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投機倒把罪嗎?
首先,計劃經濟體系分蘇聯式的和特色式的。不是特色式的不想搞蘇聯式的,而是技術層面和資源總量層面都有巨大的差距,所以特色式的計劃經濟無法覆蓋全部人口。當然,蘇聯的計劃經濟也沒有覆蓋全部人口,大概只覆蓋了百分之八十五到百分之九十。但特色的計劃經濟正好與蘇聯式的相反,真實情況是只覆蓋了百分之二十不到的人口,而且這是樂觀統計。
那麽實際上因為人是需要吃飯的……多新鮮啊,誰不需要吃飯呢~
經過一些運動,實際上的經濟已經over了,各地想的辦法就是自力更生,農業上是自留地,打破完全的統購統銷,商業上是對地方性私營小作坊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並且允許一部份人搞鄉鎮小企業。
註意,這時候還沒有改革開放。這是一種自發行為,因為人是要吃飯的,包括當地的主政者。
那麽這與上面的方針對不對付呢?不對付。
所以這麽做是有風險的。上面在改開之前多次搞過清查運動。比如四清,五反。主要反的是什麽?投機倒把,也就是經濟當中的民營成分。
這就有一個矛盾,計劃只能覆蓋一小部份人群,大量的人口都是實質上的自生自滅的狀態,他們要麽掀桌子,要麽地方不得不允許他們自食其力。所以雖然較起真來要掉腦袋,但總歸會有人冒著風險去求活路的。
而這些人往往是什麽人呢?
不光是膽子大,重點是社會上最沒有活路的人,只要他知道了一個機會,他可以不餓肚子,那他就會去幹。這類人就是勞教釋放人員,甚至逃犯。或者因為家庭成分因素不可能讀書與不可能分配到工作的那幫人。他往往還不能是純農民,因為純農民沒有資訊渠道。
這幫人這麽幹除了有膽子大的因素,更多的是一種無奈。但凡能進公家單位和廠礦有口飯吃,也不至於冒著掉腦袋的風險搞私營門路。
實際上在最困難的時期,比如50年代末期,都是有民間小作坊和黑市開著的。這恐怕是很多小朋友不知道的事情。甚至還有各類的走s渠道。地下經濟從來沒有消失過。
特色的計劃經濟實際上是一個千瘡那啥孔的計劃經濟。
就算是改開的初期,因為政策的搖擺與不確定性,做生意依然是風險很大的事情,大下崗之前,一般有工作單位的即使薪金發的不是那麽的及時,一般人也是不願意真的去下海的。所以真的豁得出去的還是我先前說的那幫人。
如果你熟知你們當地富豪的發家史,知道他們的出身,你就知道他們多少帶點原罪。具體的也沒必要說了。
往後膽子再大,去創業,更可能的結局是欠一屁股債。而那個時代因為幾乎沒有競爭對手的壓力,需求無限旺盛,所以幹一行可以發一行的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