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盜版正在毀掉影視行業,多家公司高管呼喚「利劍出鞘」

2024-10-14心靈
「盜版,正在毀掉我們的行業……」
在第一財經發出【記者調查|1元能看【浴火之路】,影視劇「播出即盜版」,網盤、短影片成重災區】的報道後,愛奇藝CEO龔宇在朋友圈轉發並這樣表示。
騰訊線上影片副總裁王娟也轉發並表示:「盜版這個毒瘤,已經關乎影視行業的生存了,呼喚利劍出鞘!」
影視劇盜版資源在網盤、搜尋引擎、短影片等渠道肆意傳播,嚴重威脅著行業的健康與未來。10月13日,多位影視公司高管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就盜版問題發表見解,他們認為解決盜版問題已成燃眉之急,呼籲社會各界攜手合作,共同營造尊重知識產權、嚴厲打擊侵權方、從業者和消費者聯合抵制盜版的良好環境。
高管們共同的呼籲
「影視制作公司是依靠內容來獲得收益,盜版的迅速出現破壞了影視公司的正常收益。低成本甚至無成本的盜版行為真的是文化產業的‘毒瘤’。我認為關鍵在於要嚴格執行打擊盜版,要下定決心嚴打。同時也要讓觀眾了解到,創作不易,不要去盜版渠道觀看作品。如果盜版行為不杜絕,那麽就會打擊我們這類影視劇原創內容者的創作激情。」開心麻花集團董事,上海開心麻花董事長汪海剛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長信傳媒董事長郭靖宇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解決盜版問題是業內的當務之急。「首先,打擊盜版、維護知識產權是創作者和藝術家未來發展的根本,否則做任何事情都是徒勞無功的。第二,如果不打擊盜版,幾家影片平台會很難生存。長此以往,這對行業不利。我們作為影視公司,與平台進行合作時,會考慮這個專案是否能夠實作共贏。第三,如果不控制盜版,好作品就很難出來,這不僅違背了市場規律,而且也是對知識產權的犯罪。」
正午陽光董事長侯鴻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希望能夠加大侵權行為的懲罰力度,提高侵權賠償標準,以維護正版權利作品的利益,保護創作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華策影視總裁傅斌星同樣在接受采訪時呼籲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懲處力度的必要性:「侵權行為的泛濫,尤其是那些未經授權的剪輯和傳播,對我們來說是淪陷性的打擊。我們深知,只有透過強有力的法律手段,才能有效遏制侵權行為,保護創作者的合法權益。因此,我們強烈呼籲有關部門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懲處力度,提高侵權賠償標準,以儆效尤。這不僅是對華策影視的支持,更是對整個版權行業的保護。」
傅斌星表示,相信只有建立起一個尊重版權、鼓勵創新的環境,才能推動中國影視行業的持續繁榮和進步。
郭靖宇則呼籲,應該由權威部門牽頭,協會進行配合,確保打擊盜版的順利進行。要對違法行為進行重罰,並且可以將監督權力交給那些流通著盜版資源的平台和網站。「我相信這幾家大平台的技術力量都很強,並且具備防盜版意識。」而作為影視公司的內容生產方,郭靖宇表示自己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只能不斷地進行舉報。
郭靖宇還認為,需要對使用者進行正向引導。「購買盜版資源的事情往小了說是犯錯,但如果直接透過銷售產品盈利,那麽可能就是犯罪行為。我相信人類的版權意識是會逐代增強的,同時我們也需要透過正向引導,使得全民逐漸重視知識產權。」
新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震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作為影視文化行業從業者,我們一直在防盜版,和盜版作鬥爭。目前的互聯網科技手段間接為盜版提供了方便之門。只有保護知識產權、抵制盜版才能鼓勵創新。如果想要更好地保護知識產權和專利,就必須在抵制盜版方面多投入。我們需要形成社會風氣,形成‘盜版可恥’的共識。」
