯否則不宜交戰,因為士兵們因為對地形環境比較熟悉,一旦受挫很容易逃亡離散。司馬懿舉這個例子非常合適,如果分兵的話,前部一旦戰敗,主力部隊也將軍心渙散。說明司馬懿對於諸葛亮的戰術已經心知肚明,對方並沒打算使用什麽奇計,就是要堂堂正正地打一仗。

諸侯自戰其地者,為散地;散地則無戰。(孫子兵法九地第十一)

這時候在晉書中出現了一段奇怪的記載,司馬懿大軍到達隃麋的時候,聽說諸葛亮已經開始割麥,他竟然表示諸葛亮這個人不果斷,只會穩紮穩打,肯定先安營紮寨然後割麥,我軍強行軍兩日即可趕到上邽,屆時可保無虞。

遂進軍隃麋。亮聞大軍且至,乃自帥眾將芟上邽之麥。諸將皆懼,帝曰:"亮慮多決少,必安營自固,然後芟麥。吾得二日兼行足矣。"(晉書宣帝紀)

實在不清楚到底是司馬懿瘋了還是晉書作者房玄齡瘋了,從隃麋到上邽足足五百裏以上,兩天若想趕到除非全是騎兵。即便都是騎兵,長途奔襲幾百裏也會「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況且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這裏只能理解成晉書強行為司馬懿吹了一波,畢竟這段記載無論在三國誌和裴松之註乃至資治通鑒中都沒出現,晉書的記載是獨一份。而這樣吹噓的寫法後面還會見到。

不管司馬懿大軍用了多長時間,等他趕到的時候,由於郭淮等人兵力不足,無法阻止諸葛亮,上邽的麥田已經空空如也了,這時魏軍反而在糧草儲備上居於劣勢。

雖然魏軍形勢不利,但郭淮畢竟坐鎮隴右多年,還是有些辦法的,他利用自己多年來在隴右的少數民族中積累的威信,從羌、胡手中征集了一些糧草,解了燃眉之急。

是時,隴右無谷,議欲關中大運,淮以威恩撫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輸調,軍食用足,轉揚武將軍。(三國誌魏書滿田牽郭傳第二十六)

這時蜀漢軍隊小勝一場,然後又奪取了上邽之麥,氣勢正盛。而魏軍遠道而來,不僅疲憊而且士氣受挫,此消彼長之下,正是決戰的好機會。不過司馬懿卻不會輕易上當,他知道自己形勢不利,因此避而不戰,諸葛亮求戰不得只好引軍後退,繼續尋找誘敵的機會。

與宣王遇於上邽之東,斂兵依險,軍不得交,亮引而還。(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註)

至此第四次北伐之戰第一階段結束,讓我們大概回顧一下。

首先在231年春天,諸葛亮抓住魏國大旱並且大司馬曹真病重的機會發起北伐。魏明帝曹睿迅速作出對應,令司馬懿發兵增援。司馬懿派費曜、戴陵率先頭部隊趕赴上邽,但未能阻止諸葛亮割麥。待司馬懿大軍抵達上邽後,諸葛亮尋機決戰,司馬懿不為所動,隨後諸葛亮軍後撤。

在第一階段中,諸葛亮利用上邽之麥作為誘餌小勝一場,並讓司馬懿軍隊陷入缺糧的不利局面,但郭淮卻從羌胡人處征糧解決了危機,雙方又回到了同一起點,開始對峙的局面。

雖然諸葛亮主動求戰,希望殲敵於野的計劃在第一階段沒能實作,但他還有後手,而司馬懿即將在這裏遭遇他人生中最慘痛的一次失敗。

諸葛亮在上邽附近向司馬懿挑戰未果後,心中也明白,司馬懿不是那麽好騙的,如果想讓司馬懿出戰,除非給對方戰即能勝的錯覺,因此諸葛亮率軍向南撤退。

亮引而還。宣王尋亮至於鹵城。(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註)

