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實作月入十萬難嗎?

2022-09-01心靈

說難也不難。大家都是出來賣的,能賺多少就看你能賣什麽。 在今天,一個人能合法地賣的東西,無非就四樣:

1.賣資訊;

2.賣錢;

3.賣他人的註意力;

4.賣自己的時間。

1、最高端的,靠賣資訊賺錢

資訊不對稱是白手起家最快的捷徑,越不對稱,越來錢。

古代訊息遲滯,商旅靠A地買,B地賣的差價就能賺取巨額財富,這是因為「什麽東西在哪裏稀缺」的資訊是差價的關鍵,一旦掌握,就站到了價值鏈的上遊。


就我觀察,許多高級打工者,因為最初沒本金,只能從底層打工幹起,但一旦做到高階,掌握大量資訊資源之後,幾乎都會從做業務切換到做資訊掮客,Rainmaker,靠撮合行業內的交易來賺錢了。

這種撮合交易只要做成一次就會上癮,因為真是爽呆了,只需牽線搭橋,連本金都不需要,做成一單幾百上千萬的搭橋費,一年裏剩下的日子就可以歇著了,這種錢賺起來,可比自己親力親為,當老黃牛要劃算的多。

壟斷了資訊交換節點的人,往往在體系中擁有最大的議價權和規則制定權,什麽都不需要親自去幹,光靠定遊戲規則就能賺錢。

我身邊一位資管公司的小頭目,團隊10個人,2015年專案分成1000萬,自己一個人拿走850萬,手下9個人分剩下150萬,活都是手下幹的,自己輕輕松松。手下那些人因為處在資訊鏈的下遊,所以湯是有的,肉是沒的。

更low一點的例子有嗎?也有,就是經常被白領們嘲笑的房地產中介。

盡管這十幾年來穿著廉價西裝的中介們一直被認為和洗剪吹是一個檔次的,但這波房地產交易大潮確實讓這個行業賺的盆滿缽滿,許多屌絲因此逆襲成功。

話說現在北上深一套很普通的市中心房子,哪個不是千萬元起跳,這其中的中介費按2%算就是20萬。一年能做成2單就是40萬,就算分到手也比許多天天加班到深夜的白領們強。

賺賣資訊的錢,天生就要要比和賺賣時間的錢容易些。除了有商業掮客,還有權力掮客,更加無本萬利。


2、最輕松的,是用錢來賺錢

房產增值、房租、利息、股權收益這些都算靠錢賺錢。

年薪幾十萬,不如拆遷戶。

對於普通人而言,在這個時代,個人財富增長的主要載體就只有房產增值。什麽都不如買房是過去十年來中國的社會共識。但很多人沒有再往深去想?為什麽啥都不如買房呢?



答案是,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資本回報率增速高於勞動回報率增速的時代。

很多人說我在知乎上宣揚階層固化論,其實並沒有,我只是在客觀描述一個正在發生的事實罷了。階層固化的一個重大標誌,就是資本回報率開始高於勞動回報率:直觀的體現就是房價只要稍微漲一點,普通白領辛辛苦苦攢了好幾年的收入瞬間前功盡棄,賺的再多也追不上資產價格增值的速度。

香港人把買房叫「上車」,把工薪階層購置的第一套樓盤叫「上車盤」,其實特別形象——想象一群人跟著汽車跑,只要你能跳上這輛車,你就是在車裏坐著躺著,也比外面那些追著跑的人要移動的快。 這就是是靠錢賺錢的魔力。

當靠錢賺錢和前面說的資訊壟斷相結合時,威力就更大,我在知乎上看過有人在國內某景點外承包了一個廟,稍作裝修,一年的純收益是400萬,接下去躺著數錢就好。

你們看那些投行精英,一堆又一堆sellside的人以跳去buyside為上岸目標,圖什麽?無非圖錢多事少,但為什麽錢多的同時還能事少,事少的同時還能錢多呢?其實這裏面體現的本質,恰恰也就是勞動回報率和資本回報率的差異。

