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節假日調整賦予人們更多的休息時間,也更尊重公眾的節日感知。
▲10月29日,人們在天壇公園遊玩。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新京報社論
從明年開始,多放兩天假!
據新華社訊息,根據2024年11月修訂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自2025年1月1日起,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增加2天,其中春節、勞動節各增加1天。訊息一出,相關話題迅速登上熱搜,受到社會廣泛關註。
簡單而言,這次調整主要是增加了放假天數,並限制了調休時長。根據修改後的【辦法】,節日維持7個,放假天數由11天增至13天。調整後,中國法定節假日將形成「2長假+1中假+4小假」的三段式布局。此外,【辦法】規定,除個別特殊年節外,法定節假日假期前後連續工作一般不超過6天。
可以看出,本次節假日調整的大方向即是賦予人們更多的休息時間,也更尊重公眾的節日感知。
比如,像除夕這樣的傳統佳節,在2013年修訂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中並不是法定節假日。雖然過去大多企事業單位會根據習俗自行安排放假,但現在將其明確為法定節假日,無疑進一步強化了公民休假的權利保障,也更契合人們家庭團圓、共敘天倫的樸素情感。
同時也能看到,本次節假日調整對社會呼籲進行了積極回應。像此前休假前後調休過長,「拼湊」的長假,引發了不少上班族的吐槽。這次明確「調休一般不超過6天」,可以相當程度避免上班族的「超長待機」,減輕長時間工作的疲憊感。
其實,中國的休假模式並不是一朝形成的,中間幾經調整,比如【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制定以來,先後於1999年、2007年、2013年進行修訂。每一次修訂,也都是在社會的廣泛互動中去探索形成的共識。
從這個角度看,休假變遷過程,也是一面反映社會發展的鏡子,折射了經濟社會的諸多橫切面——勞動者的權益保障、社會文明的發展程度以及產業結構的日益多元等。
總體來看,人們的休假總時長是在不斷增加的。根據相關統計顯示,全國法定假日和周末休息日,由改革開放初期的約60天增長到目前的110多天,占全年的比例超過30%。而這次調整,也延續了這一趨勢,再次延長了人們的休假時間,進一步保障人們的休假權利。
當然,客觀上也要看到,休假安排眾口難調的一面。不同群體的訴求不一樣,收益和成本承受主體也存在區別——站在勞動者的角度,當然是希望多多益善;而站在社會經濟執行的層面看,又必須保證正常運轉。由此,圍繞怎麽休假,輿論場上總不乏各式各樣的聲音。
這種現象是正常的,如何安排休假也必然會是一個動態權衡的過程。從近些年的數次調整也能看出,放假安排保持了與社會意見的積極互動,努力在各方表達過程中求取最大公因數,盡可能地滿足人們的期待。
事實上,在2025年放假安排的訊息同步釋出後,「喜大普奔」「抓緊買好機票準備出遊」「可以少請一天假了」,類似言論在互聯網上非常普遍。這則好訊息,著實讓許多人感到了欣喜和雀躍。
這也正是節假日的另一重價值,在緊張的工作之余給人們的一次節奏調劑、精神振奮,同時向全社會傳導一種積極情緒。小到家庭日常,大到社會消費,都可能會被這種情緒所感染,衍生出一連串漣漪,也讓放假政策產生乘數效應,帶動社會整體呈現更多亮色。
相信,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今後假日安排也會同步最佳化,並透過適時科學合理的調整,更好地平衡社會生活節奏,讓假期更加貼合人們的需要和期待。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