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頂尖科技政策智庫ITIF(資訊科技與創新基金會)釋出了題為【中國在量子領域的創新能力如何】(How Innovative Is China in Quantum?)的報告。
報告稱,中國在量子通訊領域位於領先地位,但在整體量子能力方面還有所不足,量子計算落後於美國。
不同於美國的私人投資占比更高,中國在量子技術投資方面采取了大規模的公共投資,報告給出的數據是150億美元。德國、英國、美國、加拿大、法國、日本位居中國後面。
報告稱,盡管有大量中國量子公司的報道,但只有大約14家私營公司可以確定為對量子技術做出了重大貢獻,其中包括9家初創公司和5家大型科技公司。
分別為:
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昆峰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問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國開啟科量子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浙江神州量子通訊技術有限公司、深圳量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圖靈智算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以及:阿裏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百度量子計算實驗室、華為HiQ量子計算雲平台、騰訊、中興通訊(阿裏巴巴和百度已先後將其量子計算實驗室捐贈給浙江大學和北京量子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