現在只有極個別的行業(如互聯網),其勞動回報率的增速才有可能高於資本回報率的增速,所以這其實也可以作為判斷一個行業是否是朝陽行業的標尺。


3、性價比最高的,靠賣他人的註意力賺錢

所謂的註意力經濟,其商業模式可以用一句非常久遠的大忽悠話來概括:「全中國只要每個人給我一塊錢,我就是億萬富翁了」。


這句話大概20年前就有了,在90年代末第一次互聯網泡沫時不知道忽悠了多少美國投資者,後來事實證明絕大部份都是胡扯。

現在20年過去了,技術手段可以讓一個在邊遠小縣城的人在一秒鐘之內把錢支付給上海寫字樓裏的某個人,這句騙了20年的大忽悠話終於有了實作的可能。

註意力經濟這個東西的規模其實很好計算:假設一個人一天24小時,除了工作8小時睡覺8小時外,還剩8小時,扣掉吃飯拉屎,還剩下4小時的純閑暇時間,那麽註意力生意,就是在搶這剩下的4個小時。

而一個人願意為閑暇時間支付的開銷是固定的,那麽簡單的計算就能得出平均每分鐘的註意力停留時間值多少錢,再乘以關註數,papi醬之類的網絡紅人就可以開始定價叫售了。

賣註意力這個行當的第一鐵律就是得屌絲者得天下,關鍵是跑量。一台電腦一根網線,一年幾百萬上千萬的來錢,無本萬利,玩的就是群聚效應。

這些新經濟迅速催富的方式,有時會讓許多傳統的、循規蹈矩好好讀書上班的人心裏非常不平衡。

以現在特別火的網絡直播為例,網絡直播為屌絲提供了以最小成本獲取和美女互動的虛擬體驗的可能,你不能說這完全沒有意義。我知道在比如陌陌直播這類的平台上,一個臉蛋還不錯的漂亮姑娘月入十萬不是問題(主頁上直接有顯示星光值,一算就知道),這憑的是什麽?

男屌絲夠多,男屌絲手機有支付功能,滿足這兩點就夠了。

第一個條件以前一直有,第二個條件最近幾年才達成,所以對於這些直播姑娘來說,盡管沒有文憑,甚至也沒有進入職場的能力,但這個以前根本不敢想也想不到的神奇的時代就這樣猛然來到了。


4、最辛苦的,靠賣自己的時間賺錢

大部份人,沒本金沒人脈,空有大把時間,便只能靠賣自己的時間來賺錢,俗稱討生活。


我本身也是專業人士,所以很理解那些靠賣時間的人的困惑。

普通人生個感冒,收幾十塊錢的診療費的消費,讀書實習好多年考取資質才可以。但老百姓一輩子的收入買個房子,中介兩邊電話一打就憑空收十幾萬;大部份女孩子從小刻苦念書,工作後披星戴月,加班加到頸椎出問題,也不過就那麽一個月幾千的,網紅直播們撒撒嬌、唱支歌就一年上百萬的入賬。這樣想想,確實很難讓循規蹈矩一輩子的人接受。

賣時間的錢賺的最為辛苦,是因為同質化競爭者以十億計,賣時間的人面對買方幾乎沒有議價能力,只能在食物鏈的最下遊任人宰割。

這當中聰明一點的人,靠逼著自己念書、進修、升職來增加單位時間的勞動效率,能稍微多賺那麽一點。而大部份智力無法支持提升勞動效率的人,就只能靠增加勞動時間長度來增加收入。

淩晨3點就起來擺攤的重慶小面夫妻,和加班到淩晨3點的職場精英並沒有什麽質的分別——他們的收入和自己的勞動時間長短掛鉤。

一個悲哀的事實是,但凡靠賣時間來賺錢的人,想要賺的比同行多,就只能在睡眠時間上打主意。

人一天只有24個小時,再勤奮的人也要吃飯睡覺,也需要陪伴家人,這意味著靠賣時間來賺錢,是有產能上限的。這就是為什麽賣時間賺不了大錢的關鍵。

想要跳出賣時間的泥潭,關鍵的關鍵,是降低勞動邊際成本,或者尋找能降低勞動邊際成本的領域。

知乎上討論過為什麽頂級的對沖基金比起頂級的投行業務,賺取的財富要高出一個數量級,恐怕也正因為如此——資金管理規模增加10倍等於收入增加10倍,工作時間並不呈線性地也增加10倍,可能只需要多花一倍,甚至和原來差不多。

而那些收入增加10倍,工作量也跟著增加10倍的人,就只能繼續依賴賣時間。

(未完待續,請加我的公眾號「肥肥貓的小酒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