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怎樣理解「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醫生」這句話?

2025-01-10心靈

這句話幾乎可以看成胡扯。

當孩子需要心理醫生的時候,父母已經在養育過程中失職了。

寄希望於失職之後亡羊補牢也很難,因為羊大概率就是父母偷走的。

人的很多困擾、迷茫、失望、不堪和作死,都跟一個常見習慣有強相關性。

由於【自利效應】,多數人會高估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並且又由於【自媚】以獲得自我認可的正面情緒需求,所以導致無法分清楚美好願望與實際情況,經常性的,看到想到【美好願望】就共鳴,共鳴後,啥也沒幹,就開始刻奇和自我褒美。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醫生」就是因為上述心理過程,作為【美好願望】以及【自媚】的優質載體,諂媚父母,所以才能流傳。

而在【實際情況】中,絕大多數父母,沒有受過嚴謹的認知學訓練,不具備嚴謹的心理學基礎,沒有情景分離的意識,當孩子不幸進入心理癥狀態時,管的越多,微操的越頻繁,孩子的心理狀態反而越不可控。

更重要的是,其中一部份父母,在過去的社會分工和規訓中,一直處於隨波逐流的客體化狀態,內心渴望一種正面主體性的長期依靠,所以,【控制孩子】反而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填補這種主體性的核心行為,用控制和操作孩子的方式,來驗證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從而獲得主體性。

在這個過程中,這些父母無意識中,把孩子當成了絕對客體,而這個客體的被操控滿足了他們的主體性欲望,但是又導致孩子喪失了主體性。進而可能導致孩子在青春期後,依然需要尋找主體性,尋而不得,要麽焦慮抑郁自卑,有誘發心理癥的可能;要麽用虛假的表演、誇張的謊言、妄想成癮、作死以尋求傳奇化,去偽造主體性,可能誘發包括自戀型人格障礙、表演型人格障礙等等各種問題。

而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父母依然不反省自己,不尋求外部的專業介入,那麽實際上父母已經淪為了,為了維護自己主體性和自我認可,不斷無意識加害的長期加害者。

如何在孩子教養的早中期,就幫助孩子形成康健的人格和心理韌性,幫助孩子建立主體性,這些內容、方法論和案例,我們寫了很多了,感興趣朋友請在知乎主頁或知識星球【蒼離的博弈與成長】中搜尋。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