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jasve.com/2024-2/ab0bcd962ca974001755f30c26392063.webp)
楊紫主演的新劇,你看了嗎?
【女心理師】。
畢淑敏同名作品改編,是一部專門以心理咨詢為題材的都市療愈劇。
一開播,全網爆紅。
自然也引來了不少爭議。
昨天就有個熱搜挺觸動我的,有個豆瓣網友分享說,自己的媽媽看了【女心理師】後,和她道歉了。
![](https://img.jasve.com/2024-2/d9429b1309e1492f0ed85dc56617f24f.webp)
一部並不主流的心理咨詢題材劇,竟然可以讓中國父母和孩子說對不起,可見這部劇對心理咨詢有一定的普及意義。
剛好,前幾天壹心理和 楊紫 聊了聊,【女心理師】背後的故事。
她說,拍完這部戲最大的感受就是,無論播得好與壞,最重要的是能夠讓更多人了解到有心理咨詢這個題材,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能夠讓大家在遇到心理問題時,不再羞於去面對,主動尋求幫助,我覺得這部戲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https://img.jasve.com/2024-2/d2de1b74f07d76b0e95f604dae4d424b.webp)
(註:以下內容有輕度劇透。)
![](https://img.jasve.com/2024-2/d2099acfe90938c3b51456114d7fbfe4.webp)
看心理咨詢=心裏有病?
你覺得,人什麽情況下才需要去看心理咨詢?
在很多人的認知裏,只有「精神不正常」「心理有病」的人才會去做心理咨詢,他們覺得這很羞恥。
其實,這是對心理咨詢很大的誤解。
在楊紫看來,不只是羞恥感,更可怕的是很多人覺得有心理問題 「根本不是個事兒」 。
「不要那麽矯情嘛,有什麽可難受的,你一個大男人,明天就好了。」
楊紫希望, 「 如果有一天你的家人或者你的朋友告訴你,他心情很不好的時候,你身為朋友,更加要意識到,他可能出現問題了,需要幫助。」
其實只要你心裏有不舒服的感覺,都可以去看心理咨詢。
這恰恰是讓自己心理更健康、生活更美好的一種方式。
![](https://img.jasve.com/2024-2/b16764a36e80a61c22fb8805a9ece0e6.webp)
就像在【女心理師】新播出的一個案例裏,小莫是一個辦公室裏的「老好人」,完全不懂拒絕。
上班幫同事買咖啡奶茶,下班加班幫同事做他們完不成的工作。
他以為這樣忍氣吞聲,就可以讓大家喜歡自己。
至少,不要被討厭吧。
直到有一次,同事聚餐邀請了他。
他好開心,甚至專門去做了個發型。
但當他去到約定地點,卻發現一個同事都不在。
原來他們臨時換了餐廳,卻沒有一個人告訴他。
他想不懂:
「我到底做錯了什麽,讓他們這麽這麽討厭我?」
但是第二天上班,他還是給每個人都買了奶茶,下班路上同事求幫忙做PPT,他也沒辦法說不。
![](https://img.jasve.com/2024-2/43c9ceee0d66831e85e0a9801b9a1dd0.webp)
於是,他找到了楊紫飾演的心理咨詢師 賀頓 做心理咨詢。
他並沒有什麽心理疾病,只是在人際關系上遇到了一些困難,靠自己無法解決,所以想透過專業的力量幫助自己。
可見,看心理咨詢,真的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了。
尋求心理咨詢幫助的人,絕大部份都是心理健康的正常人。
他們只是想要探索自己的內心,認識自己,並接納自己,讓自己更舒服地存活在這個世界。
就像你感冒了要去看醫生一樣,當你遇到壓力大、情緒不好、婚姻不幸福、親子關系矛盾等等無法自行解決的問題的時候,都可以透過心理咨詢來幫助自己。
楊紫小時候覺得,心理咨詢離自己很遙遠。
她和很多人一樣,因為受到一些影視劇的影響,對心理咨詢有誤解,不知道心理咨詢到底是什麽,只覺得特別「神幻」。
「就是一個響指,一個鐘表,來訪者就暈了,暈了以後就治好了。」
直到這兩年她才了解到, 心理咨詢是一個可以用專業幫助人們疏解壓力的方法。
它並不「神幻」。
![](https://img.jasve.com/2024-2/546bdcddeec592f3855193cf769308da.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2/c214f31c3540026e3a1e871d3f9abf63.webp)
心理咨詢,讓你看見「另一種可能性」
看心理咨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
曾經看過一個比喻說:
「如果說每個人的內心都是一座秘密花園,那麽心理咨詢就像是一段在其中探索和發現的旅程。
咨詢師是精靈、陪伴者,有時也可能是長途跋涉時的一根手杖。
在咨詢師的支持和幫助下,你面對熟悉的風景,卻看到了不一樣的景色。」
就像剛才說到的不懂拒絕同事的小莫。
在咨詢室裏,賀頓問他,如果拒絕了同事的要求,最壞的結果是什麽?