這裏晉書又給司馬懿無腦吹了一波,說諸葛亮望風而逃。拜托,人家是求戰不得才走的,如果司馬懿肯打,你一支疲敝之師還敢來戰,那不是正中諸葛亮下懷嗎?晉書對司馬懿的描寫真實性可見一斑。

於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塵而遁。(晉書宣帝紀)

諸葛亮在求戰不得的情況下主動撤退是有好處的,首先司馬懿在上邽以東駐紮,與上邽守軍形成掎角之勢,強攻是攻不下來的。這時候如果不後退容易師老兵疲,優勢會漸漸轉移到司馬懿一方。而此時後撤,不僅可以縮短戰線,減輕軍糧補給壓力,還可以讓士兵得到休整。而魏軍的戰線則被拉長了許多,鹵城在今天甘肅省禮縣鹽官鎮,距離上邽100裏以上,因此前線的魏軍就和上邽大本營之間無法相互支援了。

有人會說,如果司馬懿不追那怎麽辦呢?實際上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司馬懿是騎虎難下不得不追,因為祁山堡還始終處於蜀漢的包圍之下。

明年,諸葛亮寇天水,圍將軍賈嗣、魏平於祁山。(晉書宣帝紀)

祁山也就是祁山堡,是平原上突起的一座孤峰,位於鹵城西南20多裏處,兩地之間正常行軍只有一天不到的路程。它高數十丈,周圍裏許,四面如削,高峻奇拔。營堡只西南有門可入城堡,再沿盤折小徑,迂回曲轉上至山巔。山上平地三千平方米,面積不大,不可能駐紮大量軍隊,因此雖然易守難攻,卻也無法堅持太久。

司馬懿受皇帝重托前來隴右支援,手握重兵,如果他不敢前去解圍的話,那麽是無論如何也交代不過去的,之前已經丟了上邽之麥,他再也擔不起遺失祁山堡的責任。而且他在上邽時候就不敢交戰,如果敵方撤退還不敢追擊的話,在軍中也會威信掃地,久而久之就沒人會鳥他了。因此司馬懿硬著頭皮也要追上來,他的意思就是告訴諸將:你們看,我是想打的,我都追上來了,但是現在戰局還不明朗,咱還得等,所以追歸追,咱暫時還是不能打。

宣王不從,故尋亮。既至,又登山掘營,不肯戰。(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註)

從上邽到鹵城有兩條路,一條路是西邊的木門道,這條道略長但比較好走;另一條路是東面的鐵堂狹道,這條路雖然距離較近卻崎嶇難行。今天鐵堂狹道已經成為通向天水方向的主幹道,是十天高速的一部份,但那是因為中間修建了隧道的緣故。在古代,可以使大軍通行的路線還是木門道。

就這樣在鹵城雙方繼續展開對峙,諸葛亮這時候剛剛割了上邽之麥,又有木牛之助,而且圍住祁山堡,糧道不會有危險,因此也是能耗下去的,於是依著山勢修建了防禦陣地,並且截斷了河流(西漢水)作為水源和掩護。

亮屯鹵城,據南北二山,斷水為重圍。(晉書宣帝紀)

這時候張郃坐不住了,他說:「諸葛亮遠道而來,我們不和他交戰消磨他的銳氣是沒錯的。但也應該分一支奇兵去抄他的後路。這樣不僅能兩面夾擊,在戰略上取得優勢,還能接近祁山堡,讓守軍安心。這麽幹等也不是辦法,會逐漸失去隴右的民心。

張郃曰:"彼遠來逆我,請戰不得,謂我利在不戰,欲以長計制之也。且祁山知大軍以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為奇兵,示出其後,不宜進前而不敢偪,坐失民望也。今亮縣軍食少,亦行去矣。(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註)

張郃的計策不無道理,如果能實作的話,魏軍就可以截斷蜀軍的糧道以及歸路。另外隴右地區並不是民心向魏,第一次北伐時候就有眾多地區投降,可見還是有些搖擺的,如果魏軍長期無所作為,隴右勢力難免倒向蜀漢。