楊震華認為,盜版除了扼殺創新之外,大家在商業環境上也應該有基本的共識。「我們要有對內容的尊重態度。在發行產品的時候,雖然有很多商業利益,但是在獲得商業利益的同時需要考慮這是否侵害了他人的利益,好在這種良好的商業風氣已經在慢慢形成。」
楊震華表示,社會上還需要形成一種抵制盜版的輿論氛圍,這樣就有了一種全民監督的環境。這確實需要一個過程。
創作不易,打擊很難
「一部作品從立項、編劇、反復打磨到最後定稿創作完成,可能需要3~5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大家看到的作品很有可能是最初10個劇本中淘汰了7~8個,最終只留下的2~3個劇本。然後還要經過台前幕後數月的拍攝,後期制作和排片等,才能和觀眾見面,結果才幾天甚至就一天,我們的作品就被盜版渠道‘免費上線’了,這對於我們創作者的打擊很大。」汪海剛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影視資源盜版的分發渠道主要是各網盤、影片App、影片網站,使用者可以用極低價格甚至免費方式進行觀影。在閑魚、拼多多等電商平台,從國慶檔院線電影到熱門網劇、網綜,仍有大量賣家持續售賣盜版影片及網盤連結,在各類資源站等群內,每天都有各類盜版影片連結、網盤連結被分享,一些影片平台上還有不少時長達7-8個小時的「超長解說」,幾乎全部使用了原片畫面,無二次創作可言;大量的直播和直播回放侵權影片依然存在,單個直播間長達幾十個小時直播侵權內容;一些伺服器架設在海外的盜版網站令行業維權困難重重。
為何打擊盜版這樣困難?
「偷攝是一個慣常的做法,看起來很粗暴,但抓起來很難。現在不少劇場和電影院內也有一些監管,但未必都奏效。比如有些偷攝的人很隱蔽,會用一些工具來掩藏,很難發現。」一位影視行業從業人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在上海的一個劇場,第一財經記者曾看到一位偷攝者錄制舞台演出,但從頭至尾這位偷攝者都是采取掩藏模式——手持望遠鏡觀看舞台,讓所有人都以為他只是在看舞台表演,而其實他的望遠鏡是掩護,最後被安保人員發現他連續攝錄了一個多小時的演出,在安保人員的要求下,偷攝者只得刪除了錄影內容。然而這僅僅是「冰山一角」,更多的偷攝者難以被發現和管控,盜版內容流到網絡等各個渠道後,也難以完全追責。
談到近年來影視劇盜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發展,一家長影片平台對記者無奈表示,這一方面,影片平台的原創內容投入成本高,制作越來越精良,日益受歡迎,另一方面,對侵權方來講盜版零成本投入,但是獲利巨大。平台監測到,一些熱播劇的熱播期內,侵權平台的盜版播放量與該長影片平台侵權播放量相比基本持平。一些被侵權劇集24小時在某盜版平台播放量就達數百萬。
另有一家長影片平台對記者表示,影視劇盜版甚至滋生了部份網盤使用者在第三方交易平台將其網盤使用者名稱、密碼等賬號資訊進行出租、出售的非法行為,其他網民購買後即可觀看、下載此類版權內容等形式。此外,一些搜尋引擎可以連結到大量盜版侵權內容的三無網站,甚至提供「熱搜榜單」指引、高速下載」「流暢播」「雲收藏」等付費功能,使用者購買搜尋引擎會員後,基本上可以實作全網盜版影視內容無障礙觀看,為盜版影片提供幫助侵權。
盜版的傳播渠道也隨著技術的進步變得更加豐富。除了傳統的搜尋引擎、網盤、短影片,被大模型從業者最為看好的AI套用領域——智能體也成了盜版傳播中的一環。第一財經記者還調查發現,一類影視垂直行業的問答智能體,在使用者提問相關影視劇時,AI會「智能」地給出影視劇資源的網盤連結。
有行業人士透露,一些侵權平台還會拖延投訴處理周期,有些甚至在接到權利人投訴的一周以後才開始對投訴內容進行處理,放任侵權內容的傳播,以此獲取流量利益。某熱播劇上線7天後每天向短影片平台發函投訴,累計投訴侵權連結近4000條,僅下線處理100多條,下線率不足5%。
如何對抗盜版?