-「他會生氣」
-「生氣之後會怎麽樣呢?」
-「孤立我,排斥我。」
-「這對你來說,是非常嚴重的事情?」
-「可能他會覺得我是一個很不好的人,會覺得我很不好相處;覺得我只在乎自己,而不在乎別人的感受;覺得我是一個很壞的人……」
在賀頓的引導下,他發現拒絕別人這件事,他設想的都是糟糕的結果。
因為拒絕可能會引起很大的矛盾。
而他,很害怕面對矛盾沖突。
賀頓發現,他總是習慣把別人的感受和需求,放在高於自己的位置上。
「你很怕讓別人不高興,你怕跟別人產生沖突。所以為了避免產生沖突,你會盡力地迎合別人。
久而久之,讓別人喜歡你,無意識地成為了你人生當中最重要的目標。」
![](https://img.jasve.com/2024-2/675e95330b9160811140e8658dac6904.webp)
小莫突然意識到,的確是這樣。
哪怕他根本不想去做的事情,但還是答應了別人。
但每次答應完,他都會後悔。
賀頓指出: 你有沒有想過,凡事都有另外一種可能性。
如果你拒絕了,可能你也會被同事理解呢?
正是因為小莫總是覺得,只要拒絕別人,就會引起矛盾,所以他從不拒絕,第一時間選擇忽略自己的內心想法。
所以,他根本沒有機會看到別的可能性。
![](https://img.jasve.com/2024-2/0d8268015e0c2078a2f5e898fce95e54.webp)
因此,賀頓鼓勵小莫試著去拒絕別人,看看別人的反應是不是和自己想象的一樣。
這對於小莫來說,很難。
但賀頓帶著他做了情境實驗,一起模擬回到過去那些他無法拒絕別人的情境,鼓勵他說出了自己內心想拒絕的話。
他發現,原來拒絕別人可以那麽爽。
並且賀頓告訴他:
「我們做這個實驗,並不是為了證明你之前的想法有多麽的不對,但是希望你可以把一切的問題帶到咨詢室,我們一起討論。
無論多難,我都有信心和你一起跨過去。」
在咨詢室裏,小莫第一次感受到了被完全的尊重、理解和接納。
他可以放心地嘗試表達內心最真實的感受,無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一點點交出受傷的自己。
他開始看見,並且有力量,在生活中嘗試去爭取生命的「另一種可能性」。
我想,這就是心理咨詢對每一個普通人的意義。
![](https://img.jasve.com/2024-2/e6b68bf1ef81c69c85e10661305a5249.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2/233b7ae7360bc5b427eb4c3e20aca099.webp)
人,一定要有自救的意識
那做了心理咨詢,是不是可以馬上好起來?