但是問題在於這一策略實作的難度很大,祁山道兩側都是山脈,在鐵堂狹道和木門道交匯處之南也沒有什麽岔路可走,想在諸葛亮大軍眼皮底下溜過去談何容易。司馬懿自然也清楚,因此拒絕了這個提議。

眼見司馬懿不動如山,諸葛亮這回頭有點大了,司馬懿這忍功也太強了,在上邽他不上當,現在用祁山堡當誘餌他還是不上當,想來一次漂亮的圍點打援太難了,看來要想大破司馬懿只有孤註一擲了。諸葛亮經過深思熟慮,為了引誘司馬懿出戰,他決定以身飼虎,把自己當作誘餌並置於絕地,不信司馬懿還不上當。於是諸葛亮改變了部署,他主動撤去了祁山堡的包圍,收縮兵力全部集中在鹵城一帶。

這時候司馬懿的日子也不好過,好不容易解了祁山堡之圍,把賈嗣(漢晉春秋裏稱為賈栩,註意是賈栩而不是賈詡)、魏平救了出來,但是這兩人回來就開始添堵,堅持要求司馬懿出戰,說你畏蜀如虎,豈不為天下人恥笑?估計是被圍困這段日子過得比較慘,急於報仇。

賈栩、魏平數請戰,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註)

司馬懿也郁悶,不是不想打,是真怕打不過,於是只好開噴,批評了手下這些沖動的人,但他們還是不聽。

宣王病之。諸將鹹請戰。(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註)

司馬懿身邊請戰聲不絕於耳,被這些人搞得不勝其煩。他盤算著,這諸葛孔明真是巫師,臨陣對決竟然不露一點破綻,也絲毫不見斷糧退兵的跡象,令人無機可乘。但確實不能這樣等下去了,索性就讓張郃試一試吧。成功了自然好,失敗的話,也正好堵住他們的嘴。可是沒過多久,一條新的情報讓他再次陷入了疑慮―張郃竟然真的成功了。

司馬懿有點不相信這個現實,目前蜀漢大軍全集中鹵城固守,歸路和糧道都被斷絕。諸葛亮怎麽會出這樣的昏招?這其中莫非有詐?

而此時蜀漢諸將也肯定有同樣的疑問,他們雖然不敢質疑諸葛亮的決定,但心中必然也是惴惴不安。其實這一切都在諸葛亮的掌控之中,司馬懿不肯戰,是因為他不認為能取得優勢,現在諸葛亮將大軍至於險地,從各個角度看司馬懿都處於絕對優勢。畢竟古今中外大小戰役,被兩面夾擊的一方都難免大敗虧輸。如果司馬懿還是不敢打,那到哪也說不過去了。

但是諸葛亮為了誘敵出戰付出了巨大代價把自己至於險地,他就不怕戰敗嗎?事實上諸葛亮敢於這麽安排,還是心裏有把握的,因為他手裏有一張王牌,也就是王平。

王平在街亭之戰立功後受到諸葛亮信任,從裨將軍被升為討寇將軍,而且更是被任命為蜀漢王牌部隊無當飛軍的指揮官無當監,而他率領的無當飛軍將成為鹵城大戰決勝的關鍵。

平特見崇顯,加拜參軍,統五部兼當營事,進位討寇將軍,封亭侯。(三國誌蜀書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此時的司馬懿還是猶豫不決,他希望張郃的包抄能夠成功,但真的成功了,他又覺得難以置信。張郃的部隊明顯是諸葛亮故意放過去的,司馬懿不明白諸葛亮為什麽會這樣做,因為這和諸葛亮平時用兵不行險的原則相悖。但是思來想去也不覺得這場仗會打輸,再加上眾意也不能無視,最終他還是決心一戰。

諸葛亮截斷河流設定了南北兩條防線,他親率主力在北面迎戰司馬懿,而王平則率領無當飛軍防守南面。距離街亭之戰三年過去了,王平再次迎來與張郃的宿命對決。

五月辛巳,乃使張郃攻無當監何平於南圍,自案中道向亮。(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註)

