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外公去世後,我姥姥變成沒有退休金,完全靠兒女供養的農村老人。
她時不時陷入煩惱。
為啥呢?因為為了爭著養她,每一個兒女都輪流做她工作,闡述去自己家的合理性。
為了讓我姥姥去誰家安享晚年,我大舅媽和我小姨還進行了一場辯論,我小姨沒有辯過我大舅媽,還哭了。
真不誇張。
我姥姥最後決定她要自己在村裏過。她今年八十多了,身體硬朗,耳不聾眼不花沒有高血壓糖尿病,是個精神矍鑠的樂觀老太太。
平時我大舅媽照顧她,住在鎮上的小姨隔三差五去看她。
我媽我其他姨舅,也是經常去看她,給錢平時去陪伴毫不含糊。
甚至,我們這些晚輩,主動給她錢花,一放假就願意回去看她。
我小時候一起長大在老家鄉鎮扶貧的同學給我說,十裏八鄉的老人也沒有你姥姥幸福,兒女爭著養老在咱們這也算是首屈一指了。
為什麽兒女不討厭她,對她盡心盡力的照顧呢。
我覺得一切都是種什麽因得什麽果。
姥姥只上過掃盲培訓班,有六個孩子,她不偏不倚,在那個年代,每個孩子都讓讀書。
哪怕家裏再窮再苦,也沒有說讓閨女輟學嫁人,把讀書的路讓給兒子。
真心疼愛子女。
那個年代要掙工分後來要種地幹農活,十分辛苦,我媽說我姥姥再苦再累都不會給孩子喋喋不休的抱怨。那時候,家家戶戶相信棒棍底下出孝子,但我姥姥和外公從不打孩子,對我媽兄弟姐妹幾個從來都是和風細雨。
我見過農村很多父母那一代的中年人對待老人十分不耐煩(不代表全部),和老人從來沒有情感上的交流,然後他們對待子女延續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暴躁,抱怨,索取。我覺得都是在小時候沒有獲得過父母真正的愛,自然喪失了愛人的能力。
兒女成家立業後,該拉拔拉拔,比如我父母工作特別忙,我爺爺奶奶工作也非常忙,我沒有人帶,她主動提出帶我,幫我父母渡過最艱難的那幾年。
我小姨家的表弟也是姥姥帶到五歲。
不會拿閨女換彩禮給兒子。
這一點哪怕是現在的農村都很普遍,但是我外公和姥姥在我媽她們姐妹幾個結婚時,都盡最大能力給陪嫁。
我媽說她結婚時,我姥姥夏天每天去山上采摘松子賣錢,就為了攢錢給我媽陪嫁。
我二姨夫至今都感激我姥姥。
他幼年喪父,後來喪母,和我姨結婚時,我姥姥沒要彩禮,還陪嫁了家具。
後來我二姨夫有錢了,每次休假都朝我姥姥家跑,幫著幹活,陪老人聊天。
現在我二姨夫還經常去我姥姥家掃院子,告訴我們我姥姥的營養品他給包了。經常時不時在群裏發,咱們大家庭有個共同的老人是一件幸福的事,咱們可得把老太太照顧好了。
我姥姥對待兒媳婦那也是沒得說,從來不幹涉兒媳婦。
我小舅是全村第一個重點大學生,當年和我小舅媽結婚時,小舅媽沒有正式工作。
從戀愛起,我姥姥都歡迎,從不反對。
她的理由就是,我小舅媽漂亮,人品好,我小舅一個重點大學生還能不會明辨是非?
外頭有人說我小舅媽配不上我小舅,我姥姥就會維護我小舅媽,她說外頭人當她面說兒媳婦是打她的臉 ,她得反擊。
我小舅媽婚後特別能幹,做生意什麽的。
記得有一年夏天我在姥姥家,傍晚時小舅媽拎著打包好的菜特意送來給姥姥吃。
小舅媽回老家鎮上參加朋友小孩的滿月宴,其中有一道炒菜她記得是我姥姥愛吃的。
於是她說她問朋友能不能多炒一份她送給婆婆吃。
恰好酒席是在家裏辦的,廚師先燒的,菜很綽綽有余,她朋友一聽說是她帶給婆婆的,喜笑顏開多炒了好幾份。
因為她朋友都知道她有個好婆婆。
我姥姥的四季衣裳鞋襪,我小舅媽每到換季都會買好送回來。
我小舅媽說,我姥姥心寬,從來不摻合她和我小舅的生活。
我姥姥對大舅媽一樣好。
大舅媽為什麽願意主動照顧我姥姥呢,她說她母親活著時生了重病,她兄弟姐妹湊錢給看。那時候大舅家經濟不寬裕,大舅媽沒有那麽多錢,是我姥姥給她錢,說這是救命的錢,你拿著去給你媽。你作為閨女,你媽病了你得盡到責任。
後來大舅媽的母親沒有挽救回來,大舅媽說她得把我姥姥當親媽看。
現在我大舅媽是一早一晚都去我姥姥家,陪老人坐坐,看看,做飯。
十二月份時姥姥感染新冠,我媽和小舅把她接到市裏,一直到康復。她在我家那幾天,聽說大舅媽在家發燒了,惦記我大舅媽惦記的厲害。
疫情那一波過去後,她聽說可以回村了,頭天開心的買了很多好吃的。在我媽家分成好幾堆,什麽我小舅小舅媽愛吃的,我媽愛吃的,小姨愛吃的,大舅媽愛吃的……
我媽給我影片說,你看你姥姥說你大舅媽在家裏照顧她,給她分了三堆。我和你小舅是一堆。
她的子女都五六十歲了,她還給子女買零食。
我姥姥現在八十多了,是個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從來不對子女家的事情幹涉,對子女寬容,對兒媳婦不擺婆婆的譜,對我們晚輩理解。
對生活熱愛,去年春天,她重新裝修了房子,收拾了院子,栽了花。
說我們回去看著也高興。
這樣的生活態度,本身就不可能惹人討厭。
......
有句話說,家有一老猶如一寶,但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是寶。下一句是,家有一寶,猶如一賊,意思是給子女添亂胡攪蠻纏倚老賣老。
你首先得是個寶,子女自然不會討厭你。
如果一個老人從年輕時,就對子女非打即罵,在子女成長中除了給一口吃的沒有其他的,然後到了晚年,又仗著年紀倚老賣老。這樣的老人,又怎能獲得兒女的疼愛呢。
本來,照顧一個老人就比較難,從身體到精神的雙重煎熬。因為是面臨著一個生命的逐漸變老,逐漸消亡,逐漸破滅。
靠什麽支撐呢?
單靠社會道義責任,就是那種我養著你,但我討厭你。
只有發自內心的愛,才能讓老人有個溫暖的晚年。
但是這個晚年,一般都是從父母年輕時候開始種下,種下什麽籽,就會結什麽果。
那種罔顧人倫的畜生子女不在此討論。
PS:外公+姥姥組合是我們老家的稱呼,所以不要問了為什麽不是外公外婆,姥姥姥爺。
這個應該問我們那一帶的祖先部落吧,流傳下來的稱呼。
就在我們隔壁市,大姑小姑還稱之為大娘小娘呢。
尊重稱呼吧,解釋的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