是不是和心理咨詢師聊聊天,就會提供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當然不是。
心理咨詢是一個心理咨詢師 協助 來訪者解決各類心理問題的過程。
咨詢有沒有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來訪者有沒有主動參與的態度和行動。
這就是楊紫認為的:來訪者首先要有自救的意識,咨詢師才能幫到TA。
![](https://img.jasve.com/2024-2/f7bbebdf744534472e0923eadc7ecd00.webp)
【女心理師】裏我印象很深的一個案例,是一個叫蔣靜的女孩子。
她剛出場的時候,活得像一個「雙面人」。
在媽媽面前,她是一個乖巧聽話的女兒,30歲了還對媽媽言聽計從,愛彈鋼琴,穿白色連衣裙,剪齊劉海,梳高馬尾,出門跟媽媽報備。
離開媽媽的視線,她就馬上變成叛逆的另一面,穿背心短褲,去酒吧打媽媽最討厭的架子鼓。
她還有神經性貪食癥,總是控制不住地暴飲暴食,吃多了又怕胖,開始摳吐。
她對媽媽叛逆的一面,正是她想「自救」的掙紮。
只是憑她自己的力量,做不到。
賀頓在咨詢中發現,蔣靜的暴飲暴食和摳吐,都是因為媽媽高壓控制式教育造成的壓抑。
在媽媽要求下,她5歲開始彈鋼琴,每天10小時以上,甚至會彈到滿手都是血。
她的日記,被媽媽當著親戚的面拿出來羞辱。
即便這樣,她還是按照媽媽的要求,長成了讓媽媽驕傲的孩子。
因為她知道,媽媽是由於被爸爸拋棄,把她當成了生活的全部。
![](https://img.jasve.com/2024-2/65a8fa51910e9718df830ea88a1693f7.webp)
她永遠記得,自己是如何被媽媽的愛「馴服」的。
小時候她練琴,媽媽就站在她旁邊盯著,練好了才能吃飯。
她彈錯一次,媽媽一邊罵她,一邊打她。
直到蔣靜發怒,求媽媽別說了。
事後,媽媽會抱住她。
餵她吃飯,給她綁頭發,哭著說:
「媽媽是為你好。
媽媽不是那麽狠心的人。
媽媽就是希望你好。
希望你將來有出息……」
![](https://img.jasve.com/2024-2/c587c38d5f3393ecea345fac0de3f47f.webp)
這就是很多中國家長的慣用伎倆: 打你一巴掌,再給你一顆糖。
於是蔣靜每次憤怒之後,都覺得自己不該這樣,又跟媽媽道歉。
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蔣靜對媽媽的愛很分裂。
既愛,又恨。
既抗拒媽媽的教育方式,但潛意識裏又渴望得到媽媽的評價和認可。
一方面,她覺得自己在媽媽的控制下,自己的生活爛透了。
另一方面,她變成了媽媽情緒上的照料者和養育者。
正如賀頓指出的,
「你非常在意你的母親,你希望她過得好,只是你希望她用正確的態度來對待你。」
現實中很多父母都把對孩子的愛變成了一種傷害。
在楊紫看來, 「其實就是因為太愛太在乎了,愛的方式錯了,就變成了極端。這和溝通,還有成長環境,包括母親的成長環境都是至關重要的,我覺得應該是母女一起去接受心理咨詢的幫助」。
而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給自己造成了傷害,該怎麽和自己和解呢?
楊紫認為,首先他自己要意識到這一點:
「他自己要往前邁一步,比如說我受到傷害,我想去改變,這樣他才能去自救,心理咨詢師才可以幫助他。
但如果他自己沒有意識到,其實心理咨詢師再怎麽幹預也是沒有用的。」
![](https://img.jasve.com/2024-2/1b3f4d559d7bfc4a2e032534614ee6c6.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2/8c66bb9298088c97879b56c5ba29eaed.webp)
「我只是給來訪者打了一束光」
在一次爭吵中,蔣靜的手機被媽媽沒收,把她鎖在房間裏。
想輕生的蔣靜被賀頓救回來後,終於鼓起勇氣對媽媽說出了心裏話。
「我根本不想拿什麽一等獎,我根本就不喜歡彈鋼琴。」
「我今年三十了,我再也不想活成你想讓我成為的樣子」
她不是想改善和媽媽的關系,她是想和媽媽好好地「告別」。
告別過去30年支離破碎的生活。
「我不知道我想要什麽。
不知道自己要什麽樣的生活。
我沒有目標,我也沒有夢想。