之前在諸葛亮篇第一部份講過,無當飛軍是諸葛亮平定南中後,抽調當地蠻夷勇士組建的部隊。這支部隊在王平率領下戰鬥力極強,與名將張郃打了個旗鼓相當。

九年,亮圍祁山,平別守南圍。魏大將軍司馬宣王攻亮,張郃攻平,平堅守不動,郃不能克。(三國誌蜀書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按照司馬懿的構想,他應該用主力頂住諸葛亮大軍,讓張郃這只奇兵從背後發起進攻,就像韓信背水一戰破趙一樣,但張郃意外陷入苦戰令司馬懿始料未及,事到如今他只能靠自己與諸葛亮決戰了。

關於這場大戰的結果,史書中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記載,漢晉春秋中說司馬懿大敗,而晉書中則說司馬懿殲敵上萬。這兩種說法到底哪個更可信呢?這個從戰役的後續中可以分析出結果。

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之,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宣王還保營。(漢晉春秋)
帝攻拔其圍,亮宵遁。追擊,破之,俘斬萬計。(晉書宣帝紀)

鹵城之戰結束後,諸葛亮糧盡退兵,司馬懿派張郃沿著木門道追擊,結果遭遇埋伏,被射中了膝蓋,之後不治身亡。

亮還保祁山,郃追至木門,與亮軍交戰,飛矢中郃右膝,薨(三國誌魏書張樂於張徐傳第十七)

這就非常明顯了,由於張郃的追擊路線是木門道,那麽他的出發點就肯定是上邽,而不是司馬懿在鹵城附近的大營。原因很簡單,如果張郃從鹵城附近出發,前往木門那就是向北走了,難道諸葛亮撤軍不向南而是向北嗎?很顯然這是矛盾的。因此司馬懿這個追擊的命令只能是在他回到上邽後聽說諸葛亮撤兵才下達的。

那麽司馬懿為什麽回到上邽呢?那只有一個解釋就是吃了敗仗。如果在鹵城獲勝的話肯定應該乘勝追擊,那麽張郃也沒有可能去到木門。

從其他人的言行中也能看出一二,戰後軍師杜襲、督軍薛悌都說明年麥熟時諸葛亮一定會再次進犯,隴右糧草不多,應該在冬天未雨綢繆提前調集糧草。如果真的大敗諸葛亮,還需要這樣如臨大敵一般嗎?

時軍師杜襲、督軍薛悌皆言,明年麥熟,亮必為寇,隴右無谷,宜及冬豫運。(晉書宣帝紀)

再看具體戰績,漢晉春秋寫得明明白白,數碼精確到百,晉書卻只有很粗略的俘斬萬計,究竟哪個更有說服力呢?漢晉春秋作者習鑿齒是東晉時代人,他這樣寫已經可以說比較反動了,但是這樣的書卻沒被禁,這只能說明他寫的是實話,朝廷沒有理由去禁。而晉書編篡者房玄齡是唐朝人,相差幾百年年代比較久遠了,想粉飾一下司馬懿也缺少材料,只能用俘斬萬計來一筆帶過,其目的只不過是為司馬懿遮醜。

透過以上幾個方面來看,漢晉春秋的可信度明顯要高得多。而資治通鑒也采用了漢晉春秋的說法,司馬光本身是認同曹魏為正統的,但他絲毫不避諱曹魏的失敗,這才是真正的史學家,比房玄齡就高出一個層次了。總之,資治通鑒對於晉書完全沒有參照,此戰司馬懿大敗是沒有懸念的。

那麽諸葛亮取得這次鹵城大捷的含金量有多少呢?首先漢晉春秋記對此戰記載非常詳細,殲敵到繳獲物資,再到具體交戰日期都有詳細記錄,很明顯習鑿齒是有一手資料的,漢晉春秋非常可信。

那麽三千甲首代表什麽呢?一種說法是普通士兵沒有鐵質頭盔,這三千都是軍官,這種應該不太可能,因為損失三千軍官的話,那說明司馬懿這幾萬兵馬全都要報銷。不過這肯定也不是三千普通士兵,我傾向於是三千精兵。理由可以從袁紹破公孫瓚的界橋之戰中看出。

