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在孩子出現抑郁情況的時候,往往對抑郁的了解所知甚少。當孩子出現行為和情緒問題的時候,家長的不正確應對方式會造成孩子的抑郁狀態日益嚴重 。家長需要對抑郁有清晰的了解,抑郁障礙和抑郁發作之間的區別,同時抑郁障礙和雙相障礙也容易被混淆~
家長也需要對服用的方案有一定的了解,雙相障礙和抑郁癥的服用方案是有很大區別的,在孩子進行記憶重組幹預的時候,服用方案對於孩子的情緒穩定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可以更好幫助孩子取得理想的幹預效果。
來訪者的家長們一定要對「抑郁癥」有較清晰的認識。精神醫學上所說的抑郁癥是指「抑郁障礙」,而普羅大眾所說的「抑郁癥」往往指的是抑郁發作。而抑郁發作可存在於多種精神心理障礙中,比如抑郁障礙、雙相障礙、創傷後應激反應失調等等。尤其是抑郁障礙和雙相障礙容易被混淆,這兩者又被稱為「單相抑郁」和「雙相抑郁」。
雖然具體的用藥方案應交由專業的精神專家來主導,但來訪者和家長們應該有基礎性的了解。 從主流精神科角度出發,這兩個疾病雖然都有「抑郁」兩字,但藥物治療方案是有很大區別的。單相抑郁主要使用抗抑郁劑;而雙相抑郁一般使用心境穩定劑和部份抗精神病藥,抗抑郁劑反而用得非常謹慎。
因此,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心理幹預,單相抑郁和雙相抑郁都有很大不同,來訪者父母們一定要註意這個問題。 從以深度潛意識下心理幹預為主的記憶重組模式(MRP)的角度出發,單相抑郁和雙相抑郁也有很多不同。單純抑郁的心理社會根源是多重性病理性記憶,而雙相抑郁的根源不但有多重性病理性記憶,還有情緒病理性記憶。
在孩子出現抑郁癥的初期,孩子的求治願望往往非常強烈,但家長往往不了解抑郁癥的本質和根源,更不了解一般精神專家的診療思路和各種治療方法的利弊。 孩子得抑郁癥了,看了很多精神專家都不見好,孩子都失去耐心了,再也不願意接受治療,這怎麽辦啊? 這是很多來訪者父母的真實心聲。基本上就是發現孩子的情緒、行為出了問題,他們就帶孩子到醫院看病去了。
家長必須先對抑郁癥相關的知識有比較理性、客觀、科學、全面的理解。所以,如果家長懷疑孩子得了抑郁癥,一定不要「病急亂投醫」。在這個過程中,來訪者和父母可能對精神專家用藥有所誤解,或者對療效有不切實際的期待,對藥物副作用缺乏預期,總之,折騰過一輪之後,家長越來越焦慮,孩子越來越絕望,甚至抗拒治療,父母就更加陷入困境中了。所謂的「亂投醫」並不是指到不規範的醫療機構求助,而是指家長對疾病毫無了解就去看病。
只有家長們多學習、多了解,兼聽則明,深入思考,才能免於對疾病的恐懼;後續帶孩子選擇醫生和治療方案時,才能作出更理性可行的選擇,對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有所預期和應對,並加快孩子的康復。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從發現孩子有精神心理問題開始,父母就必須深刻地自我反省、改變和提升。孩子遭受過哪些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多重性的病理性記憶?孩子遭受相關病理性記憶後,父母是否沒有及時給予共情、傾聽和積極的引導,有的甚至還指責、打罵孩子?