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麽。
我以為自己喜歡燙個頭發,穿個吊帶,
其實我只是想要自由」。
她也希望,媽媽可以有自己的新生活,不要再把自己困在被丈夫拋棄的創傷裏。
![](https://img.jasve.com/2024-2/d847ebaab91c287e6e81ec947f32216c.webp)
賀頓對蔣靜的咨詢還未結束,不管最終她和媽媽的關系發展如何,對她來說這都是一次精神上的蛻變和成長。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想起劇中賀頓曾講過一句台詞。
她說,她只是站在門口,幫來訪者打出了一道光,陽光進來了,愛你的人就進來了。
楊紫解釋道:
「其實這也是想表達,是來訪者他自己非常強的意誌力,推著自己走出來,賀頓只是在旁邊幫助TA、輔助TA而已」。
楊紫身邊也有一些朋友面臨著心理上的困惑。
「但是有一個前提是,他們身邊都有很多愛他們的家人,會陪伴他們,讓他們會覺得不孤單,這個世界不是只有他一個人,當他感受到這份愛的時候,他自己也會鼓勵自己說,一定要走出來。」
每個心中有裂痕的人,都是內心很堅韌的人。
因為即便有裂縫,他們都沒有讓自己完全破碎,還在嘗試去看到外面的光,去看到別人的愛。
![](https://img.jasve.com/2024-2/9abd8c4e7ea41d1d63ecade42507c0b7.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2/66a7f764b3fcee7bc890af92a93e9c53.webp)
寫在最後
楊紫告訴我們,她最喜歡賀頓身上的特質,是堅強、堅定,還有一種溫暖的力量。
賀頓之所以選擇成為心理咨詢師,是為了她弟弟。
因為她弟弟小時候說過, 想發明一種讓全世界吃了可以開心的藥。
所以當她弟弟去世以後,她整個人生就變了。
立誌要用心理咨詢給來訪者帶來治愈。
拍完這部戲,楊紫覺得挺痛苦的。
痛苦的同時,又覺得很溫暖。
痛苦是因為她有大量的專業台詞要說,必須每個字都準確,才能確保心理咨詢師的專業性。
更是因為拍攝時每天看著來訪者在自己面前,一會哭,一會笑,聽著他們的經歷,她也會覺得很痛苦。
「我覺得心理咨詢師很不容易,他們的工作是要每天面對不同的人,像一個情緒垃圾桶在承載著一切。
他們還必須保持理性,因為這是他們職業,他們要去開導,並用自己的專業方式,使來訪者變得越來越好。
但是到最後,我看到我治愈了來訪者,他們沖我微笑,我感覺真的是有一種我幫助了其他人,真的是心靈上的一種開心,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棒的事情。」
而楊紫壓力大或者情緒低落的時候,她都會選擇釋放出來。
「比如說你想哭你就哭,就不用憋著,或者你去跟朋友傾訴,你甚至不需要TA回答什麽,你只需要找一個人說說話就行。」
如果身邊沒有這樣能理解自己的人呢?
楊紫想告訴大家:
「當你身邊的人都不再理解你的時候,你只能選擇自救,去尋求心理咨詢師,讓他們來幫助你。」
願你可以成為自己的光。
也願你孤獨無助的時候,能允許外界的光,照進你的生命。
世界和我愛著你。
- The End -
作者 | 笛子
編輯 | 樸素的樹
策劃 | Jessica、雪雲
圖源【女心理師】(已獲授權)
![](https://img.jasve.com/2024-2/209ce33e0a3e113a8696dd248c8f7c8b.webp)
「心理問題」不該被汙名化,你需要的,也許只是找人說說話。
壹心理聯合電視劇【女心理師】 ,一同發起 「壞心情回收計劃」 公益傾訴活動。壹心理的傾聽師們,將為有情緒困擾的人,提供免費的情緒疏導服務。
我們堅信,每個靈魂都值得被看見,每種情緒都值得被擁抱。
只要你有情緒上的困擾,又或者只是原因未明的心情不好,都歡迎來找我們聊聊。
我們在這裏,用心傾聽你,用心看見你。
世界和我愛著你。
![](https://img.jasve.com/2024-2/9ee2158a8b76416782dfda4e8e1c5784.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2/72d026b703b70dcb7ee44b21a00572a4.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