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為何古代戰爭都強調長江天險?長江那麽長,別的地方不能渡河嗎?

2012-10-08心靈

這一般與南北分裂的局勢有關,問題的關鍵,其實在於: 北方政權要如何渡江?

很多人可能以為,長江綿延六千多公裏,即便從湖北宜昌往下,也有三千公裏的長度,哪裏不能渡江?

但這只是一種想當然。事實上,渡江對於北方政權來說,是一件特別難的事—— 其中的關竅,在於船。

長江上固然有漁舟出沒,也有常年以打魚為生的漁夫,但如果是北方大軍壓境,那麽這些小船根本就沒有辦法承載起運輸任務。

我們不妨來假設一下:

一艘小船載五個人,一個時辰跑兩個來回,一天到晚人歇船不歇。如此,一天能渡多少人過江呢?

也就一百二十人。

而且這簡直就是在給南方的水軍當靶子,來一艘滅一艘,來兩艘滅一雙。

因此,北方政權若想要渡江,就必須建立起一支水上部隊。

但水軍不是陸軍的簡單翻版,船舶得依水建造——可南岸的水軍,又不可能等著你在北岸造船,怎麽辦? 因此對於北方而言,最好的辦法就是,在自己境內能找條河造船,而且,這條河還有水路與長江聯通 ——畢竟不管在黃河把水軍練得再好,你都不可能讓士兵們扛著船走陸路到長江邊。

這意味著, 北方若想要南征渡江,就必須控制一條水道, 既能夠修造船只,水系還能夠聯通長江,以便水軍可以直接進入江中。

這時候你再翻開地圖,就會發現滿足這種條件的水道相當稀少,只有兩條:

一是發源於漢中,在武漢匯入長江的 漢水 (漢江);

二是春秋時期開鑿的運河 邗溝 ,在廣陵(今揚州市)連線長江,在淮陰(今淮安市)連線淮河。

也就是說,北方軍隊只有選擇漢水或者邗溝,才可能修造船只進入長江,選其他地方都不行。

這也才是歷代南北戰爭都會集中於這兩個地方的原因。

/ 曹操當年南下,是在劉琮投降,占領荊州後,才起了征伐東吳的打算。因為此時長江天險已為兩方所共有,而曹操又從荊州得到了相當數量的船只。

/ 曹丕後來也曾南征,三次走的都是東路,從運河南下。只不過他運氣不好,不是碰到枯水期,就是碰到寒冬——這孫子被凍住了。

/ 再往後便是西晉滅吳,晉益州刺史王濬是直接從上遊造船,才避免了這個問題。

此外,還有一處可能存在的渡江之地,在濡須口:

如果你讀過【三國演義】,那麽對這個地名應該不陌生。濡須口大約位於如今的安徽蕪湖一帶,是濡須水(今稱裕溪河)匯入長江之處。

濡須水並不是一條河流,只是巢湖貫通長江的水道。而巢湖的水流來源,則是一條叫做施水(今稱南淝河)的河流。

也就是說,如果你能控制施水,那麽其實也算是找到了一條進入長江的水道,雖然小歸小,但有巢湖做緩沖,總歸能用。

而在施水的邊上,也有一座小城。當年曹操對這裏極為看重,專門派出大將張遼駐守。大名鼎鼎的孫十萬,也因為在這裏五攻不下,而留下了一段美談——對,這座小城就是 合肥

來,再放一遍圖,請放大檢視:

當你了解了這些背景,你就會知道為什麽襄陽能成為南北大戰的重心所在了: 控制住襄陽,就相當於控制住了漢江。

對北方而言,只要襄陽在手,船舶就可以順漢江東下,進入長江;或者經由陸路,直達江陵城下——這也是江邊重鎮。

而對南方來說,只要控制了襄陽,北方在漢江上就無任何機會可言。透過防禦一座城,就能保障整個長江中遊的安全。

————

順著這個話頭再多說一句,至於長江下遊,因為從運河進入長江以後,渡江便是 南京 ,因此就更需要南方政權加強防守了。

辦法,則是盡量往北延伸邊界線,不讓廣陵(揚州)成為前線,最好能一直延伸到青、兗一帶(今山東半島)。

如果不行,那就得守住 徐州 。畢竟再不濟,也還有一條水路可供防守,可以參考參東晉的防守策略。

而這種防守策略最近一次被使用,是在七十年前,正好七十年前。當時,白崇禧留下了一句很有名的話:

守江必守淮。

回答完畢。

以上,節選自: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延伸:

枉我空有十萬大軍……

個人公號:喻以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