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拓展國際人才交流合作「朋友圈」(環球熱點)

2024-10-24心靈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歐人才論壇現場。主辦方供圖
02:41
國際人才交流合作,對推動科技創新、實作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近日,以「共享、共生、共贏——厚植中歐傳統情誼,擴大人才合作交流」為主題的2024中歐人才論壇近日在北京舉行。中外政要、國際組織代表與知名專家學者等240余人參加,圍繞科技人才、文化、經貿、體育等主題,共同探討加強中歐人才領域交流與合作。
為共同打造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系添磚加瓦
此次論壇圍繞加強國際人才培養、深化國際人才交流、打造優良人才生態等主題開展對話,探討全球化與資訊化背景下中歐人才交流合作。
外交部副部長鄧勵表示,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機遇、挑戰,國際社會亟須加強人才交流合作,最佳化科技人才的全球配置,攜手打造良性人才合作競爭關系。他說,中歐作為世界上兩大重要經濟體和科技高地,具有高度互補性和廣闊合作空間。近年來中歐不斷加快人才領域交流步伐,已形成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合作格局。「我們期待並相信中歐人才論壇,能夠為共同打造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系添磚加瓦。」
法國前總理讓-皮埃爾·拉法蘭在影片致辭時說,國與國之間的人文交流尤為重要。文化互動要講究方式方法,應搭建人才交流網絡,促進人才在交流合作中開闊眼界。
瑞士駐華大使白瑞誼認為,當前,資訊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正在塑造中國和歐洲民眾的工作和生活。瑞士位於歐洲中部,熟悉多種歐洲常用的語言,是中國遊客、人才進入歐洲的重要渠道。他認為,歐中之間需要相互學習,而中歐人才論壇正是提供了交流經驗的機會,雙方可以分享人才培養的成功經驗,歐洲青年能到中國體驗以數碼化為特點的勞動力市場,這有利於雙方未來人才交流合作。
西班牙中國友好協會主席安東尼奧·米蓋爾·卡爾莫納長期致力於推動中國和歐洲友好交流合作。卡爾莫納指出:「過去我們分享服務和商品,現在我們要‘分享’人才。我們要向中國張開雙臂,這就是通往未來的道路。」他認為,歐中雙方需要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領域開展深度交流,合作應對疾病和貧困等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
持續提升普通勞動者技能,營造有利於人才成長的環境
大多數受訪員工認為,人工智能會對他們的工作產生積極影響;3/4的受訪員工認為,坐班和遠端辦公相結合是最好的方式……在論壇成果釋出環節,瑞士德科集團釋出【2024未來全球勞動力報告】,報告對數十個國家勞動者進行采訪,深入分析全球企業和勞動者關註熱點。
「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正在成為不可阻擋的大趨勢。在許多地方,很多工作會被取代,也會有新的工作誕生。」德科集團亞太區行政總裁兼區域事務總裁李彥指出,從國別看,中國勞動者對最新人工智能技術的感知度更高,也更願意積極學習有關新技術、新知識。「當前,需要提升普通勞動者技能,充分調動勞動者積極性。」
李彥認為,此次中歐人才論壇提供了一個溝通橋梁,有利於促進中歐相互理解和人才自由流動,創造一個雙贏局面。
北京人才發展戰略研究院首次與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合作研究,會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北京國際人力共同釋出【全球城市人才黏性指數報告2024】。報告顯示,北京、上海是全球城市人才黏性指數排名最靠前的兩座中國城市,歐洲城市人才黏性表現總體良好,這些城市透過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科技創新生態系,提升城市人才黏性,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
「人才有利於促進科研進步,對促進世界各經濟體發展也非常重要。人才事關諸多領域進步,歐洲、中國及世界其他國家在這方面攜手而行至關重要。」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學術事務副總裁尼克·坎貝爾認為,中國在科研方面非常出色。中國的科研工作者發表了大量的科研論文和研究成果,是世界上科研產出最多的國家,在世界範圍作出了巨大貢獻。坎貝爾表示,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將增加派駐中國的工作人員,並與中國機構合作,共同促進全球科研期刊發展。
北京人才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天揚認為,要實行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讓北京這個國際化大都市能夠吸引、集聚更多國際化人才。
【外交世界】雜誌行政總裁芭芭拉·迪泰利希認為,要重視年輕人培養,打造更加開放式的工作環境,讓年輕學者能夠獲得多元化的視角,更願意去接納別人、與他人合作。
為人類發展進步貢獻金點子、好方子
論壇期間,多個人才交流合作專案落地:簽署支持國際科技組織落地北京合作備忘錄,助力北京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大學與瑞士德科集團實踐基地揭牌成立,為北大學生提供專業實習指導和職業生涯輔導;建立中歐人才創新創業中心,發揮金融、科技等資源優勢,為雙方青年人才創新創業搭建廣闊舞台。
中歐人才論壇已舉辦多屆。回顧過去,【關於聯合培養高層次人才合作協定】【關於共建中瑞(北京)人才與科技創新合作中心協定書】【關於校企聯合培養國際化人才的合作協定】等十余份協定備忘錄簽署,推動中歐人才合作取得了累累碩果。
「中歐合作的本質是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中國外文局局長杜占元說,中歐經貿關系緊密,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深度交融,應加強經貿合作,為可持續發展凝聚力量。
杜占元認為,中歐應從尊重各國人民福祉出發,深化科技領域國際合作,密切科技人員和企業家的交流互訪和成果共享,「要共同把握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機遇,共同應對風險挑戰,為人類發展進步貢獻金點子、好方子。」
瑞士德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鄧敬熙認為,長期以來,歐中交往一直註重互相尊重,並在貿易、科技、教育和文化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培養適應力強、創新水平高、有韌性的人才,對於推動歐中關系持續蓬勃發展至關重要。
北京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遊鈞表示,北京正著力打造首善標準、國際一流的人才發展環境,將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集聚天下英才,以人才為紐帶加強中外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間合作,共同促進全球人才事業高質素發展。(彭訓文 鐘沁蕊 劉耀陽)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10月23日 第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