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易方達基金林偉斌:用ETF投資全球資產

2024-12-11心靈

伴隨中國ETF市場從無到有、再到狂飆突進的20年發展歷程,ETF產品逐漸從小眾走向大眾,成為資產配置的重要工具。在全球化視野和分散配置理念的推動下,面對全新的國內外市場變化,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重新思考如何進行全球化資產配置?如何借助ETF一鍵布局全球優質資產,捕捉投資機遇?

12月7日,在2024年雪球嘉年華主會場,易方達基金指數投資部總經理林偉斌分享了【用ETF投資全球資產】的專題演講,結合國際經驗,客觀審視國內ETF發展現狀,並針對當下如何用好ETF這一利器做資產配置和全球投資進行了解析。

放眼全球,審視ETF發展

回顧ETF自1993年誕生以來,憑借交易方便、策略透明、費率低廉、持倉分散等特點,日益成為全球化資產配置的基礎工具。林偉斌首先針對ETF在國際上的發展情況做了介紹。截至今年半年報數據顯示,全球ETF市場規模達12.7萬億美元,其中美洲規模將近10萬億美元,達9.5萬億美元,美國占據其中的70%-80%。

聚焦到國內,ETF市場近幾年來規模和產品數量均出現了飛速增長。林偉斌指出,中國ETF市場規模用了16年的時間,到了2020年,達到第一個1萬億元;3年不到,2023年突破第二個1萬億元。按照此推算,林偉斌預計ETF規模將很快突破4萬億,截至2024年11月底在3.65萬億元,發展非常快。從結構上看,九成以上還是股票型ETF,然而債券、貨幣、商品、多資產的ETF相對較少。目前跨境ETF覆蓋的資產類別和市場也相對有限,但隨著市場的快速發展,林偉斌認為,跨境產品豐富度將不斷提升。

林偉斌還提到今年以來備受關註的一大話題,就是據已出爐的三季報統計,指數型持股超越了主動型基金的持股。「整個股票型、被動型的權益占比達到51%,主被動之比是51:49的差別,這是很劃時代的事情。對比美國,這一現象發生在四年前,2020年」。

林偉斌表示,從基金規模在股票市場市值占比看,中國被動權益基金規模提升空間仍較大。2024年Q3,國內被動權益基金規模在股票市場市值占比3.8%,而2020年美國市場該指標已達到18.9%。林偉斌進一步指出:「采用規則化、指數化去投資選股的方式,占整個A股的總策略在3.8%,空間很大,不存在說指數有天花板的問題」。對標美國,在整個A股市場發展過程中,被動權益基金發展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不要小看ETF市場的快速發展給投資者風格、市場行為帶來的邊際變化。」林偉斌分析道,ETF成交占股票成交額明顯提升的背後有幾大原因。「很大的原因是投資的適當性,很多個人投資者因為投資適當性問題,有門檻,進不了科創板和創業板直接買股票,所以直接進入ETF,低門檻就能做交易。」

「第二,尋股太辛苦、太難。投資只是用來服務生活的,生活絕對不是服務投資的。投資只是手段,只是賺錢的一種方式,賺錢也只是生活的一個手段,不要本末倒置。ETF成交額也在放大,越來越多投資者用ETF來成交、來交易,這是交易行為」。

同時,ETF大幅流入將推升指數成份股相關性。林偉斌分析道,當指數化策略投資上去的時候,成分股內部的相關性會提升,同漲同跌,導致選股更難,很難做出差異化。此外,海外也有很多投中國股票的ETF或指數基金。特別是9月24日行情以來,越來越多的海外資金開始關註中國,海外配置中國ETF資金也在大幅流入,整個行為都在發生變化。

用ETF做全球化投資

談及如何用ETF做全球化投資,在林偉斌看來,全球化和資源配置是兩個極度相關,又不完全一致的命題。「資產配置是資產層面,然後再切到國際或不同的國別,它是分層次的」。公募基金行業目前已進入「產品+服務」階段,面對產品同質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林偉斌始終認為,包括ETF在內的指數型基金,核心有利競爭是「低成本」。

林偉斌介紹,首先在管理費上,目前國內很多寬基的管理費年費率已降至0.15%。第二,作為指數基金經理,屬於工程師般的角色,完全精細化地跟蹤指數,在此基礎上力爭超額收益。如果能做出一點超額收益,還能把0.15%甚至更低成本的管理費抵消掉,所以投資上有低成本的概念。第三,邀請券商的做市商,跟大量私募、QFII等做交易型的客戶合作,把ETF的交投活躍度提升,降低交易成本、沖擊成本,這也是低成本。此外,還包括投研服務。

林偉斌總結道,不論是產品策略、精細化管理、交易上的成交活躍,以及免費的投研服務,本質上都是低成本的。同時ETF本身的商業模式也偏向普惠。

從資產配置角度看,分散化是投資中的免費午餐。全球主要大類資產間的低相關性和明顯的輪動現象使得資產配置既必要又可行。林偉斌也分享了常見和常用的大類資產配置模型,並坦言雖然國內ETF產品類別還有待完善,商品、債券類ETF相對較少,但用ETF做資產配置以及做全球投資還是夠用的,不用過於擔心容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