影視行業的盜版灰黑產如何治理受到業內關註。
目前,影視資源的盜版治理主要依靠權利方主動搜集侵權事實、維權,權利方往往為此付出較大的人力、資金成本,但仍難以阻斷大部份影視劇的盜版。上文提及的長影片平台向記者表示,對於一些熱播劇都會向各方做預警函通知。
一位互聯網安全從業人士則對第一財經表示:盜版黑灰產是行業毒瘤,安全團隊這幾年一直與這類黑產作對抗,他們的作惡成本太低,變種也很快,需要從行業治理的角度來共同呼籲和面對。
有從業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國內影片版權保護技術已經非常先進,行業裏大量的第三機構提供內容辨識和檢測技術服務,準確率非常高,如百度智能雲的可信版權保護、螞蟻鏈的鵲鑿版權保護等,這些技術可運用於版權的治理。
上述長影片方認為,目前盜版治理的主要問題是涉及侵權的平台沒有主動進行侵權治理的意願。比如通知刪除的機制是失靈的。因為侵權太多,通知不盡;而且侵權平台接到通知後,遲延下線,希望盜版內容存在越長時間越好;應該讓侵權方對於熱播劇承擔過濾攔截義務,但是侵權平台沒有主動進行的意願。
多名從業者表示,希望多措並舉,「重拳」出擊,加大網絡侵權懲治力度,切實維護影視作品版權。
從業者呼籲,首先,無論是搜尋引擎平台、網盤營運平台還是短影片平台,應積極履行平台義務,采取有效措施過濾和攔截侵權內容的呈現。特別是利用「演算法」技術實施內容分發的平台,應推進「演算法」技術在版權過濾、版權稽核等方面的技術套用開發。
其次,法院在審理網絡侵權案件時,能提高判賠金額,對惡意侵權行為適用懲罰性賠償。針對頻發的侵權問題希望最高人民法院能夠出具指導性案例或審判指南,統一裁判尺度。
此外,相關版權主管部門、文化執法部門應加大對網絡侵權問題的監管及懲治力度,納入「劍網行動」重點任務,對侵權嚴重的平台進行行政處罰並向社會通報。相關部門可要求搜尋引擎類服務商加強對瀏覽器檢索結果的管理,對其搜尋結果中的三無盜版網站采取主動遮蔽、限流措施,並嚴格落實「黑名單」制度,讓其既有的商業模式難以為繼。
同時,相關行業協會也需持續加大對版權保護的宣傳,落實「先授權後使用」的版權原則。調動各產業方,建立影視權利人與平台之間的高效溝通機制,加快處置侵權內容,減少權利人的損失。
從法律的角度來看,北京嘉濰律師事務所趙占領律師認為,雖然中國關於著作權相關的法律制度是比較完善的,但目前盜版現象還是比較普遍。主要的原因在於違法者的侵權成本比較低,而權利人的維權成本相對較高。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舉例稱:「比如說一個普通的使用者在網上透過網盤傳播他人的影視作品,權利人針對這樣不算太嚴重的使用者的侵權行為進行維權,成本很高,而他獲得的侵權賠償卻較低,所以他基本上不太可能透過法律的途徑(比如訴訟的方式)去維護自己的權利。除非侵權行為持續時間比較長,且侵權主體本身有一定的資金實力。所以,很多中小網站、個人所進行的侵權行為被追究侵權責任的可能性就相對較低了。
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幹部學院副研究員孫佳山認為,如果原創者各個方面的高投入在文化市場中得不到相應反饋和回報,自然就很難保證優質文化產品的持續供給,最終損害的還是消費者的權益。「解決影片侵權盜版,關鍵是要規範市場秩序,捋順利益分配機制。任何規範的版權秩序背後,一定有一個相對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