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理解你現在的這種感受。如果單從就業的角度考慮的話,心理學專業是我見過的性價比最低的專業之一。所以,若有親戚朋友的小孩咨詢我是否可以報考心理學專業,我基本都是勸退的。我一般的建議是實在很喜歡,那就在大學的時候修一個心理學的第二專業吧。
我先介紹下我的情況,我是09年本科畢業,12年碩士畢業,畢業後就進入到互聯網行業,先使用者研究,後產品經理,大部份的工作經驗是做產品經理。
因為畢業比較早了,所以我的回答可能有一個好處就是跨越了一個比較長的觀察期,可以知道約10年前做的不同選擇,在當下是什麽狀態。但是同樣有一個不足就是在這近10年的時間外部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可能參考起來還是建議用一個動態的眼光去看。
結合我自己的經驗+同學們的經驗+聽來的,我知道的心理學專業就業的方向基本就這些 :
1 公務員。 主要是監獄和社區,需要參加公務員考試。這部份本科同學居多。
當前現狀: 很不錯,工作穩定,比較早結婚生子,過著普通人的幸福生活。
2 心理學老師。
這個方向基本都是研究生的同學,需要參加事業編的考試。日常的工作可能是上些心理學的課,也會在心理健康中心做點咨詢。有的甚至會兼職一些其他不重要的副科,比如思想政治?(這個其實我沒有太清楚,屬於道聽途說型)。這個方向受益政策,當年有一波政策紅利了,貌似是要求中小學必須配置心理健康中心。現在可能不太美好的是,經過這些年,估計大點城市的學校心理健康中心基本配置的都差不多了。也有少許的研究生同學去了地方性的大學任教,比例很小,研究生要在高校任職還是有很大難度的。
當前現狀: 同上公務員。
3 人力資源類:
企業的人力資源,可能剛開始做招聘模組比較多。也有一部份做獵頭(這個是我接到獵頭的電話,她自己介紹也是學心理學的)。最好考一下人力資源從業資格證書。
當前現狀: 大部份一直從事人事,有的做到中層。也還行。
4 人力測量
人才測評類的公司,做乙方。有點咨詢顧問的感覺,有時候還有kpi,可能會入駐甲方辦公地辦公,也有比較多出差。但是這類企業應該不是很多。
當前現狀:我貌似只有倆位研究生同學畢業的時候進入到這類公司。其中一位已經轉到企業做人力資源類了,變甲方了。
5 心理學創業公司
有些是自己創業,做個小的咨詢室。也有去到比如簡單心理、know yourself、壹心理這類業內知名度高點的公司。有的是做課程,有的是做內容營運。其實像知乎、頭條的這類資訊/內容型的一些產品也是需要心理學方向的內容營運人員的,可能也許有機會。
這個基本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才有的,我的同學幾乎沒有趕上的。最近聽說在杭州的一位同學有在一家類似的平台上班。但是我和他細聊過後,發現公司路子有點野,做咨詢搞的像銷售,但文化應該比其他幾家更像互聯網公司。上面提到的幾家,基本就是把心理學的傳統業務搬動了網上,互聯網精神還是很差的,在我眼裏算不成互聯網公司(個人觀點,如有在此類公司的且看到這個回答的不喜勿噴)。
6 互聯網行業
比較對口是使用者研究,就是jd中會有直接描述招心理學背景的人,使用者研究基本都是碩士起。至於其他職位,比如營運、ux (使用者體驗設計師)、產品經理大部份是後來轉的。非常少的公司也會比較偏好心理學背景出身的產品經理,我只知道的大概就是滴滴。
我在其他地方看到有人回答自己做了使用者體驗師,但是其實並不對口,可能看個人機遇了。再就是,使用者研究、使用者體驗設計師,基本都是職業細分的結果,一般大公司才會設定這類崗位。
這些職位基本都不是心理學專屬,是因為這些職位本身對專業背景要求不高,有的甚至是因為團隊為了保持背景多元化才有的,畢竟我們也是研究人的學科之一嘛。
這類公司的特點是,收入相對而言比較高,畢竟互聯網公司普遍收入高的現象是存在的。不足的是35歲就失業現象,這個是互聯網人的宿命呀(可能主要我是產品所以感受更深刻)。不過我觀察我做使用者研究的同學還好,不太受年齡的限制。
7 心理咨詢
我沒聽說那位同學專職從事。如果有的話,大概就是上面提到的心理學老師。
可能近年大家對心理咨詢服務的接受度高了一些,但是盲猜測市場需求應該還是不大,比想象得要小很多。之前也聽過北師大心理咨詢專碩畢業的同學是可以直接入駐簡單心理這種平台做心理咨詢師的,也有自己整個小咨詢室的(算是創業了)。我主要對線上產品比較熟悉些,對線下那些心理機構如何運作完全不知道了。
8 銷售
本科同學很多從事這個職業,這個職位對專業背景沒要求。
評價: 這個職位可能職業尊嚴感差了一些(個人感覺),但是做久了收入不錯。我有的同學已經買多套房了。也有同學做得是心理學軟件/服務方面的銷售(算是5的情況,在心理學創業類公司,公司規模都不大,基本都是小公司),客戶基本就是中小學校,2種提到的那些需要建心理健康中心的學校。這類同學收入會差些。
我可以給出的幾條很具體的建議是:
- 如果來得及,最好考個研(這個就是心理學專業比較坑的地方了,培養周期長,性價比還低);
- 如果可以,最好申請出國留學;
- 要想做心理咨詢,可以報個簡單心理uni課程,學習課程後,可以申請入駐平台(不是百分百,我們那年的入駐率已經降到70%多了,入駐後,據說一小段時間後基本可以保持8-10次/周的咨詢,也湊合可以過。我屬於其他的30%,所以不太確定是否真實可信,畢竟樣本有限。特別說明,不是推薦簡心的課程,有的機構可能課程更優秀,但是沒有這種執業的平台,從就業的角度看簡心稍微性價比高一些)。
暫時就這些了,想到再補充吧。你也可以看看這個提問下的答案,感覺也是很詳細了。