當時公孫瓚有步兵三萬余人,騎兵一萬余人,加起來就是四五萬人的兵力,而當作戰不利,只損失甲首千余的時候,公孫瓚軍就崩潰了。一支將近五萬人的部隊,只有2%-3%的戰損就會潰散,這讓人難以置信,正常情況一支軍隊至少損失10%以上才會潰敗,因此判斷公孫瓚損失了千余精兵,而總兵力損失四五千人。

瓚步兵三萬餘人為方陳,騎為兩翼,左右各五千餘匹,白馬義從為中堅,亦分作兩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鎧甲,光照天地。紹令麹義以八百兵為先登,強弩千張夾承之,紹自以步兵數萬結陳於後。義久在涼州,曉習羌鬥,兵皆驍銳。瓚見其兵少,便放騎欲陵蹈之。義兵皆伏楯下不動,未至數十步,乃同時俱起,揚塵大叫,直前沖突,強弩雷發,所中必倒,臨陳斬瓚所署冀州刺史嚴綱,獲甲首千餘級。瓚軍敗績,步騎奔走,不復還營。(三國誌魏書董二袁劉傳第六)

按比例換算,這次司馬懿損失兵力應該為精兵三千,總兵力損失在一萬兩千到一萬五千之間,占總數得有20%以上了,這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慘敗。

現在來回顧一下第四次北伐的第二階段,首先諸葛亮計劃在上邽附近決戰,但司馬懿避而不戰。隨即諸葛亮退回鹵城,司馬懿緊隨其後,但還是不戰。諸葛亮為引誘司馬懿出戰放棄祁山堡的包圍,司馬懿更是寧可裝病也不戰。之後司馬懿同意張郃分兵計劃,諸葛亮以身為餌放任張郃對蜀漢軍形成兩面夾擊的態勢。最後司馬懿決心迎戰,但被寄予厚望的張郃軍卻沒能突破王平無當飛軍的防線延誤了戰機,導致司馬懿大敗而歸,退回上邽。司馬懿在返回上邽後聽聞蜀軍糧盡退兵,派張郃追擊,結果在木門道上遇伏,中箭身亡。

這場仗打得這麽順利,卻因為糧盡退兵不能更進一步,考慮到諸葛亮得到了上邽之麥,糧道也沒有被切斷,按說不該比魏軍先斷糧。而事實上蜀漢也沒到這個地步,一切都是李嚴從中作梗。他為了與諸葛亮爭權,假稱糧草不足,可恥地破壞了北伐大業。而他本人也在事情敗露後受到了懲罰,被貶為庶民,三年後郁郁而終。

九年春,亮軍祁山,平催督運事。秋夏之際,值天霖雨,運糧不繼,平遣參軍狐忠、督軍成藩喻指,呼亮來還;亮承以退軍。平聞軍退,乃更陽驚,說"軍糧饒足,何以便歸"!欲以解己不辦之責,顯亮不進之愆也。又表後主,說"軍偽退,欲以誘賊與戰"。亮具出其前後手筆書疏本末,平違錯章灼。平辭窮情竭,首謝罪負。乃廢平為民,徙梓潼郡。(三國誌蜀書李嚴傳)

上面的李平就是李嚴,他曾改了名字。此人為一己之私,置國家大事於不顧,導致這次最接近成功的勝利化為了泡影。

在第四次北伐中,諸葛亮先用圍點打援戰術,擊敗了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奪取大量糧草。然後以破釜沈舟之勢親處險地以誘敵,憑借士卒更加精銳的優勢取得大勝,這更證明了他練兵的高超水平,司馬懿雖然夠謹慎,但最後也難逃一敗。其實他做的已經夠好了,但諸葛亮更勝一籌。

正選自公眾號:握中懸璧 所有文章都已總結好,歡迎關註。

原文請看這裏

其他高贊回答

歡迎關註我的專欄,文章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