如果發現有這些情況,父母可以在孩子情緒比較穩定的時候向孩子真誠地道歉,並具體說出自己錯在哪裏。但不要指望一、兩次道歉就能解開孩子的心結,家長必須持續地改變和付出,改善親子關系和家庭關系。如果能做到這一步,孩子的情緒癥狀往往有明顯的改善。如果孩子被確診為單相抑郁(即抑郁障礙、抑郁癥),程度是輕到中度,那家長可先跟孩子溝通。
如果孩子排斥吃藥,希望接受心理幹預,那父母也可以尋求專業的心理幹預。也就是說,在病情還不算嚴重的情況下,尊重孩子的意願、孩子的配合度非常重要。甚至有的孩子不願吃藥、不願接受心理幹預,認為可以自我調整,那家長也可以跟孩子商量一個限度,設立時間和行為的底線,如果觸及了底線,就必須接受相關幹預。
如果精神專家診斷孩子是重度抑郁癥,那還是建議首選接受藥物治療,緩解癥狀是首要任務。如果孩子出現了明顯的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也是一定要接受藥物治療的。但在這過程中,家長一定要與孩子商量好,如果心理幹預效果不如意,則必須接受藥物治療。
如果孩子強烈反對,家長切勿指責,應多花耐心和時間積極引導;要是實在說服不了孩子,也可以在孩子的安全有所保障的前提下,尋求專業心理幹預。甚至,如果孩子出現強烈的自殺念頭和行為,必要時應強制送院。還有,等到癥狀得到初步控制,情緒有所改善後,再視孩子的意願來決定是否尋求心理幹預。
疑難性抑郁癥主要指經過兩種或兩種以上作用機制不同的抗抑郁藥足量、足療程治療,但療效不佳的抑郁癥。在我們的幹預實踐中發現,疑難性抑郁癥來訪者往往有人格改變或者人格障礙,比如偏執型人格改變,主要表現為敏感多疑,容易把別人的好意當壞意等,但主流精神專家對人格改變、人格障礙的診斷意識很薄弱(即精神心理障礙的第二軸診斷),更缺乏有效的幹預手段,這是導致難治性抑郁癥「難治」的因素之一。
目前主流精神專家診斷的「雙相障礙」有兩種。一種是有重度抑郁發作,又有典型的輕躁狂/躁狂發作,即狂妄自大、精力充沛、自視過高的心理狀態,這符合典型的雙相障礙診斷。可如果,孩子被診斷為雙相抑郁(即雙相障礙、雙相情感障礙),那怎麽辦? 我建議,如果孩子願意,還是可以首選藥物治療,後續再視情況選擇心理幹預。
但我認為這不是「易激惹」,而是「激越」,這些來訪者主要表現仍為抑郁癥癥狀,如果診斷為雙相障礙的話,有過度診斷之嫌。另一種是有重度抑郁發作,又有暴躁易怒、打人砸物、大吼大叫等激烈的情緒和行為。很多醫生認為後者是「易激惹」,符合輕躁狂/躁狂發作,進而診斷為雙相障礙。
當然,關於這個問題業界有所爭議,沒有定論。所以,家長和來訪者不要隨意質疑精神專家的診斷和用藥方案,更不宜與精神專家發生爭執,只要內心有一定意識,理解癥狀背後的心理根源就可以了。那麽,無論孩子是真正的輕躁狂/躁狂,還是「激越狀態」,服用心境穩定劑和部份抗精神病藥對於穩定情緒都是有積極意義的。尤其是,如果激越狀態非常明顯,孩子攻擊父母或他人的行為比較頻繁、嚴重,這可能會導致意外和悲劇,這時的藥物治療更是利大於弊,令來訪者的情緒爆發得以控制。父母自我反省、改變和提升時,作出道歉時,孩子才更容易接受。
而為什麽有的抑郁癥來訪者有激越狀態,但有的來訪者沒有? 這往往與其遭受過的多重性病理性記憶程度、數量和其歸因模式有關。一般來說,遭受過的多重性病理性記憶越多,來訪者出現激越狀態的風險就越高;而在遭受創傷的過程中,如果來訪者除了有內歸因(自卑、自責、我很笨、我無能等自我否定)之外,還有外歸因的話(都是別人害的,都是他們的錯),他們就會產生憤怒。當憤怒情緒累積到一定程度,往往就會表現為暴跳如雷、有攻擊性等激越狀態。
除了藥物治療、心理幹預之外和家庭關系、親子關系的改善之外,家長還可以視情況選擇一些輔助性治療。其中,如果想選擇運動療法,則一定要註意來訪者處於重度抑郁發作時是不適合運動療法的,一般要透過其它方法令病情緩解至輕度到中度時,才可逐步鼓勵來訪者運動。而且,要尊重孩子的意願,結合現實情況選擇其喜歡的運動方式,可由家人陪伴其運動,或逐漸加入合適的運動團體,一般不宜選擇單獨運動。在物理治療方面,重復經顱磁治療的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對抑郁癥的療效也得到了業界公認,如果孩子願意,且有相關專業的資源,家長可以帶孩子嘗試。但對於腦深部電刺激療法(DBS),不到萬不得已時,一定不要輕易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